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亮 《河南科技》2013,(16):34+46
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法是21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兴仪器分析办法,通过物质生成原子蒸气,对谱线吸收水平实行定量分析的一种办法。该方法被广泛运用在多个领域中,例如地质、机械、农业、生物医药、材料科学、食品等等。和传统的化学分析办法对比,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检测的结果更为可靠,有较高的灵敏度。本文将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法,对中药材中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原子轨道的钻穿作用是原子结构量子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以F.Herman和S.Skillman用Hartree方法计算得到的原子轨道能的数据(1963)为依据,系统地考察了从氦到铹(He—Lw)原子的价层轨道能量变化情况,进而探讨了原子轨道的钻穿作用问题。发现了两个重要现象。(1) Ga、Ge、As原子的4S轨道能分别低于同族元素Al、Si、P原子的3S轨道能。它显示了较强的钻穿作用。(2) 尚未发现Tl、Pb、Bi原子6s轨道有特殊的钻穿作用。  相似文献   

3.
CsC_8的能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Ohno,Nakao和Kamimura的方法计算了石墨插层化合物CsC_8的能带结构.表明Cs的6S能带底位于费密能级以上3.6eV处。所以,铯原子层的价电子全部转移到石墨碳原子层的反键π能带.所得结果与其他计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聚21硅烷、电荷掺杂的聚21硅烷以及杂原子(硼和磷)掺杂的聚21硅烷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和自旋密度进行了比较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硅烷的Si—Si键长增长,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聚21硅烷的整个链;而杂原子(B、P)的掺杂对聚硅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B、P原子相邻的Si原子上,极子分布仅局域在B、P原子附近的3~5个原子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真空升华法制得酞菁锌(ZnPc)薄膜,与ZnPc溶液相比较,电子吸收光谱谱带明显变宽,且Q带吸收峰分别红移了22nm,表明ZnPc分子在基片上以J-聚集体存在;红外光谱谱图基本相似,表明分子基本呈无序状态,ZnPc薄膜为无定形.气敏性研究表明ZnPc升华膜对NO2气体的灵敏度与成膜时蒸镀电流和蒸镀时间均有关系,当电流控制在85A蒸镀时间1.5h时,所得ZnPc薄膜室温下对浓度为50.0mg/m3的NO2气体的灵敏度达到2300,而对醇类、SO2、Cl2等气体几乎不响应,表现出对NO2气体特殊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单原子产生高次谐波机制的基础上,给出了扩展谐波平台的新方案:通过采用联合两原子模型代替单原子,在合适的原子核间距,谐波谱的最大截止位置从Ip 3.2Up延展到Ip 8.5Up,且该谐波谱呈现了复杂的多平台结构,进而,分析了这个复杂结构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N原子掺杂对富勒烯C20分子电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了Au原子面为电极的富勒烯C20分子及C20分子内掺杂N原子后的分子的电子输运模型,使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NEGF)对构建的分子器件进行了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的计算.得出了电子结构和电子传输谱,分析了产生这个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原因.结果显示N原子的掺入有利于提高C20分子的电子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8.
浅谈110kVABB开关SF6气体抽注工作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凯平 《河南科技》2013,(8):115-116
本文介绍了110kV LTB145D1型ABB开关极柱漏气处理时,利用回收装置回收开关内SF6气体、抽真空、重新充入SF6气体的工作程序,应注意的事项和工作方法,着重陈述了充注过程中细节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处理过程及工作中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直流射频磁控溅射制备了氧化锌薄膜,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的氧化锌薄膜的光致发光,氧化锌薄膜的室温紫外发射谱是由两个发射峰构成,峰的中心位置分别是在3.31和3.22eV,它们分别为自由激子发射和自由激子的一阶声子伴线(1-LO).而在82K下,紫外发射谱是由光子能量分别在3.371eV,3.358eV,3.316eV,3.235ev和3.166eV峰组成.它们分别是自由激子,束缚激子和自由激子的一阶(1-LO)、二阶(2-LO)和三阶(3-LO)的声子伴线.根据变温光谱结果,我们提出室温下的紫外发射的低能带尾是来自自由激子的一阶声子(1-LO)伴线。  相似文献   

10.
甲基异丁基甲酮在测量饮用水中钠、铅元素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标准加入法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定量分析饮用水中Na、Pb元素的含量.在饮用水中加入适当含量的有机溶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可提高谱线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MIBK能够改变试液的物理性质,提高物化效率,增强光源辐射强度,元素Na和Pb的RSD分别为8.24%和11.34%,回收率分别为107%和110%.  相似文献   

11.
硅压阻式OEM型压力芯体被广泛应用,但该封装结构的传感器在使用时需要二次设计引压接嘴和装配.提出了传感器改变了这一传统设计,将隔离膜片、引压接嘴及基体等一体化焊接,结构简单,装配环节少,成品率高,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性能达到了目前同类产品的水平.给出了该设计的具体结构形式、芯片的选用原则及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准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压强的微观本质 ,压强是由气体分子不断地碰撞而产生的 ,而不是由气体的重量产生的 ,进而又分析了大气压与大气层重量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3.
外压薄壁短圆筒临界失稳压力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外压薄壁容器来说,保证壳体的稳定性是能够正常操作的必要条件。故临界压力Per是判断外压薄壁容器失效的主要依据。通过模拟外压薄壁短圆筒的失稳实验,对不同规格的外压薄壁短圆筒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失稳特征,以及影响Pcr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变送器的总体结构出发,提出了抗振动、耐电磁干扰等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上机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使变送器具有了较强的抗振动、抗电磁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设计了一套失稳装置,以铝制易拉罐为失稳试件,采用真空泵对试件抽真空的方法,让试件产生负压,形成外压容器,观察试件的失稳过程和失稳压力.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教育与就业的双向压力之中,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广大民众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两点对策:即针对东西、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建构二元甚至多元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针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建立东部地区以民间投资为主,西部地区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6位弱势大学生压力、情绪、社会交往和心理支持等内容的深度访谈研究,剖析了弱势大学生自我压力应付和来自同辈群体、个体自身、家庭、咨询机构的心理支持状况,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