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6月30日是"通古斯大爆炸"发生99周年的日子,这个困扰科学家近百年的爆炸原因,不断又有新的解释被提出。最近科学家在爆炸地点附近发现了一个湖泊,这个湖宽300m、深50m,形状类似一个低速撞击坑,为行星撞击说提供了有力证据。有意大利科学家指出"通古斯大爆炸"很可能是坠落在当地的一颗巨大陨石引起的;但俄罗斯研究人员认为坠落的不是石制的陨石,而是一颗由冰和干冰组成的彗星。  相似文献   

2.
四海 《科学之友》2007,(9A):30-31
2007年6月30日是“通古斯大爆炸”发生99周年的日子,这个困扰科学家近百年的爆炸原因,不断又有新的解释被提出。最近科学家在爆炸地点附近发现了一个湖泊,这个湖宽300m、深50m,形状类似一个低速撞击坑,为行星撞击说提供了有力证据。有意大利科学家指出“通古斯大爆炸”很可能是坠落在当地的一颗巨大陨石引起的;但俄罗斯研究人员认为坠落的不是石制的陨石,而是一颗由冰和干冰组成的彗星。  相似文献   

3.
"黄金分割"律形成之源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钢 《自然杂志》2004,26(6):357-359,360
问题的提出: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黄金分割"现象?"黄金数"究竟与什么有关?导致"黄金分割"规律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在自然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不能解释它们的原因,以致这一现象神秘化.本文将运用天体运动规律探索0.618这个谜.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探索》2005,(9):20-25
大约6亿年前,地球可能经历了一个十分寒冷的时期,整个地球都被冰雪包得严严实实.这个时期是如此之冷,以至于今天的科学家在提起它时,都称之为"超级冰期"或"雪球地球".  相似文献   

5.
杀气腾腾的战场突然安静了下来,各种武器好像被施了魔法,:炸弹不爆炸了,坦克原地不动了,价值昂贵的武器好像都成了一堆废铁.你也许会说这简直是白日做梦,但是今天科技的发展可能要使这些"白日梦"变成现实了.这就是科学家近来发明的战场"魔法师"--炸弹失能武器.  相似文献   

6.
日前,世界上第一个口袋大小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析设备问世,该设备能让研究人员随时随地进行基因组测序.一个美国科学家团队开发的这款应用是首个此类移动基因组测序分析仪. 这款应用的算法可以用来识别多种病毒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和寨卡病毒的不同毒株.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个"三录仪"来识别病毒变异,而这对于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利用苹果手机,科学家们甚至可以相互"隔空投送"测序数据,并在没有互联网的偏远地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有30多处会"唱歌"的沙丘. 长期以来,人们对鸣沙现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近两位法国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解开了这个千年之谜.  相似文献   

8.
我们习惯于"X籍华裔科学家"的说法.一个科学家的一生可以有几个国籍,通常以最后的国籍来认定,但这并不确切.这位科学家诞生在哪里?何处受教育?为哪个国家做出过重大科学贡献?一生为哪个国家服务?这就不是"最后国籍"所能概括的.于是有了"国属"问题,即科学家一生贡献属于哪一个国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这个喜人的消息来自一篇最新报道.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一种人工"冬眠"技术,使老鼠进入假死或"冬眠"状态,再在必要时将它们"唤醒".因此,科学家们相信,这种"冬眠"技术也可以用在人类身上,为人类在冬眠中飞越漫漫星球打开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科学家在水深达到1230~3690米的寒冷的加利福尼亚深海海域,发现了大片年代久远且生长茂密的深海珊瑚.科学家称这个地方为"古老的花园".过去,科学家认为深海环境跟地表的贫瘠的沙漠差不多,充其量在洋底表层有一些纤细的蠕虫或微小的甲壳类动物依赖从上层水面飘落下的有机物微粒维系基本的生存.现在深海珊瑚的发现表明,即使在水面以下很深的地方,仍然存在着生机盎然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11.
图1这幅照片是在水下2000多米处拍摄到的.怎么像个烟囱?是的,科学家们正是这么叫它的.但那里冒出来的不是烟,而是滚烫的水,所以实际上是海底的一股热泉.海底热泉现象最早是在1977年发现的.在这一年,一组美国科学家乘坐著名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在离厄瓜多尔海岸不远的科隆群岛附近作深海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奇异的海底生物群落,从而揭示了这个奇特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12.
330 m跨度,超级门架支起"鸟巢" "鸟巢"的亮点很多,首先它在钢结构设计上就是一个突破.国际上,类似"鸟巢"这么大规模、这么大跨度的钢结构建筑,几乎没有."鸟巢"纵切面是一个门式的航架结构,其最大的跨度达到了320 m~330 m,要想把这样一些受力的构件按主次结构"编织"起来本身就是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太阳系中土星是拥有众多卫星的行星之一.到2005年为止,科学家已在其周围发现了37颗卫星(简称"土星"),俨然一个"小太阳系".  相似文献   

14.
空气携带更多水分 科学家发布了撒哈拉沙漠以南萨赫勒同一地区从1982年-2002年以来的卫星照片,可以明显看出,绿色在这个地区不断"扩大". 撒哈拉沙漠变绿带来的直接经济变化,便是给当地农业带来的契机.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的话,被旱灾袭击千百年的这个地区可能会出现农业繁荣,甚至导致更多的文明形态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一旦认识到基因水平转移并非次要因素,生物学家就开始重新审视进化树的意义.早在1993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细菌和古生菌在进化树上更像一个网络.1999年,又有科学家声称:"进化树已经不再适合被画成一棵树了.它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是人类擅自对自然界进行的归类."  相似文献   

16.
100多亿年前,它是一个点,体积小,质量大,温度高.然后,这个点发生爆炸,并开始膨胀,温度也随之降低--宇宙就这样形成了.解释宇宙起源的这一大爆炸理论已被科学家广泛接受.尽管如此,大爆炸理论只是搭好了研究的框架,框架里的诸多问题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是依然悬而未解.  相似文献   

17.
由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主演的电影,或是取得成功,或是深度方面欠缺火候,就像他2008年主演的喜剧《爱情达阵》一样? 数据:并非解决问题唯一方案 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肯·科默(Ken Comer)提供了思路.科默是美国国防部联合简易爆炸装置对抗组织(JIEDDO)副主任,也是美国军队对付路边炸弹战争的中心人物.最近他看了美国能源部科学家所作的一个简报,这些科学家正在和一个电影制片厂合作,意在用公式化的建模技能来打造一部大片.  相似文献   

18.
木子 《科学之友》2006,(9):18-19
通过天文望远境寻找数十光年外的“第2地球”,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然而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设想:只要在距天文望远镜24000km的太空中安置一个直径50m宽的花辩状塑料罩,就能阻挡天外恒星的光芒,允许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到类地行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文特尔(C.Venter)博士被请去"喝咖啡"了.起因是2010年5月20日,他宣布成功合成人工基因组编码的细胞"辛西娅"(Synthia).虽然,辛两娅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合成生命,但却是人工生命征途上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人工生命"由科学家设计,在天堂和地狱的花名册上未曾登记,上帝未曾相识,完全颠覆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伦理,也威胁着现代科学的生命进化伦理,风险难料.对此,各种利益集团褒贬不一.认同者以为合成细菌是未来新能源的希望,反对者指责文特尔为新一代生物武器和反人类的技术恶魔提供了罪恶通道,更有甚者呼吁将文特尔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许多科学家,尤其是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专家都已经开始探索人类未来移民火星的可行性.美国"火星协会"甚至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千年改造火星"计划,这套计划可以让人类像"愚公移山"一样在1 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步改造成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