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与双模纠缠相干光场作用的Ξ型三能级原子的偶极振幅平方压缩效应,分析了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原子的基态概率幅、失谐量、平均光子数以及光场与原子的耦合常数对原子的偶极振幅平方压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压缩效应与双模纠缠光场的纠缠程度、失谐量、平均光子数、光场与原子的耦合常数和原子初态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与双模纠缠相干光场作用的Ξ型三能级原子的偶极振幅平方压缩效应,分析了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原子的基态概率幅、失谐量、平均光子数以及光场与原子的耦合常数对原子的偶极振幅平方压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压缩效应与双模纠缠光场的纠缠程度、失谐量、平均光子数、光场与原子的耦合常数和原子初态相关联。  相似文献   

3.
采用求解Schrdinger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双模纠缠相干光场与Ξ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光子统计性质,分析了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原子基态概率幅、失谐量、场模与原子的耦合常数以及平均光子数对光子统计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对光子统计性质的影响不大; 原子初态时基态概率幅变大使时间演化曲线的中心显著上移; 失谐量变大使时间演化曲线的振荡频率变慢; 平均光子数、场模与原子耦合常数的变化对光子统计性质的影响也很明显; 光场两模之间总为非经典相关.  相似文献   

4.
双光子J-C模型中原子与光场的纠缠及纠缠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提出了在双光子J-C模型中利用二能级原子与单模场的相互作用,制备出原子与光场的纠缠态.随着时间的演化,原子与光场组成体系的纠缠度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失谐量等于拉比频率时,该体系的纠缠度将长时间处于最大纠缠态。  相似文献   

5.
采用求解Schr〖AKo¨D〗dinger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 研究了双模纠缠相干光场与Ξ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光子统计性质, 分析了双模纠缠 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 原子基态概率幅、 失谐量、 场模与原子的耦合常数以及平均光子 数对光子统计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对光子统计性质的影 响不大; 原子初态时基态概率幅变大使时间演化曲线的中心显著上移; 失谐量变大使时间演化曲线的振荡频率变慢; 平均光子数、 场模与原子耦合常数的变化对光子统计性质的影响也很明显; 光场两模之间总为非经典相关.  相似文献   

6.
J-C模型中原子的自发辐射与量子纠缠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旋波近似下J-C模型中的二能级原子与单模场相互作用体系的研究,得到激发态原子将演化为场和原子的耦合叠加态--纠缠态,原子偶极矩的期待值总是零,但偶极矩的起伏恒等于一个不为零的常数,因此,原子的自发辐射是由偶极矩的涨落引起的,并非原子偶极矩振荡造成的结果,具体研究这种纠缠态的性质得出:原子与场纠缠体系的信息熵和纠缠度随时间做周期性的振荡,并且和原子与场间的耦合系数及失谐程度有关,量子态在非纠缠态与纠缠态之间变化,在微小失谐量时,量子态将长时间停留在纠缠态。  相似文献   

