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获取浙江省11个地级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同步性、自相关模型,对融合水平及其时空分 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而旅游产业稍有下降, 文化产业发展快于旅游产业,地区差异较大;(2)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 性较高,衢州市、丽水市较低,嘉兴市提高较快;(3)浙江省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表现出 随机分布的特征,浙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水平高于浙南,绍兴市处于过渡区,是未来的增长 点;(4)浙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差距小于浙南,杭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长时间处于高度协调的 同步发展状态,产业协同作用强,而其他城市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拮抗或磨合的状态。最后,根据以 上研究结果对浙江省文化与旅游产业更高质量融合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加快城市间文旅产 业分工与合作,提升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川东北地区汇聚了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川东北地区在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党和国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要将川东北地区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一是要提高认识,明确政策导向,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应组建行业联盟,强化企业主体;三是要拓展需求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四是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赣州、龙岩和梅州2009-2017年相关指标的统计数据,估算赣龙梅三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考察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现阶段,赣州、龙岩和梅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属于旅游产业超前型,即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2)2009-2017年期间,赣州、龙岩和梅州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有所改善,由过去的严重失调衰退向濒临失调衰退转变,但整体上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失调状态,上升空间很大。因此,赣州、龙岩和梅州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从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加强对两大产业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进而实现两大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江西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从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构建区域特色文化信息识别系统;以产业集群为框架,整合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以"一带一路"为契机,进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等方面,论证了江西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资源整合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福建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研究了福建省文化产业的产业依存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产业波及效应等内容,为“将文化产业建成福建省支柱性产业”提供更为科学的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依赖自身产业部门的发展,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增强;福建省文化产业仍处于“文化产品制造业为主、文化服务业为辅”的发展格局,带动力强而感应力弱,但只要提供足够的最终需求,通过文化产品制造业发展即可对国民经济形成较强的需求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但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与发展方式的不尽合理,阻碍了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以河南省2007年143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文化产业及相关部门进行静态关联与动态关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河南特色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引入SWOT分析法,通过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因素的系统分析,指出了全省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及发展机遇;在分析全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组合矩阵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甘肃农村文化产业,不能只看优势条件而回避不利因素,也不能只强调自己的劣势条件而忽视了相对比较优势;最后从认识观念、发展规律与特色内涵、乡村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扶持农村中小文化企业、培育农村新兴文化产业、探索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新模式、发挥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挥甘肃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规避劣势的产业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政策和观念两大窒碍因素。中国文化产业政策重于规范文化市场而支持产业发展无力,其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并且与国际市场化的文化产业规则接轨力度不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观念注重道德的教化和意义的追寻,文化产品缺乏大众追求的娱乐性、消遣性,从而影响了文化产品市场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2012—2016年乌兰察布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2—2016年乌兰察布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乌兰察布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等级较低,虽有上升趋势但却不明显;从耦合类型来看,旅游产业严重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属于旅游滞后型.乌兰察布市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从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文化旅游产业系统结构,提升文化旅游的科技内涵,加强市场营销与区域合作以及加强文化旅游人才保障等方面入手,通过有机耦合,实现2大产业系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左雷 《长春大学学报》2013,(9):1199-1202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文化产业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既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活力,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幸福的结果,也是国际大环境中文化产业产值快速提高,文化产品交流日渐密切,我国文化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必然要求。只有对于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的范畴有清晰明了的界定,对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给予重视和总结,才会更加有效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对国民经济有支柱性作用的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在洞庭湖区先行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设洞庭湖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目前应做好四项工作:对水域进行分区规划、分类管理;对堤垸因地制宜确定堤垸经济发展模式;对流域加大"减排"工作力度,减轻洞庭湖的污染负荷;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发展极其重要,具有农产品供给、生产要素供给、资源供给、承接产业转移和对接产业分工、提供工业产品销售市场等功能。洞庭湖区应实施绿色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建设专业化基地农业、标准化品牌农业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打造肉制品、米制品、油制品和果蔬茶制品的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申请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区水生态环境目前仍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洞庭湖区水生态环境保育战略包括战略思想、战略原则与战略措施。洞庭湖区水生态环境保育应遵循协调发展、和谐共赢,分区控制、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符合实际,统筹兼顾、纵横衔接,注重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保障重点、注重实施等原则;应从水生态环境修复、水生态环境保育的经济发展、水生态环境保育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4.
湖南洞庭湖区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从建国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30年的努力,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此后10余年间疫情出现了明显反弹,其原因主要是钉螺孽生环境的复杂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洪涝灾害的频繁爆发,经济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强,"违禁"现象严重,血防经费投入减少,防护工作与血防宣传教育的放松以及血防队伍动荡、人员情绪不安等。这种情况在90年代以后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5.
唐代文学对洞庭湖的描写,有很多涉及到洞庭湖的一些神话传说,或者是把这些神话传说融入到诗歌的咏唱之中,或是直接以神话传说为创作题材,从而表现出洞庭湖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些神话传说,是形成地域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用历史的眼光透视洞庭湖文化,探究洞庭湖神话传说故事的源流,对我们理解洞庭湖这个地域文化主体,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STELLA,建立了具有年龄结构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动态变化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了该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探讨了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的一般性规律,并对鼠害灾变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的增长具有较大影响,而初始种群数量不是鼠灾发生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恢复洞庭湖区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在洲滩增加东方田鼠的天敌等生态策略是最理想的防控鼠灾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发挥三峡水库对洞庭湖防洪的有利作用,缓解其对湖区湿地水文条件的影响,采用水文模型对城陵矶河段的洪水进行情景模拟,并分析了3口洪道的分流现状以及三峡水库运用后荆江防洪的泄流要求.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洞庭湖的蓄洪功能、保护3口洪道的分流能力,仍是实现长江中游防洪安全的必要条件.由此,结合湖区城镇、产业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按"人类活动集中区—扩大蓄洪区—蓄洪区—自然湿地"的梯级层次提出了划分洞庭湖湿地区域的框架.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存在着产业结构整体层次低与结构同构的现象。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必须提高湖区的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促使产业结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演进及其协调发展。政府可以通过运用合理的财政政策对某些产业的经济活动给予适当支持,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目标,促进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打造洞庭湖国家生态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洞庭湖国家生态经济区的当务之急,是湖南省政府、湖北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联合编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区域规划》。要使区域规划得以有效实施,省政府除了应成立相应的行政机构外,还应做好弱化"行政区经济"负面效应、推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行水域占补平衡制度、深化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退田还湖以及提升立法、加强宣传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基桩的现场竖向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基桩的荷载传递特点、荷载沿桩身分布规律、竖向承载性状和桩身侧阻发挥特性,得出了一些在洞庭湖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桩基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