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色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饮料中两种食用色素进行了同时测定。确定了各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及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和摩尔吸收系数。结果表明柠檬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424 nm,吸收系数为32.22 L.g-1.cm-1,摩尔吸收系数为1.72×104L.mol-1.cm-1;胭脂红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7 nm,吸收系数为35.92 L.g-1.cm-1,摩尔吸收系数为2.17×104L.mol-1.cm-1。测定饮料中柠檬黄和胭脂红的含量分别为4.32×10-3mg.mL-1、3.36×10-3mg.m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89%、2.57%,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7%、90.6%。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设计设计法设计包含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苋菜红、胭脂红及亮蓝6种色素水性混合样品,分别测试其紫外-可见光谱(UV)并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得到6种色素同时测定的UV-SVR模型.饮料样品经超声去除CO2后分别添加7水平不同含量的色素标准品并分别测定其UV光谱,利用UV-SVR模型预测其中色素含量,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到多种色素在饮料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基于UV-SVR-标准加入法多种色素含量同时测定,6种色素含量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在0.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5%;用于实际饮料样品测定时,能够同时预测其中多种色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相比绝对误差小于1mg·L-1.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设计设计法设计包含柠檬黄、日落黄、诱惑红、苋菜红、胭脂红及亮蓝6种色素水性混合样品,分别测试其紫外-可见光谱(UV)并用支持向量回归(SVR)得到6种色素同时测定的UV-SVR模型.饮料样品经超声去除CO2后分别添加7水平不同含量的色素标准品并分别测定其UV光谱,利用UV-SVR模型预测其中色素含量,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到多种色素在饮料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基于UV-SVR-标准加入法多种色素含量同时测定,6种色素含量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在0.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2.5%;用于实际饮料样品测定时,能够同时预测其中多种色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相比绝对误差小于1mg·L-1.  相似文献   

4.
在硫酸介质中,基于痕量钼(Ⅵ)对溴酸钾氧化二氯荧光素褪色反应的催化活性,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钼(Ⅵ)的新方法.对该催化反应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系统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化条件下,在7×10-7~1×10-5 mg/mL浓度范围内,钼(Ⅵ)与荧光强度表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IF=2.178c+32.72(c:×10-6 mg/mL),相关系数:r=0.9918.方法的检出限为9×10-8 mg/mL,对1×10-6mg/mL的钼(Ⅵ)标准溶液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该方法用于人发中痕量钼(Ⅵ)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3.1%~110%.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类黄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l3+发生反应形成有色配合物.探索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类黄酮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对草珊瑚饮料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以总黄酮的含量作为分析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并结合正交实验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进行优化.结果 草珊瑚饮料中总黄酮的含量最优检测条件为:以70%乙醇为溶剂,加5% NaNO2溶液1 mL、10% Al(NO3)3溶液1 mL以及4% NaOH溶液10 mL,静置15 min,测得草珊瑚饮料总黄酮含量的相对误差为0.044%;回收率实验结果显示,在总黄酮含量为0.5~4.0 mg/mL范围内,其回收率为98.6%~101%,表明此方法可靠.结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草珊瑚饮料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之特点,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高效检测肉类食品中胭脂红酸含量,制备了胭脂红酸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了市售肉类样品中胭脂红酸含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试剂盒的检测限为1 ng/mL,线性范围7. 8~1 150 ng/mL,灵敏度IC50值为95. 2 ng/mL;该试剂盒中的检测抗体对胭脂红的交叉反应率为108. 7%,但与其他4种色素添加剂均未见交叉反应。检测市售肉类样品的批内回收率在79. 1%~103. 1%之间,批间回收率在81. 6%~98. 8%之间;批内、批间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基本小于10%,且与HPLC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2=0. 927),说明该试剂盒具有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特点,为胭脂红酸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稀H2SO4介质中,槲皮素对KBrO3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的明显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槲皮素的动力学光度法.当甲基红、硫酸、KBrO3的用量分别为1.00mL、0.30mL、0.25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min时,测定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00~0.05 mg/L,检出限为0.002mg/L.利用此法测定了冷蒿中槲皮素含量,平均含量为0.2439×10-4 mg/g(n=4),加标回收率介于91.8%~96.9%,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漏芦花中槲皮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稀H2SO4介质中,槲皮素对KBrO3氧化甲基橙褪色反应的明显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槲皮素含量的动力学光度法.采用回流法提取漏芦花中槲皮素,用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检测波长为517nm,当甲基红、硫酸、KBrO3的用量分别为1.00 mL、0.30mL、0.25 mL,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5 min时,该法测定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00~0.05 mg/L,检出限为0.002mg/L.样品中槲皮素平均含量为0.269×10-3mg/g(n=5),平均回收率介于92.48%~95.10%.  相似文献   

9.
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氧化维生素C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信号,甲酸存在时能强烈增强化学发光.该文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Vc的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体系产生化学发光信号的影响.体系的测定线性范围为:9.0×10-9~7.0×10-6g/mL,方法的检出限(3σ)为3×10-9g/mL.对浓度为1.0×10-7g/mL的Vc溶液进行了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7%.该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更宽的线性范围,已成功地运用于维生素C注射液和片剂中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硫酸-盐酸介质下,没食子酸与铈(Ⅳ)和罗丹明6G体系的化学发光行为,并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试验和探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没食子酸的新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g/mL;检出限为3.0×10-9g/mL;对浓度为1.0×10-7g/mL没食子酸连续11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方法应用于清咽片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