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月球、火星、土星,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迈向宇宙深处。现在,科学家的脚步又迈向了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水星,完成这光荣任务的是近期发射的“信使”号探测器。人类第一艘环绕水星的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信使”号探测器是人类第一艘环绕水星的探测  相似文献   

2.
《少儿科技》2013,(1):27
水星上都是水吗?相信不少同学曾有过这个疑问。现在,人们发现水星北极附近的环形山里有纯净冰存在的证据。这一结果是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经过79亿千米的曲折征程才获得的。尽管水星表面温度大都在400℃以上,许多极地环形山却永远处于阴影中。这是因为水星的转动轴与其轨道平面垂直,极地从不朝向太阳。"信使"号发射的红外激光脉冲显示了水  相似文献   

3.
张旭 《科学世界》2004,(10):38-45
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虽然明亮,却难得一见。即使探测器也未能拍摄到它的全貌,但由此引来诸多谜题。今年8月3日,美国宇航局派出“信使”号,吹响了进军水星的号角……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8,(2):6-6
日前,绕水星轨道运行的美国宇航局“信使号”飞行器拍下了人们先前未看到的水星另一半球的详细照片。 “信使号”飞行器在距水星表面125英里内飞行时拍下了1200张高清晰度的图片,天文学家首次可以看到水星“暗的半球”。  相似文献   

5.
美宇航局太空网报道,美国东部时间1月14日,美宇航局"信使"号探测器飞越水星,对水星进行近距离拍照,这是人类探测器时隔30多年后再次飞越水星。科学家目前正在细致研究"信使"号发回的水星最新照片,欲揭开这颗行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8月3日,美国宇航局将“信使”号飞船(探测器)送入太空,开始飞往水星的太空之旅。这艘飞船将在太空中飞行6年零7个月,预计2011年3月左右进入围绕水星的轨道,对水星展开为期至少1年的科学探测。科学使命“信使”号飞船的主要任务是对水星进行地质考察,是为了探寻以下6个科学疑问的答案:一、水星的密度为什么很大?二、水星的地质史是怎样的?三、水星核拥有怎样的结构与状态?四、水星磁场是个什么样子?五、水星两极那些非同寻常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是否存在冰?六、水星上有哪些重要的挥发性物质?为何要飞行6年多有人问,地球距水星约9100万公里,从…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2004,(9)
“信使”携“7种武器”探水星8月3日(北京时间14时15分56秒),美国宇航局成功向太空发射了代号为“信使”的探测器,踏上了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小且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的探测之旅。“信使”是近30年来人类向水星发射的第一个探测器,全部旅程预计将达79亿公里。“信使”号携带7种传感器系统,除了摄像头之外,还有用于远程化学分析的分光仪、用来研究水星磁场的磁强计以及用来测量地貌的激光测高计。“信使”号还携有保护仪器的矩形曲面屏,它起遮阳作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将一直正对太阳。中国跻身世界企业孵化器大国行列8月13日,科技部火炬高技…  相似文献   

8.
最近太阳系里可真是热闹,太阳系里到处是来自地球的“客人”。这不,随着“德尔塔”火箭“呼哧——”一声巨吼,出访水星的“信使号”探测器乐颠颠地出发了! 1974年,美国向水星发射了“水手10”号探测器。“水  相似文献   

9.
视点     
《科技潮》2008,(2)
水星"黑色半球"照片首次传回地球日前,绕水星轨道运行的美国宇航局"信使号"飞行器拍下了人们先前未看到的水星另一半球的详细照片。  相似文献   

10.
5月1日Science杂志发布了Messenger(信使)第二次飞越水星的特别系列报告,该报告为人们提供了有关水星历史以及其现时环境的重要新见解. 水星,早在5000年前就被苏美尔人归为行星 可以说水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行星之一,但它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行星.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相似文献   

12.
5月1日Science杂志发布了Messenger(信使)第二次飞越水星的特别系列报告,该报告为人们提供了有关水星历史以及其现时环境的重要新见解。  相似文献   

13.
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的任务是飞往名为“丝川”的小行星上,采集岩石样本,然后返回地球。它带着这种难度极高的使命,历时7年之久终于返回了地球。漫长的旅途之中,多次出现险情,每一次又奇迹般地化险为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地球与小行星之间的往返航程。我们就来追溯一下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的艰难之旅吧!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南部,即将展开地面巡视探测。那么,火星北半球与南半球有什么不同?我们为什么要去那里?还有什么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5.
《汕头科技》2007,(1):33-34
一、“星尘”号成功将彗星样本带回地球 装有彗星尘埃样本的美国“星尘”号飞船返回舱,2006年1月15日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中降落。这是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首次将彗星样本带回地球。“星尘”号飞船于1999年2月发射升空。2004年1月,该飞船近距离飞过“维尔特二号”彗星时,飞船上的尘埃采集器成功捕获到彗星上百万个物质粒子。“星尘”项目的科学家对最初的样本进行了分析。这可能把人们对彗星以及整个太阳系历史的认识向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16.
《创新科技》2005,(10):56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近日宣布,“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在距地球约2.9亿公里的小行星丝川成功着陆,并发射金属球采集了小行星岩石碎片。地面指挥人员已经确认,被金属球击碎弹起的岩石碎片已进入回收密封装置,密封装置的盖也已封闭,在小行星上采集岩石样本这在世界上是首次。小行星探测器绕太阳两周,运行20亿公里后在小行星着陆,第一次验证了日本行星探测技术,在日本宇宙开发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界探月大事记●1959年,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飞船,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踏上月球的宇航员。迄今,共有12名宇航员成功登月。●1990年1月24日,日本用M35-2型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缪斯A"号科学卫星,成为世界上第3个探测月球的国家。●2000年2月,印度的月球计划正式起动,计划在2007年到2008年间向月球发射轨道探测器,执行给月球拍照、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东部时间11月26日14时54分许(北京时间27日3时54分许),美国航天局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究火星"内心深处"奥秘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望舒 《科学世界》2014,(2):8-11
<正>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搭载着"玉兔"号在月球虹湾着陆区成功着陆,开展科学考察和探测。"玉兔"号,我国的第一辆月球车,它是如何诞生的,又有着哪些独特之处?完美着陆2013年12月14日晚9时许,正是月球上虹湾地区的白昼,嫦娥三号探测器开始了月面着陆之旅。这15公里高度,是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地月之间38万公里征程的最后一段,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段。嫦娥三号已经对着陆点进行过勘察测量,确认着陆点没有月坑或大的石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十三五"期间,中国从载人飞船、太空空间站、月球和火星探测、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北斗卫星导航等多个方面推进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并同时推动航天技术更好更快地服务经济和民生。探月工程——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飞行器发射并完成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自主掌握月球探测返回技术的国家。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人类探测器首次实现月背软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