7.
研究双模纠缠相干光场与Σ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原子偶极压缩效应, 分析了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 原子的基态概率幅、 失谐量以及平均光子数对原子偶极压缩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对原子的偶极压缩没有明显的影响; 原子初态完全处于基态或激发态时, 原子偶极压缩现象均未出现, 原子处于基态概率和激发态概率相等的初态时, 原子偶极压缩量最大; 原子偶极压缩的频率随失谐量增加而增加; 当保持场模1的平均光子数不变而场模2的平均光子数增加时, 原子的偶极压缩深度变浅而偶极压缩频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研究双模纠缠相干光场与Σ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原子偶极压缩效应, 分析了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原子的基态概率幅、失谐量以及平均光子数对原子偶极压缩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双模纠缠相干光场的纠缠程度对原子的偶极压缩没有明显的影响;原子初态完全处于基态或激发态时, 原子偶极压缩现象均未出现, 原子处于基态概率和激发态概率相等的初态时, 原子偶极压缩量最大;原子偶极压缩的频率随失谐量增加而增加;当保持场模1的平均光子数不变而场模2的平均光子数增加时, 原子的偶极压缩深度变浅而偶极压缩频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线性和非线性J-C 模型研究原子与光场相互作用系统分别在线性和非线性介质中,在多光子跃迁情况下(N = 1, 2, 3, 4)纠缠度随时间演化的特性,给出了原子与光场的纠缠度与系统初始态参数、失谐量、初始光子数、跃迁光子数和非线性项系数之间的解析关系式,分别研究了这些参数对纠缠度的影响,并给出了量子纠缠度随时间的演化曲线. 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线性和非线性Kerr介质Jaynes Cummings(J C)模型中, 考虑多光子跃迁时原子和光场纠缠随时间的演化特性, 给出原子和光场的纠缠度与跃迁光子数、 失谐量、 初始光子数、 初始态参数及非线性项系数之间的解析关系, 并分析其对原子和光场的纠缠度随时间演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非线性Kerr介质中, 当光场与原子初始态接近最大纠缠态, 且跃迁光子数较大时, 纠缠态可稳定接近最大纠缠态, 有利于量子纠缠态的远距离传输.  相似文献   

11.
12.
在考虑内禀消相干影响下,通过使用部分转置的负本征值(NPT)和共生纠缠度来度量原子间的纠缠.研究了两个二能级原子与初态为热态的单模光场相互作用系统中,两原子间的纠缠随时间演化问题.讨论了内禀消相干和平均光子数等对纠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内禀消相干时随着时间的演化,原子间的纠缠逐渐减小到一个确定值.通过对两种不同的纠缠度量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NPT和共生纠缠度的时间演化有相似的规律,能够度量同类系统的纠缠.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计算并发度和线性熵研究了初始处于纠缠态的两个两能级原子与双模场相互作用系统的纠缠动力学特性,讨论了原子初始纠缠度和腔场初始纠缠度对并发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原子之间的纠缠出现纠缠突然死亡(ESD)现象,纠缠死亡持续的时间长度和原子初始的纠缠度无关,然而依赖于腔场初始纠缠度;在整个时间演化过程中,两原子和腔场之间一直保持着纠缠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光腔中二能级原子模型制备出稳定的双模纠缠态,并且运用Duan等人提出的可分离判据对双模腔场的纠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纠缠的程度与单光子泵浦光强度、合作参量、失谐频率有关,并且纠缠最大,光子数也最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多光子Tavis-Cumming模型(T-C模型)中两纠缠原子与二项式光场的纠缠演化特性,讨论了不同初始状态下二项式光场系数、原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对纠缠演化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二项式光场系数影响两原子间纠缠演化的周期性,在5nπ(n=0,1,2,…)以外的其他nπ值附近的值域内出现纠缠现象.随着光场系数η的增大,出现纠缠现象的时域范围逐渐增加,两原子间的退纠缠时间缩短,原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可对纠缠度的振荡和纠缠度的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时间演化算符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全同二能级纠缠原子与热态光场相互作用过程中光场的量子特性,结果表明:两原子初始纠缠度和光场初始强度对光场的量子特性均有影响.对于适当的初始热光场强度,光场显现出了非经典特性.这种非经典特性随着初始热光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强,但这种非经典特性并不总是随着原子初始纠缠度的增大而增强,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利用原子与腔场双光子相互作用制备原子W态的方案。在此方案中,初始时将一个制备在高能级的两能级原子注入处于真空态的腔场中,其余的两能级原子制备在低能级依次注入腔场中发生双光子相互作用。由于原子与腔场之间相互作用是共振的,因此耦合强度相对较大,这将缩短所需的相互作用时间,从而降低实验中退相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双模SU(1,1)相干态与原子相互作用中的量子纠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双模SU(1,1)相干态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分别用量子约化熵和量子相对熵研究了该系统双模SU(1,1)相干态与原子问的纠缠以及双模SU(1,1)相干态的模间纠缠,分析了SU(1,1)双模光子数差和光场失谐量对场-原子纠缠和模间纠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