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是作者于1984年6月4日在美国西雅图太平洋科学中心为“中国七千年的发现”展览所作的报告。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致用性。这致用性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地处北温带,农事活动和季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季节的变化和太阳视位置的变化密切相联,因而在中国一开始就形成了以观测“日躔”(太阳视运动)和“月离”(月亮的运动)为中心的天文学,也就是如何编制精密的历法成了它的中心工作。这一部分工作详细地记录在二十四史的《历志》中. 在意识形态方面,根据天人感应理论,人事活动和天象变化有密切关系,“天垂象,见吉凶”,皇帝的行为是否合乎天意,要观察天象来判断,因而对奇异天象的连续不断的观测、记录并向皇帝呈报,构成了中国天文学的又一主要内容。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就是它的档案材料的缩编。这份材料对今天的天文学研究仍有参考价值。仪器制造则是为这两项工作服务的。而这两项工作又都是集中在皇家天文台内进行的。皇家天文台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颁布历法是统治权的象征,它的兴衰是与封建王朝同步的,因而它不可能转变为近代天文学。  相似文献   

2.
一、古代天文历法建立与中医气象学形成和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因此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熟,这就是促进古代天文、历法早期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天文、历法的进步,很快就被祖国医学所接受,而作为气象病源的可靠根据.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月食、病名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周礼》等书关于这一方法的记载就更为丰富了.如《史  相似文献   

3.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最近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90年代天文学”学术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教授,作了题为“进入90年代的天文学”的综述性报告。这篇报告分四大部分,分别以“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近代天文学史上的三次飞跃”、“在进入90年代的天文学前沿上”和“关于90年代中国天文学的一些思考”为标题,从天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特点,近代天文学的重大进展和当代天文学的前沿课题,一直谈到我国天文学研究的发展策略,高瞻远瞩,纵横捭阖,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现代天文科学的“宇宙全景”。全文共约2万5千字,本刊拟分4次刊出,每次一大部分,就以各部分标题为篇名。请注意顺序阅读。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史是以天文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天文学的发展规律,研究当代天文学的一些课题,是天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阐明它的意义,掌握国内外动态,分析我国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无论对于天文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史的研究,都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文历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年、月、日、时、节气的安排,还包括日、月、行星的运动,交食,晷影,漏刻,恒星出没,天空分区等。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少成语就是从中演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一、并非赘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为全人类的文明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所达到的水平,曾经是“西方所望尘莫及的”,它“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今天,这一认识不仅早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而且也已经成为一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科学结论了。中国古代生物学的成就,一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其它各个领域,无疑也是辉煌的,诸如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生境学、生理学、解剖学、古生物学、以及遗传变异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知识。在很长一个历史  相似文献   

7.
(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1971年中文版第30—31页)在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同样可以找到某些近代科学思想的萌芽,尤其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宇宙论,在古代是各个哲学派别的理论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古代是先进的,进入近代后变得落后了,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就农业科学技术这个侧面分析一下它在古代发展的情况,近代落后的过程,落后的原因以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一、中国农业历史之谜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那时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科  相似文献   

9.
黃国安 《科学通报》1959,4(22):769-769
为配合中国历史博物館开幕而編写的“中国古代科学家”一书已和讀者見面了。在建国十周年的时候,出版这本书是很有意义的。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优秀文化遺产的国家,在我国历史上,有許多伟大的科学家,他們对科学事业曾經作出卓越的贡献,推动了祖国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庫。本书叙述了29位科学家,当然,我国古代对科学有杰出貢献的科学家并不只限这29位,本书所叙述的自然远不能概括我国数千年来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可是,它已經充分体現了我国古  相似文献   

10.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兵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火药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军用火药逐步发展起来,其种类繁多,用途各异.据史书记载,有用于“伦营劫寨、冲锋破敌”的“神火药”,有用于制造火绳的“火线药”,有用于“烧营烧粮”的“烈火药”,有使敌人“闻其气,昏眩卧倒”的“毒火药”,有供管形火器发射弹丸的“发射药”,还有“烟火药””“爆火药”、“起火药”、“水火药”等等.本文仅就中国古代管形火器发射火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陶瓷器,是人类艺术的珍品.这些陶瓷器的釉所表现的优美色调和艺术外观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近代显微技术揭示了其中的某些奥秘.封三图1——“银釉”.  相似文献   

