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红红  冯青 《科技信息》2006,(4):274-275
爱情诗在诗歌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中的爱情诗更是表达了诗人们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们表达了对真爱的向往和追求,而这种爱情也往往在他们的诗歌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而存在。但是一部分诗人特别是约翰·邓恩一反以往十四行诗中所歌咏的高不可攀的圣洁美人形象,把他的爱人降格为实在的女人,表现了独特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深邃,词语隽永,忽断忽续,或彼或此,具有一种朦胧美。李商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中爱不得其所爱和得而复失,再加上他善于学习前人雕章琢句的典丽文风,这就形成了他爱情诗的特有的朦胧风格。本文对李商隐爱情诗歌的朦胧美从意象、词语、章法上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舒婷的爱情诗是中国爱情诗史上不可或缺的力作。她笔下的爱情极为鲜明地表现为一种东方式的爱情,她的诗歌是对于我国优秀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在保留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考方式和含蓄、隐晦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她以大胆而新颖的诗歌意象创作现实对中华民族时代相传爱情理想的反叛,用崭新的爱情观念和顽强的人格力量重塑了中国现代女性的独立形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对意境的重视与追求,经过千百年来历代画家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了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从传统理论来看,意境是中国画艺术的重要标志.如何形成意境与用笔墨表达出一种意境,却又离不开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技巧以及对艺术形式和一系列艺术规律与法则的掌握和运用.传统绘画中的创意与造境,创造性的想像可以随机生发,在造型方面不受固定景物的局限.因此形成了中国画表达意境的特殊方式,那就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相似文献   

5.
唐诗英译是中国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客观要求.英汉两种语言音韵表达手段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使得唐诗英译充满挑战性.意境是诗歌翻译中传达的灵魂;音韵是使其完美再现的载体.因此,唐诗英译主要是在准确传达意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传递原诗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6.
意象是诗歌鉴赏最基本的一个审美单元.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本文从意象的特点、组合方式等基本理论出发,为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意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罗日勤 《科技信息》2008,(1):124-126
爱情是人类共同的感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常常需要借助隐喻才得以表达.本文通过大量中英文有关资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爱情隐喻.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爱情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从而得出结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爱情表达上,人类既有共同的思维模式,又有其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两大特色:1.健康向上的思想——积极入世的思想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2.在艺术上,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含蓄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诗意是诗思,诗情,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对格林·菲利普斯的诗歌分析让我们体味到诗意归真,诗韵无限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樊文军 《科技信息》2009,(20):I0109-I0109,I0112
曹植是建安时期诗人的代表,文章阐述了曹植诗歌中生命价值的体现,以引用原文和详细解释文字意境这两种方式分析了曹植诗歌中所展现的其对生命意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诗是对西方现代诗的引入 ,同时又与汉语相融合 ,是世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对现代诗意境的探索 ,是从一种新的也是传统的角度研究现代诗的。现代诗是诗人个体生命体验与独特意象的融合 ,它是在个体隐秘的背后的深远广阔的具有深刻生命意义的意境 ,比古典诗歌的意境更具个性  相似文献   

12.
《社戏》的诗意只存在于双重视角中的童年视角,其内涵并非完全的人性纯美,它是现实性而非理想性的,因此也是不纯粹的。它表达了鲁迅对平桥村农民真挚的爱,隐含其后的是深刻的理解与别样的怜悯,同时显示出鲁迅与五四知识分子在启蒙意识上的差异。这种不同让其批判之笔从农民身上的国民性转向了知识分子,因此《社戏》重要的是其现实意义与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它的创作是一门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这些美感在其英译中不但不能丧失,而且还要尽量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方面,林语堂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对五四时期新诗体式的生成和嬗变具有重要意义。白话语言特有的代词“我”、“你”及其蕴含的个体性情感是“告白式”情诗的前提条件;白话语言表述的清晰、连贯有利于表达瞬间流动的感思,一定程度上促成“小诗”的风行,同时过度的白话化也导致了“小诗”的衰落;白话语言的“欧化”彻底拆解了“诗界革命”中保留的古诗句式,为新诗的诗体建设扫清了障碍,同时面临着对诗歌文体特性忽视的问题。从语言角度可以更好的理解初期新诗体式衍变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不变的话题,而诗歌以其凝练、优美的语言最充分地体现了这一主题。在中英爱情诗中,除了语言风格上的很多相同之处外,在表现手法上也有诸多相同点,如:借助比喻等修辞手法;借助动植物以及自然现象来抒发感情等等;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民族个性差异等等使得中英诗歌在表述爱情时又有不尽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通感"的概念,即"以感觉写感觉"。俄国象征派诗歌中大量运用了这一艺术手法。与象征派诗歌不同,叶赛宁以"诗人对世界的感觉"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在其诗歌里,他塑造了一系列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知觉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塑造,表现了年轻诗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真挚的热爱。  相似文献   

17.
幽默是文学艺术创作中一种轻松而诙谐的表现笔调,通过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揭露丑恶、批判现实。乡土诗人陈有才诗歌中到处弥漫的幽默特质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归纳之,其诗歌的幽默特色主要表现在——语言幽默:情感上的幽默;故事幽默:细节上的幽默;意境幽默:构图上的幽默;笔法幽默:冷幽默、热幽默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文学艺术创作中一种轻松而诙谐的表现笔调,通过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揭露丑恶、批判现实.乡土诗人陈有才诗歌中到处弥漫的幽默特质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归纳之,其诗歌的幽默特色主要表现在--语言幽默:情感上的幽默;故事幽默:细节上的幽默;意境幽默:构图上的幽默;笔法幽默:冷幽默、热幽默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穆旦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本文通过对穆旦《诗八首》的分析,说明它所包含的异质情感和理性审视对中国现代 爱情诗传统的终结意义。同时说明在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营养滋润下,中国现代爱情诗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