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通过湖北省恩施州水能资源分布及开发特点,分析开发建设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危害等,同时提出对策及建议,使得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项目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全州生态友好型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2.
滇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而脆弱,但人文环境却独特而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最近十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众多的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滇西北地区本身的地质原因造成其水土流失与山地灾害频繁,加之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滇西北地区的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本文以滇西北地区香格里拉县三坝乡为例,以水土流失作为切入点,探讨在滇西北地区开展旅游业对当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应用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VRG IS)技术建立水土流失三维仿真系统,提供水土流失动态信息.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利用G IS对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特殊功能,实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系统数据与图形的有机结合,提高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与社会经济相互影响。采用相关分析法,以大方县为例,利用大方县2011年、2015年水土流失侵蚀强度面积与该县各年36个乡镇种植业、林业、牧业产值进行相关性研究。从分析结果上看,喀斯特地区强度以上侵蚀面积与各产值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并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农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以典型岩溶区贵阳市为研究对象,用2010年ASTER影像为信息源,开展适合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研究.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岩溶区水土流失因子能实现区域水土流失快速监测,可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贵阳市2010年水土流失面积为3234.1km2,占总面积的40.3%,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水土保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6.
以临沂市为例对城市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城市水土流失的危害,如破坏土地资源、污染水体、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引起城市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如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方案、合理进行城市地面硬化、提高城市绿地面积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3S(GPS、RS、GIS)技术对水土流失各影响因子打分,随后通过主成分分析并叠合各影响因子划分水土流失等级,对东张水库及龙江流域下游区域进行水土流失程度分级.实验表明该水土流失分级方法可降低工作量和成本,缩短工作周期,并可实现水土流失动态检测,具有一定的分级精度.并提出了一种探索水土流失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其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从治理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文章结合研究区治理模式,从分析其治理效益追寻导致该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从而探讨提出了嘉陵江南充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1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速度、土地利用转移方向和土地利用程度三个方面,全面分析2000年以来长汀县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0年~2005年和2005年~2010年,长汀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从0.32减小到0.14,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下降快;(2)两个时段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向都具有从农田和裸地转化为城镇用地,从草地和灌丛转化为森林的特点;(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分别为2.0324、2.0590和2.0706,表明人类活动对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逐年加大,城镇、农田面积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10.
水库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作者以地处鲁西北平原的丁东水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原水库旅游开发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生态恢复政策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太仆寺旗为例,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坡度、植被覆盖度等信息,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和迁移特征,并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太仆寺旗土壤水蚀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75—2007年,农业用地、林地和水域面积稍有下降,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土地面积变化不明显;与1975年相比,2007年各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集中连片分布,土地利用重心发生了明显迁移;研究区主要受到微度和轻度水蚀的影响,农业用地更易受到强度和极强度水蚀.  相似文献   

12.
基于ASTER影像的土壤流失方程植被覆盖因子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土壤流失方程中植被覆盖度遥感估计存在的方法不确定问题,利用ASTER影像数据,使用植被指数及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方法,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对土壤流失方程中植被因子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改进了利用混合像元分解定量估计土壤流失方程植被覆盖因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土壤侵蚀调查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利用遥感图像判别土壤侵蚀强度主要是人工判读或人机交互式勾绘.为减轻人工判读勾绘的负担,从图像分析角度,利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辅助人工目视解译,实验初步表明这种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土壤侵蚀调查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利用遥感图像判别土壤侵蚀强度主要是人工判读或人机交互式勾绘.为减轻人工判读勾绘的负担,从图像分析角度,利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辅助人工目视解译,实验初步表明这种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大庆地区土壤侵蚀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庆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壤侵蚀现象严重,沙化、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草原面积减小,产量降低,草质下降,植被发生逆行演替。气候条件是导致大庆地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生产、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诱导了土壤侵蚀的发生,加快了侵蚀速度,加重了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先锋物种进行植被修复是逐步治理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源/汇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福建省建瓯牛坑龙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中影响土壤碳循环的主要因子,如草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等,在草地改良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观测研究.探讨了草地改良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机理和规律,指出进行草地改良、增加植被覆盖度是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减少土壤碳排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水库众多,消落带开阔,广泛分布有易侵蚀性红壤,在水库波浪和台风暴雨作用下,土壤侵蚀严重。以高州水库为例,波浪侵蚀使凸坡植被土壤全部流失,立坡侵蚀使凹坡不断缩陷甚至发生崩岗,径流又进一步侵蚀裸露坡面和周边沟谷。结果,消落带水土资源环境恶劣,植被凋亡,生态功能尽失。为此,提出“桩-土-植被一体化”梯度治理方案:采用轻小群排桩护岸,截排水沟组织排水,阻隔波浪和径流侵蚀;抽取库尾淤泥回填桩后坡面形成梯级平台;种植和抚育适应周期性浸晒两栖乡土植物。方案具有适应地形、施工便捷、维护简易、清库扩容、护岸固土、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等经济实用高效的综合治理效果,预期可以在华南地区其它水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土壤侵蚀量的估算是土壤侵蚀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陕西省杏子沟流域为例,通过对影响土壤侵蚀地形、植被因子的研究,探讨了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对土壤侵蚀量进行估算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在地形信息的获取方面,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派生出地形坡度、坡向、相对高度等要素;在植被覆盖度的提取中,采用遥感技术与非遥感手段,分析了植被类型对土壤覆被变化的指示作用.利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侵蚀模式,模拟了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差异,计算了土壤侵蚀总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土坡耕地是三峡库区粮食经济作物的主产载体,也是库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和入库泥沙的主要来源。结合野外调查和相关报道,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侵蚀强度、泥沙颗粒形态以及侵蚀引起的养分流失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径流小区法、人工模拟降雨法和侵蚀针法等直接观测方法和核素示踪、模型模拟和遥感监测等间接观测方法;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速率达3464~9452t/km2,其中15°~25°坡度范围的土壤侵蚀最为严重,是今后坡耕地土壤流失防治的重点坡段;流失泥沙主要以〈0.02mm的团聚体和〈0.002mm的粘粒为主,其中粉粒(0.002~0.02mm)和粘粒(〈0.002mm)携带的养分流失较多;植物篱、垄作和坡改梯等措施理水效果明显,均对坡耕地侵蚀产沙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今后应在模型方法、埂坎结构和功能、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等方面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典型岩溶区石漠化和土壤侵蚀遥感解译与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广西百色果化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利部制定的我国西南岩溶区石漠化和土壤侵蚀遥感解译标准,并运用石漠化综合指数(KDI)和土壤侵蚀综合指数(SEI),对其石漠化程度和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果化示范区经过石漠化和土壤侵蚀综合治理后,石漠化程度总体上有所减弱,而土壤侵蚀总体上却有所增强,这主要与水利部关于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遥感解译标准尚存的关键问题有关。对该关键问题的认知和修正,有助于科学地完善和统一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遥感解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