12.
1682年天空出现一颗大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它的轨道与1607年和1531年出现的彗星轨道相似,认为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出现,并预言它的再度出现。后来它果然如期而至。这是天文学史上一个惊人的成就。《哈雷及其在天文学上的贡献》一文介绍了哈雷为科学事业奋斗一生的事迹。  相似文献   

13.
戴念祖 《科学通报》1976,21(3):120-120
声音在人类生括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要看看语言在人类进化和整个人类历史的以及现实的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就足以证明这一点.研究一切声音现象的物理学,就是声学.它是物理学中最早发展的一门,也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和诸如语言学、建筑学、音乐学和电子学等等有广泛的联系.我国古代在声学方面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有许多卓越的发现、发明和经验总结,有些还是属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充分证明“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巴蜀古代数学与巴蜀古代文化有密切联系。从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出来的古器物可以证明:巴蜀文化在春秋战国前1000多年,就有了很大发展。它的特点是把黄老、词赋、阴阳、天文和数学融合于一家。司马迁在《史记·正义》里引扬雄《蜀王本纪》的话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这说明夏禹生于现在四川西部汶山县。《史记·禹本纪》又有禹治水“左准绳”,“右规  相似文献   

15.
张培瑜 《科学通报》1995,40(16):1535-1535
在利用古代天文观测记载从事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研究中,古代天象(如日食、月食和月掩星等)的纪时观测与记录是可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记录含有极为有价值的地球自转变化信息,特别是来自古代天文学和计时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记载.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不仅由于历代皇帝视某些天象与朝代兴衰有关,更由于颁历与占星学的需要,因此对日月食观测极为重视,观测和记载的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计时技术具有较高的水平,且纪时观测多为历代的专业天文史官所为,因而观测和记载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搞调查我去中国,当对中国当地的技术人员介绍说我将以明清的农业技术史作为研究对象时,得到的几乎是同样的看法,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辉煌的成就早已众所周知。但那么先进的科学技术,后来为什么会落后了呢?且如何才能赶上这落后呢?这才是我们想知过的。”他们尽是说:明清时期的研究,对我们来说,没有作用,也没什么兴趣。对此,作为历史学家的我,真是感到无能为力了。与此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中国科技人员对引进近代科学技术来加速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这一问题的焦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文学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最早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从朝鲜三国时期起,半岛天文学已完全纳入了中国天文学框架。到高丽时期,半岛天文学家在继续吸收中国天文知识的基础上开始了独立的研究。李朝前期,对中国天文学的引进和吸收促成了半岛天文学的一次复兴。17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天文学通过中国传入朝鲜半岛,使半岛天文学逐步汇入了欧洲近代天文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传统海洋学有着巨大成就,在世界海洋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在中国具体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历史环境中形成并发展而成的独特的学科体系.古代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广阔的农业区培育了高度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为此文明服务的传统科学是大陆内聚型.这些对海洋学以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海洋学有着明显的历史悠久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国内区域性.中国传统海洋学由互相渗透的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内海洋自然现象的记载和解释;二是建立在有机论自然观和地平大地观基础上的各种海洋学理论;三是大比例尺制图技术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天数在蜀》是已故吕子方教授一系列科技史论文中的一篇。吕教授通过该文力图证明,古代巴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它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古代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因此,巴蜀天文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成为吕子方教授的研究重点,是毫不奇怪的。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天文训”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泽宗 《科学通报》1962,7(6):35-35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组织许多学者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刘安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22年,这本书大概写成于公元前140年左右。全书内容相当广泛,共分21卷,“天文训”是它的第三篇,毛主席“渔家傲”词按“关于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引用的是这一篇的第二段。在这一段以前,还有一段讲天体的起源,在这一段以后讲到关于五星、二十八宿和历法等各方面的知识,是研究我国上古天文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