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西方古典绘画的"模仿说"相比,中国古典绘画更追求"意象"的表现,追求"意"与"象"、"主体"与"客体"在艺术中的和谐统一。"意象"既不同于西方古典的"写实"风格,也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抽象"表现,它是中国古典绘画追求心理和谐的文化的表征。因此,我们对"意象"审美中所积淀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生态文化意识的秉承和发扬,在当代尤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石是我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通过分析山石在园林中的几种表现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探讨了山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营造自然景观、追求自然艺术境界的地位和作用,以期为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陈亚青  翟帆 《科技信息》2009,(10):113-113
自英国经济学家特伦斯·哈奇森于1938年在其著名的《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前提》一书中,首次将批判理性主义大师波普尔哲学明确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以来,证伪主义方法论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传统决策理论奉行的是全面理性的信条,假定了一种全知全能的人——"经济人"。因此,在古典经济学看来,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极大化。  相似文献   

4.
陈晨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3):149-152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绘画、书法等艺术体系的确立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中国的古代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中国艺术极其注重对境界的追求,以“境界”作为审美的最高层次与中国古代宇宙观有极大的关联。从园林看,不论是上古的灵台,秦汉苑囿中的瀛海仙山或是中唐的“壶中天地”,园林实际上都是人们理想中的宇宙的艺术再现而已。当然本文并不是研究古代宇宙观的文章,只是以中唐以后的园林设计所反映的“天人之际”的宇宙观来看待现代室内外空间设计,进而倡导设计者继承古代空间设计传统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在造园过程中的思想意向、表现形式、营造手法等方面的分析,阐明中西方古典园林在美学追求上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在发展中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休闲要求和对自然审美的渴望,值得深思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古典自法学是近代西方各种自然法哲学的总称,对价值的不懈追求则构成了这一学说的核心所在。古典自然法学派在整个西方法哲学的发展历程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贡献及其局限等方面对古典自然法学派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8.
龙松娥 《科技信息》2010,(36):293-29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个美学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水彩画家对画面中意境的追求与探索从未间断,尤其是湖南水彩画家们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追求意境这个美学观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造成了一些影响,有意境成为他们作品的共同特色。  相似文献   

9.
天人关系与中国园林艺术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成是在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完成的。在殷商及其以前人对天地鬼神的畏惧时期,中国古典建筑具有亲悦鬼神的特征;在周及先秦两汉人对天地鬼神的敬而远之的时期,古典的园囿象天而建制,充满着趋吉避凶的功利主义理念;在魏晋以后的玄学对自然的“祛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建制有了美的法则,形成了自己追求意境、追求幽曲的审美风格,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成熟;在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对自然的彻底地祛魅时期,中国的园林艺术转向了西方几何化理性化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近年国内园林风格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分析了从改革开放之初西方园林风格对我国园林建设的深刻影响到今天随着中华文化意识的觉醒而逐渐转向对东方园林艺术认同的演变过程,提出我国应加强对园林设计人才的培养,注意吸收我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艺术的精华,创出自己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1.
牟宗三先生在《政道与治道》中是以民主观察政道,从而否定了古典中国的政道。实际上,古典中国关于政道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客观的历史实践。但它是不同于西方民主政道的政道,是专制的政道。当代中国法律之治道的移植和构建应该借鉴古典中国政道与治道完美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构筑适宜于国族人生与人心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高目的,以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在造园手法上有其与西方园林所不同的独特构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西方意象派在其发展探索过程中借鉴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是由社会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意象派汲取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以及意象叠加、意象并置的表现手法,但由于文化差异原因,它并没有达到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神韵”境界,与中国传统“神韵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对世界造园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创作的思维方式及设计技巧3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园林设计人员应学习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西结合"是现代艺术家们不懈探索的艺术发展方向。潘玉良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坚持"融中西画于一治"。她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元素,在中国绘画中注入西方绘画技巧。以潘玉良三个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形成为线索,阐释了其中西结合艺术风格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王琴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16-17,25
我们在对"意境说"进行多层次研究的同时,也可以援引西方的现代美学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以推进对中国古典文论概念的理解和体系的建构。本文试图以西方现象学文艺理论为工具,对"意境说"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室内景观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切入点展开叙述,指出古典园林设计的基本思想,并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室内景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东西方文化、哲学、艺术背景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中西古代绘画艺术的对象、方法和立意都有着许多不同。本文从中西方关于绘画名作的比较中得出结论:中国古典绘画寻求的是“神似”,追求内在的气韵,多在迷朦的山水中寄托创作者的情致;西方绘画则注重建筑、人体,注重形似,渲染力度。  相似文献   

19.
论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对于色彩的追求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园林设计方面利用色彩的组合构成,改变着过去的传统构图方式,是现代园林景观更加丰富、更富有感情和更具有时代气息。本文就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色彩的构成概念反思与追溯,综合分析了色彩对人生理与心理所产生的作用,结合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发展现状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20.
隋纯平 《科技信息》2011,(12):I0135-I0135
以人为本"思想,简称"人本"思想,在思想史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本"思想历史久远,东西方各成一体。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而提出,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则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而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