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     
专家对当前麦田管理提出建议近日 ,河南省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部分小麦专家 ,对我省小麦生长情况进行了考察。专家认为 ,目前我省小麦长势良好 ,但由于去年冬天气温偏高 ,今年1一2月气温低于往年 ,对小麦后期生长不利 ,因此 ,要切实加强麦田管理 ,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对目前生长正常 ,群体头数在70万左右的麦田 ,应抓紧中耕除草保墒。拔节前后追肥灌水 ,以保穗增粒。2、土壤肥力基础好的高产麦田 ,应及早进行深中耕 ,并结合镇压控制分蘖生长。拔节期以后根据苗情变化再进行肥水管理 ,以防倒伏。对土壤肥力基础较差、返青后…  相似文献   

2.
<正> 我省小麦,于二月中、下旬,自南向北渐次返青,尔后起身拔节、打苞孕穗。此期,正是小麦长根、长蘖、长叶、长茎、怀胎孕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是小麦一生中变化最大、自身矛盾最多的一个时期;也是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对早春麦田的管理不仅关系着成穗的多少、穗子的大小,而且对后期的  相似文献   

3.
<正> 麦田冬化学除草,时间紧迫,技术要求严格,稍有疏忽,不仅达不到除草效果,而且还会产生药害。那末,怎样提高麦田冬前化除的效果呢? 一、施药要及时。麦苗、杂草在不同的生育期耐药性不同,喷施除草剂后对杂草的防效和麦苗的安全性也就不同。要在麦苗耐药力较强的生育期内,选择杂草对药剂最敏感的时期用药,确保麦苗不产生药害,又能充分发挥药效。一般冬前禾本科杂草,应在麦苗1.5—2.5叶期、杂草立针至2叶期施药;防除双子叶阔叶类杂草,应根据杂草的种类和杂草数量定施药时间。比如,麦苗在4叶期前喷施百草敌,会形成葱管的药害;杂草没有出齐,导致打两遍药;过迟用药,易遇寒流,防效低,易受冻害。麦田冬前化除的适期,一般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日平均温度  相似文献   

4.
陈冬梅 《河南科技》1998,(12):11-11
根据今冬明春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和特点,分秋苗期、返青拨节期、抽穗灌浆期三个阶段,提出如下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供各地参考。一、秋苗期此期应以防治麦田杂草为主。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对野燕麦和阔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亩用6.9%骠马浓乳油50毫...  相似文献   

5.
<正> 1.科学运筹肥水。一、二类麦田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早春应加强中耕以适当控制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3月底4月初小麦拔节后(优质麦可适当推到4月上中旬)结合浇水亩追施碳铵30—40公斤,浇后适时中耕。三类麦  相似文献   

6.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 1.冬前苗小、苗弱.晚茬小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麦田总体表现为苗小、苗弱,与适播小麦相比,整体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7.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 1、冬前苗小、苗弱。晚茬小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麦田总体表现为苗小、苗弱,与适播小麦相比,整体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8.
<正> 1980年我区夏粮生产,是在气候异常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1979年九月中、下旬的阴雨涝灾使收秋推迟,整地粗放;进入十月份后,旱象严重,连续两个月基本无雨,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土壤干硬板结,严重影响了种麦质量和麦苗生长,尤其是土质较好的主要产麦区,缺苗断垄面积较大,十一月中、下旬,正值小麦分蘖盛期,气温突降。中旬日平均温度较常年下降三度多,抑制了小麦分蘖速度;入冬后雨雪极小,气温偏高,大部分麦田未能实现壮苗越冬,表现黄、瘦、弱、干、根少、蘖少,三类苗面积一百四十三万亩。早春气温偏  相似文献   

9.
<正> 麦田镇压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过去,不少地方多在麦苗旺长时作为一项补救措施进行。在一般情况下,旱地麦田镇压耙耱比较普遍,但多为一次镇压。小麦镇压的好处,群众常以古庙会作例加以说明,举例真实,易于被人接受。笔者从古庙会之事例中诱人深思:作为古庙会场址的麦田,人来去往,被踩得不堪一观,可是后来却获得未能预料的好收成。由此而启发,麦田镇压遍数的多少有待研究的必要。经过三年的多点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一套小麦镇压新经验,即“小麦多次镇压法”。“小麦多次镇压法”提出了不同类型麦田适宜的镇压次数、镇压时间、镇压方式和适宜镇压的范围,比传统镇压法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管理要点和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晨曦 《河南科技》2006,(12):44-44
1.冬小麦的需肥特点。 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在江南需要120~130天,黄河流域需要220~250天。冬小麦全生育期经历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至成熟几个时期。冬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千克,磷(P2O5)1千克和钾(K2O)3千克。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是有差别的,越冬前需要的养分不多,大量吸收养分是从返青后开始的。冬小麦在返青以前植株生长量较小,吸收氮、磷、钾的数量较少。返青以后,随着植株地上部的迅速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吸收养分数量随之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春季麦田化学除草,以小麦返青后到拔节初期效果最佳.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喷药越早越好,因为早期杂草苗龄小,抗药力差,用药少,效果好.尤其是应用2.4-D丁酯,用药越早越安全.要根据防除对象合理选用相应种类的除草剂.以禾本科杂草野燕麦及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应选用骠马乳油,以播娘蒿、荠菜、猪秧秧、繁缕等阔叶类杂草为主的麦田应选用杜邦巨星、苯黄隆、2.4-D丁酯或2甲四氯.喷药时要注意喷匀,防止重喷、漏喷,最好在浇返青水后喷药.同时注意三不喷:即有露水不喷,阴雨天不喷,风大不喷.  相似文献   

