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2月27日,韩国科技公司韩泰未来科技对其新研发的巨型载人双足机器人"Method-2"进行了初步测试。"Method-2"向前迈出一大步的视频被上传到了You Tube视频网站上,驾驶员可以坐在机器人的躯干内,使机器人的肢体运动,像人一样走路,与电影《阿凡达》里的机器人军团十分相似。据悉,"Method-2"高13英尺(约合3.96米),重逾1.5吨,可直立行走,胸前设有一间可容纳一人的驾驶舱,两支各重达286磅(约合129.73千克)  相似文献   

2.
创意街     
《杭州科技》2014,(3):3-3
<正>可不停跳跃的仿生袋鼠德国Festo公司研制了机器人"仿生袋鼠",可能有助于改进汽车和电脑等产品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它仅重15磅(约合7公斤),站立高度3英尺3英寸(约合1米),可垂直跳跃1英尺3英寸(约合40厘米),水平跳跃2英尺7英寸(约合0.8米)。它通过一根弹簧完成这个动作,同时为着陆的双腿自动充电,原理类似于真袋鼠跳跃。  相似文献   

3.
正1号选手——MarkⅡ制造公司:美国机器人公司"Megabots"身高:4.5米体重:6.8吨动力:柴油发动机最快移动速度:17千米/时操作系统:可坐进驾驶舱手动操作,也可远程遥控操作驾驶舱驾驶舱为前后双人座,前面的驾驶员负责控制武器,后面的则负责驾驶机器人。武器模块两条巨大的机械手臂是MarkⅡ用于战斗的主要模块,搭载两门大口径的气动式漆弹发射炮管,能将1.3千克重的漆弹以160千米/时的速度发射出去,威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在横穿美国之旅开始仅两周后,名为Hitch BOT的搭顺风车机器人伤痕累累地在费城终止了旅行。据报道,搭顺风车机器人Hitch BOT由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通信研究人员设计。2014年,这个机器人成功在26天内搭顺风车穿越了加拿大和欧洲部分地区。Hitch BOT的全球之旅美国站是今年7月17日在马萨诸塞州的马布尔黑德开始的。当时,搭顺风车机器人的头上缠了一条带子,上面写着"要么去旧金山,要么破产"。它环绕波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事记     
《创新科技》2003,(10):18-19
<正> 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的努力,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水面救助机器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心研制的这个身躯为黄色的机器人总长不足1米,重量约有30公斤,能以每秒2至3米的速度前进,它虽不能载人,但可以拖着救生圈或绳子抵达落水者或遇难船只。机器人样子像两只捆绑在一起的小火箭,上面较小的部分装有遥控信号接收装置、罗盘和各类芯片等,下面部分装有水下运动所需要的镍氢电池等。  相似文献   

6.
博闻     
<正>可爱的未来办公伙伴近期,日本某电子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机器人"EMIEW2",该机器人能通过无线装置接收指令,并对人的语音做出回应。凭借脚下的滚轴,"EMIEW2"还可以在地面不平的办公室行动自如,担当办公室"导游"或"保安"。这款可爱的机器人身高大约0.8米,体重14千克。研发公司在其背部安装了14个扩音器,使其能在嘈杂的音  相似文献   

7.
<正>1、我国固态锂电池完成万米海试我国研究团队开发的"青能Ⅰ号"固态锂电池系统,顺利完成万米全海深示范应用,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应用全海深锂二次电池动力系统的国家。2、俄罗斯将用机器人当探月先锋  相似文献   

8.
视觉     
正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2019-n Co V)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之际,服务型机器人也在这场战"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澎湃新闻消息,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武汉输送10台消毒机器人,协助针对患者、医护、医废的高频活动区域进行多点终末消毒,助力当地医院内部感染控制。目前这10台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已在武汉疫情中心的6家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少儿科技》2020,(3):6-6
"请大家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场所,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就医……"2月初,在广州南沙区,一款巡逻机器人不停地走动、喊话,提醒行人注意个人安全防护。这款机器人名为"千巡警用巡逻机器人",是5G警用巡逻机器人,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款用于测量体温的巡逻机器人。它可以一次性测量10个人的体温,测得的温度误差在0.5摄氏度以内;可以用红外线在5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并能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  相似文献   

