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AHP法避免逆序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力  丁荣华 《系统工程》2000,18(6):71-74
本文先分析了现存AHP保序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了AHP两阶段法,化多准则评价为单准则评价,从而更好地避免了逆序问题。  相似文献   

2.
AHP逆序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序和判断的一致性角度定义AHP逆序为:方案合成排序权重比例的改变,方案增减变化时产生逆序是因为这种变化会影响准则权重,相应地,只有对准则的权重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总排序就可以解决逆序。  相似文献   

3.
带有AHP约束锥的DEA模型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首先引入AHP约束锥概念,然后提出一个带有AHP约束锥的DEA 模型,这个模型不仅有一般DEA模型的特点,而且能反映AHP模型中决策者的偏好.论文还同时讨论了当判断矩阵为完全一致性时,DEA 模型与AHP模型之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AHP法及其在多目标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4  
利用最优传递矩阵对传统的AHP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利用I-AHP求得的判断矩阵能自然满足一致性要求,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扼要介绍了层次分析(AHP)的基本方法及在系统评价方面的应用后,较详细地叙述了基于AHP的决策支持系统(AHPDSS)的设计目标、系统组成、各组成模块(文件管理、编辑、数据准备、计算和显示等)的主要功能,以及AHPDSS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从距离矩阵看层次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距离矩阵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较矩阵各元素取对数,构成只与方案之间得分差有关,而与方案得分无关的决策距离矩阵,变AHP在实数平面上的相对比较为准则平面上的绝对比较。从而使得计算AHP问题不存在保序性问题。并以此距离矩阵为基点,分析AHP存在的问题,指出AHP的问题是因准则权重概念的模糊而引起的,其“保序性”问题实际上是一种不可比较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AHP应用的一些改进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郭鹏  郑唯唯 《系统工程》1995,13(1):28-31
文章指出应用1-9标度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新的标度定义和新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值,得到了平行于Saaty-AHP的改进AHP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广义判断下的AHP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关于广义判断下的AHP法李元左(国防科工委指挥技术学院,怀柔101407)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Judgement(GJAHP)inGeneralizedLiYuanzuo(InstituteofCommandandT...  相似文献   

9.
AHP中定量准则的定性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宏宇  赵宏 《系统工程》1995,13(6):66-69
本文讨论了在AHP应用中,如何将定量准则实现定性化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AHP中新元素导入的保序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给出了AHP中弱保序条件的一个反例,并给出了部分弱保序条件,对强保序条件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基于理想点的改进AHP综合排序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峰  刘鸿雁 《系统工程》2007,25(4):98-103
AHP是常用的多目标决策和评价方法,但是文献发现当被评价方案增加或减少时,层次分析法(AHP)不能保持其原有方案的排序结果,因此至今AHP法仍被广大学者所争议.本文研究了AHP中导致排序结果不一致现象的原因,发现当方案数变化时AHP在计算综合排序时,使用的计算数值会导致前后不一致,进而导致排序结果不一致现象的产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贴近度的AHP综合排序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AHP综合排序的典型算例证明了新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sharp bound for the rank of a finite p-group in terms of itscoexponent.As to finite p-groups with p odd,we also give 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which the normalrank is equal to its rank.  相似文献   

13.
以防火墙和IDS技术组合为例,利用博弈论研究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对该安全技术组合与配置策略的影响,发现安全等级越高对黑客威慑越大,从而可降低黑客入侵率.单一地提高其中一种技术配置并不一定能提高安全等级,只有在两种技术配置相协调时才能提高安全等级,说明安全等级越高对安全技术组合与配置的要求越高.研究还对比了未考虑安全等级和考虑安全等级的均衡策略,认为未考虑安全等级的均衡策略只是考虑安全等级时的一个边界,且这个边界特例在现实中通常无法或无需达到.  相似文献   

14.
理想点决策方法的逆序问题与逆序的消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多指标决策方法存在逆序的客观合理性与主观不合理性,提出了绝对理想点和相对理想点等重要概念.说明了TOPSIS等理想点决策方法产生逆序的原因是决策时选用了相对理想点.提出了GTOPSIS方法并证明当使用绝对理想点时,GTOPSIS等理想点多指标决策方法不仅不会出现逆序,而且都是强保序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二进小波的缺陷和拓宽小波的应用 ,研究了M进小波的多分辨分析和正交性条件 ,给出了一种构造正交三进小波尺度函数对应的滤波器系数的新方法 ,得出了M进小波尺度传递函数对应的有限冲激响应系数最少为MN(N为小波函数的消失矩或阶数 )个的结论 ,并指出了它在图像压缩中具有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6.
层次分析积因子方法的保序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应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方法时,不论采用相对测量还是绝对测量,都存在逆序现象。而产生逆育现象的根源是决策方案集的封闭性及反映决策者主观认识的判断方法对客观存在的决策方案集的严重依赖性。文章介绍了一种保存的层次分析方法-积因子法,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积因子法是唯一可选用的保序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适应阵列处理典型算法的内在关系与统一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典维纳滤波器出发,以自适应干扰对消为纽带,推演出各种自适应阵列处理算法的等效原理。推导出降秩自适应滤波的统一算法结构,并提出线性约束正交投影算法。据此得出自适应阵列处理典型算法的内在关系,提出自适应阵列处理的统一框架,从而把单一约束和多线性约束(甚至静态方向图约束)、满秩和降秩、单级维纳滤波和多级维纳滤波有机统一起来,把对特殊干扰环境(相干干扰环境等)及期望信号特性(高阶累计量、循环平稳性等)下的处理视作预处理,构建起自适应阵列处理的统一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主观赋权方法--层次分析法(特征值法)存在若干不足,针对这些不足,序关系分析法给出了一种直观、简便、 易计算的主观赋权方法. 本文对点赋值序关系分析法进行了拓展,考虑到区间数与群组判断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区间标度群组序关系评价法, 并进行了实例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更加贴近应用现实.  相似文献   

19.
交叉效率评价方法中新单元导入的保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杰  梁樑 《系统工程》2006,24(7):111-115
介绍了交叉效率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用于评估排序时所存在的局限性,即在导入新的决策单元时,可能会使原先的决策单元排序发生变化。通过求解交叉效率的纳什讨价还价解来确定各DMU的权重,从而得到最终的均衡交叉效率,利用该效率对决策单元进行排序可以消除在导入新的决策单元时所产生的逆序现象,最后给出算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技术能够提高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随着有源天线技术的发展,基站配置二维天线阵列可在三维(three-dimensional,3D)空间控制波束,这使得3D MIMO技术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在单用户MIMO下,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秩(rank)自适应的3D MIMO有限反馈方案。方案I在水平维采用rank自适应,垂直维支持rank 1传输;方案II在垂直维采用rank自适应,水平维支持rank 1传输。在三维城市宏小区和三维城市微小区场景下,采用系统级仿真验证了两种方案的性能。相较于水平维和垂直维都仅支持rank 1的传输方案,两种方案都取得了性能增益,同时方案I优于方案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