12.
晚播小麦弱苗的管理武陟县喜应观乡农技站李泰荣,慕凤云冬季如何管好晚播弱苗,是争取明年小麦均衡增产的重要工作。晚播小麦,冬前本身积累的养分少,分蘖少,根系不发达,抗寒能力差。对这类麦怎怎样管理,特提出以下三条措施。1、早追冬肥。在三叶期之后,就进行追肥...  相似文献   

13.
<正> 今年我省小麦播种工作,动手早,抓得紧,措施过硬,播种质量高,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当前全省绝大多数麦田,一片葱绿,长势喜人,壮苗面积较大,为夺取明年小麦更大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发现全省从南到北,有不少地区约有15%左右的麦苗生长过旺,出现了假旺苗、过旺苗和偏旺苗,还有相当一部分麦田播种量偏大。这些麦苗的长相特点是: 假旺苗:每亩基本苗,多数存25—30  相似文献   

14.
1.冬小麦的需肥特点. 冬小麦生育期较长,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在江南需要120~130天,黄河流域需要220~250天.冬小麦全生育期经历出苗、分蘖、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至成熟几个时期.冬小麦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3千克,磷(P2O5)1千克和钾(K2O)3千克.小麦的各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是有差别的,越冬前需要的养分不多,大量吸收养分是从返青后开始的.冬小麦在返青以前植株生长量较小,吸收氮、磷、钾的数量较少.返青以后,随着植株地上部的迅速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吸收养分数量随之显著增加,从拔节到开花这一阶段养分吸收率增长最快,对磷、钾的需求量较氮多,近2/3的磷、钾和1/3的氮是在这一时期吸收的.开花以后,麦株以很快的速度积累干物质,仍需吸收一定数量的氮素和少量的磷,钾素则停止吸收.  相似文献   

15.
适时套种。适时套种是夏玉米早播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有关试验,以麦收前7~10天套种产量最高,其次是麦收前15天套种,麦收前20天套种的产量最低。在适时套种的范围内,应根据小麦的长势确定不同的套种时间。一般小麦亩产量在350千克以上的麦田,可在麦收前7天左右套种;亩产量在200~250千克的小麦田,可在麦收前10天左右套种;  相似文献   

16.
麦田镇压有五大好处:(1)压碎坷垃、埋塞裂缝,踏实土壤,防寒防风;(2)保墒。据试验一般压过的麦田0-20厘米土壤含水量比不压的高2.5-4%;(3)提高地温;(4)能控上促下,增根促芽,提早返青2-4天;(5)增产。一般可增产10%左右。麦田镇压要掌握三个原则: 一、田土壤制宜:对整地质量差、坷垃多沟的麦田,浇冻水较晚或粘土低洼地、冻后出现裂缝的麦田,气候干燥冻化跑墒的麦田等可镇压,达到粉碎坷垃,弥补裂缝,防旱保墒。对盐碱地、易风蚀的沙土地、过湿的麦田等不可镇压,否则易使土壤板结,通气不。 二、…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探讨小麦对磷肥的适宜施用量,我们在坡马大队试验场安排了磷肥不同量作小麦底肥试验,现将试验总结于后。供试磷肥为过磷酸钙,分别亩施60斤,80斤、100斤、150斤和对照,五个处理。品种“郑州761”。在缺磷的地块,施用磷肥可以使小麦健壮生长分蘖增多,植株含磷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从群体结构来看,以每亩施100斤的表现最好,年前分蘖76.9万株,春季分蘖达到94.9万株,成穗40.5万株,分别比对照增加16.4万株、19.6万株、6.1万株。单株成穗3.1个,比  相似文献   

18.
1.防止倒伏. ①喷施多效唑.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多效唑溶液30千克,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②喷施矮壮素.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在拔节初期亩喷0.15%~0.3%的矮壮素溶液50~75千克,可有效地抑制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茎基部粗硬,从而防止倒伏;若与2,4-D丁酯混用,还可以兼治麦田阔叶杂草.③喷施助壮素.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助壮素15~20毫升,兑水50~60千克,叶面喷施,可抑制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并增产10%~20%.  相似文献   

19.
当前,许多地区施用玉米除草剂。但在1999年10月下旬至11月底,有些岭旱地后茬小麦出现枯黄死亡情况。经植保人员分析确诊此现象为玉米除草剂残毒药害所致。 一、小麦受害情况 小麦受药害后症状为:叶片变黄白色,茎基部变黄褐色,未出土的麦苗发黄,严重的茎基部和根部腐烂,植株枯死。仅河南孟津县1999年受害范围达7个乡镇19个行政村,面积100余亩。一般受害株率达19—20%,严重的受害株率达50—70%,部分已毁种。 二、小麦受害原因 小麦受害原因主要是由于玉米田使用除草剂不当所致。一是使用量过大,如40…  相似文献   

20.
小麦黄花叶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麦黄花叶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1987年在我市的文曲乡汤庄村首次发现,经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鉴定确认为小麦黄花叶病。1990年全市已蔓延到临近的城郊,张村等5个乡(镇)的24个行政村,面积达1.1万亩,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可达50%以上。近年来,我们通过试验和研究,已初步掌握了该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技术。观介绍如下: 一、病害症状 1.麦黄花叶病是禾谷类多特菌侵染所致,由病土,病根茬,病麦糠和病场土传播的。在小麦播种以后到返青以前,感病麦苗外表显示症状,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