10.
《少儿科技》2015,(2):8
<正>固定翼飞行机器人、旋翼飞行机器人、冰盖漫游机器人,如今,由这三员"大将"组成的我国极地科考机器人兵团正在寒风刺骨的南极内陆进行探测。这也意味着我国极地科考机器人首次从实验阶段转入应用阶段。三员"大将"均能耐受零下40℃的低温,且携带了高科技"秘密武器"。两种飞行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在华盛顿举行的"海军未来军备科学与技术展"上,美国海军开发的一款新型灭火机器人引人注目。它的正式名称叫"船舶自动灭火机器人"(SAFFiR),身高约1.78米,重130公斤。独特的机械结构设计使它具备超人的运动能力,能够在复杂空间环境下展开快速行动。"我们在这里展示的SAFFiR类人机器人可以在船舶上运动,操作开关门或使用水管,并借助感受器的帮助在浓烟中搜寻和导航。设计这种机器人的长远目标是使它能够提供帮助,让海上的船员们远离火灾的危险。"美国海军研究办公  相似文献   

12.
<正>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水下机器人。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燕"号水下滑翔机(下文简称"海燕"号)在南海北部水深大于1500米海域通过测试,创造了中国水下滑翔机无故障航程最远、时间最长、剖面运动最多、工作深度最大等诸多纪录。  相似文献   

13.
<正>咦,哪来的欢呼声和加油声?嘿,想知道为什么会这么热闹吗?跟着声音去看看就知道啦!走进大厅,奋力挤进人山人海——哈,两个小机器人正站在人群中心的台子上,打得难分难解呢!原来这里就是"ROBO-ONE"机器人格斗大赛的赛场。别看这两个小机器人还没有人的膝盖高,它  相似文献   

14.
<正>真实版机甲战士还记得《环太平洋》里,那个将人和机器人合二为一的机甲怪兽吗?人在机器人内部怎么"比划",外面的机甲机器人也会跟着做出同样的动作,达到人机合一、协同作战的境界!继巨型人形机器人出现后,人控机器人Method-1也已横空出世!它高4米,重达1.5吨,会模仿坐在它胸腔控制室里的操作员的各种动作,无论是挥拳、行走、下蹲还是做广播体操,它都有样学样,跟电影里的桥段一模一样。将来,这类机器人的任务不排除清理核污染现场,进行工业操作,至于对战外星侵略者什么的,以它目前笨拙的行动来看,充充场面或许可以。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新概念下,工业机器人成为中小型企业的必然的选择。但工业机器人应用存在示教编程耗时且技术难度高,离线编程系统成本过高等问题,很难适应中小型企业产品批量小、更新快、机器人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设计工业机器人易编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通过创建易编程项目提高机器人编程的自动化水平,减少编程过程中的重复工作;硬件部分包括机器人系统、传感器,为编程的自动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苏南科技开发》2005,(5):59-59
纳米操作机器人;“自来米箱”;校园指纹识别系统;电脑遥控器;低成本燃料酒精。  相似文献   

17.
<正>为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跨越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2015年11月22—25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协同融合发展,引领智能社会"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由3项内容组成:1)2015世界机器人论坛:设有工业机器人技术"智"造未来、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新、医疗与康复机器人、"智慧城市"与"服务机器  相似文献   

18.
周渔 《少儿科技》2011,(11):40-40
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是集古今中外所有知识于一脑而无所不知的"智慧机器人"。"智慧机器人"身高一米,脑袋大大,身体是钛合金制的,专靠喝墨汁充电。它的眼睛碧蓝碧蓝的;有一双如意手臂,可以随意伸长操作;双脚各有五趾,方便掌握平衡;腰上还有我的防伪标识——亲笔签名呢!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初,日本政府公布了《机器人新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机器人市场规模提升2.6倍,从当时的6600亿日元骤增至2020年的24000亿日元。为实现这一宏伟战略,日本重温"机器人立国"旧梦,把2015年称为"机器人革命元年"。日本曾将1980年确立为"机器人普及元年",并在此后成为世界公认的机器人大国。工业机器人的半壁江山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在美国。当时日本的机器  相似文献   

20.
最近,法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远程医疗机器人,它将进入国际空间站服役,地球上的医疗人员将利用它对空间站上的工作人员进行远程医疗检查。这个称为“特瑞斯”的医用机器人,已经在地面进行了多次实验。在相距35千米的图尔市和洛什市的两家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