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任迎莉 《广东科技》2013,(20):86-87
电力系统无人值守变电站已经成为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主流,各供电分公司均在变电设备的台账维护和巡检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分析了电力巡检环节、台账维护管理环节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阐述了建设变电站巡检管理系统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变电设备巡检、台账维护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变电站室内环境复杂,人工巡检强度大,传统巡检方式覆盖范围小、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可升降式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首先,根据变电站室内环境和巡检点的位置信息,设计了一种改进Floyd全局路径规划算法以搜索执行巡检任务的最优路径,提升了机器人执行巡检任务的效率.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欧拉数值积分的轨迹跟踪控制算法,提升了机...  相似文献   

3.
常规的变电站开关柜设备定期静态人工巡检方式,由于其存在固有缺陷,在实时性、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均很难满足现代变电站智能自动化、网络信息化、规范标准化管理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变电站开关柜在线监测巡检系统,该系统采用具有RFID射频识别读写器的PDA巡检终端作为开关柜状态信息采集的巡检器,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GPRS无线通信技术、LAN总线技术、以及嵌入式数据库技术,不仅可以方便记录开关柜设备巡检到位情况和运行工况状态,解决了常规巡线模式中可能出现漏检、错检、重检、巡检不及时等问题,同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大大提高开关柜状态信息巡检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不断加强,变电站巡检工作正朝着无人化的趋势发展,借助无人机设备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检验和监察,本文分析了无人机飞行器在变电站巡检中应用,通过那个科学技术的探究,优化无人机的飞行器控制技术,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让输变电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Zigbee和GPRS技术的结构灵活、设备投资小、维护简便、扩展性好、可靠性高的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设计方案,解决了变电站各设备的巡栓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变电站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水平,提高变电站各项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改善变电站运维模式,引入机器人巡检系统进行变电站运维工作,主要应用于变电站设备巡视、红外测温、缺陷跟踪、事故处理、倒闸操作等工作。文章将全面介绍机器人巡检系统在变电运维过程中的管理思路、应用措施,如何实现替代人工工作,并分析其运维管理实施成效,为机器人巡检系统实际运用于具体的运维工作,提供详细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主要代替人进行变电站设备巡检,全面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通过GPS定位技术获取机器人及设备位置信息,并将其抽象成网状存储结构,利用改进Prim算法生成最小生成树,同时,设计遍历算法遍历最小生成树,使路径回溯花费最小,完成机器人巡检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数据结构简单、执行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一新 《广东科技》2008,(16):160-162
本文主要是对茂名变电站用于日常巡检的RFID电子标签系统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执行存在的问题,用层次分析法重新确定主设备的巡检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主设备的电子标签布点。对其他设备的巡检,本文用0—1整数规则法对电子标签进行优化布点。在本文最后对优化后的巡检设备进行作业实践证明了电子标签优化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系统"三集五大"体系改革的深入,人员结构的集约化和电网的快速发展对于人工智能替代的需求越来越显著,因此可用于替代变电站人工巡视的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得到了广泛推广。该文介绍了变电站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功能应用,并通过其在变电站中的具体应用案例阐述了该系统在变电站设备巡视、红外测温、表计数据读取及缺陷跟踪检测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在变电站更好地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凯 《广东科技》2013,(10):93+96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设施巡检是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也是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巡视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所以非常有必要对于设施巡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从而保证设施的运行质量,保障变电站运行的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巡检变电站设备,主要是机器人携带CCD摄像仪和红外成像仪,在固定点对目标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由于机器人的定位误差和机器人本体自由度的误差,会造成机器人到固定点取图像时巡检目标偏移甚至丢失。采用Adaboost图像识别分类方法和光学成像原理组成视觉伺服控制系统,对机器人进行调整,使巡检目标保持在图像的中心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能有效避免机器人定位和自身误差带来巡检目标偏移和丢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配电巡检存在巡检人员到位不及时、多采用纸质记录、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先进、可靠的物联网RFID技术,研发了智能配电巡检系统,实现配电设备管理、人员到位管理和设备状态评估管理等功能,使管理者能够准确掌握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科学合理地制定巡检、检修计划,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实现智能化巡检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纸面记录的传统的设备巡检方法无法满足信息管理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一套基于RFID和GPS技术的电力设备巡检系统。该系统由现场巡检设备、RFID标识牌、手持终端和管理后台组成,采用多层架构,是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电子信息、数据库等技术的系统,实现了手持终端和后台的数据同步与传输。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很好地实现了电力设备巡检的无纸化作业,避免了人员不到位等主观因素,大大提高了巡检系统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RFID的电力企业巡检管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电力巡检工作的规范化及管理水平,杜绝对巡检人员无法科学、准确考核监控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俗称电子标签)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巡检作业管理方法。巡检系统由需要巡检的现场设备及信息钮、便携式数据采集器(掌上电脑+识读器)和管理数据的设备巡检系统等组成,通过无线网络架构,提高了电力设备巡检的效率和质量。该系统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巡检工作量而且可有效提高巡检到位率,可为设备缺陷管理提供可靠信息,从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杜绝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数量大、现场运维困难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泛在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智能运维技术.该技术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移动巡检终端,并利用新一代通讯专网技术进行运维业务的信息流转;同时采用数据存储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建立数据中心平台,进而构建了泛在物联网智能运维框架.实际应用表明,智能运维技术具有无纸化、便携式、高效率等优势,为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维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用电量也开始呈上升趋势,在无形中也加大了变电站的工作量。而繁重的工作量也影响了巡检人员的巡视质量,从而激化了巡检人员与高负荷工作量间的矛盾,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变电站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笔者提出了在变电站应用智能化巡检系统,从而改善两者间的矛盾,进而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宋杰 《科技信息》2010,(17):68-68,51
便携式巡检仪作为离线监测的一种手段,对设备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设备巡检多采用定期、定点、定路线以及手工记录的形式,使得大量巡检数据的管理相对困难,而且不能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便携式巡检仪可以对设备进行周期性或自定义自由巡检,对数据进行管理或上传到上位机用于历史分析和运行趋势预测,既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人为的抄录错误,是现代化工厂企业进行离线监测的重要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稳定、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生产安全,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变电站巡检主要是通过巡视人员对变电站所辖范围内的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测、抄录设备运行参数来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发现设备缺陷及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消除缺陷隐患,保障设备安全、可靠运行。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电网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开展,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运而生。稳定的导航是巡检机器人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保证,因此针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导航方法进行研究。影响导航的关键因素有导航方式和导航算法,变电站巡检机器人采用视觉与电磁融合的导航方式,运用自适应位置型PID控制算法,对于脱离导航线的错误处理采用模糊控制的思想,实现了巡检机器人的导航并得到了实际应用,实际运行的结果说明此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收敛性好。  相似文献   

20.
鉴于220kV主变失灵保护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根据各个220kV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具体落实改造方案,认真做好保护投运前的程序升级、保护校验和定值整定工作,编写设备运行说明,提高设备巡检质量,保证保护动作的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