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就是蚓螈,一种如同恐龙一样古老的动物.然而,恐龙在几千万年前就死光了,蚓螈却还隐秘地生活在地球上”,印度德里大学的生物学家沙迪亚巴马·达斯·比朱一边向来访的记者介绍,一边展示着装在塑料饭盒里的动物.在若干记者的好奇目光中,饭盒里的几条黄褐色动物不安地扭动着身体.“这不就是蚯蚓吗?”有记者小声地嘟哝道.比朱听到这句话,笑着说:“它们的确很像蚯蚓,所以名字中有一个蚓字.不过,你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嘴巴,有眼睛.它们还吃蚯蚓呢.”  相似文献   

2.
在南非开普敦最古老、最有名的纳尔逊山饭店里,有一批不领薪水也没有休假的“员工”,他们主要的工作是“吃”,而且吃的是垃圾。哇!这到底是什么特殊“员工”?答案是蚯蚓。纳尔逊山饭店养了成千上万的蚯蚓,专门用来处理垃圾,经济又实惠,可以说是另类的环保高招。  相似文献   

3.
在北美发现了一种稀有的、长有两只前足的“蚯蚓”。这种几似是盲的九英寸长的“蚯蚓”实际上并不是蚯蚓,而是爬行动物,属于两足类。据美国伯克利韦尔特布雷特动物博物馆的爬虫学家佩彭富斯说,这种蚯蚓蜥蜴用其前足挖洞,居息于地下,以树根附近的甲虫幼虫、白蚁等为食,仅在被水淹没时才爬出水面。目前仅发现三种蚯蚓蜥蜴,一种在班加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另两种在墨西哥东南方离海岸500英里处发现到。为什么同种动物分布如此遥远?得克萨斯AandM的生态学家本杰明·迪尔认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动物千千万万,动物的眼睛更是各式各样.如蚯蚓没有眼睛,但它靠散布在皮肤上的感光细胞能感到光的强弱:如水蛭的身体里,感光细胞聚集成群,形成"眼点".  相似文献   

5.
外公的背     
“阿公,我给你捶捶背,好吗?”“嗯。”他一边搬来凳子一边应着,一边缓缓地弯下了腰。依然宽阔的脊背,但早已留下了岁月流逝的痕迹,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那样堪受重负了。我不敢用力,只是轻轻地捶着,过去的岁月再一次推开了我的心扉…… 小时候,爸妈在外地干活,一年里只回家两三次,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只是个依稀的影子。而每次看到他们,我总是局促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有时装作没看见,有时干脆藏在外公的背后,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他们。在我快满三周岁那年,有一次我忽然发高烧,烧得挺厉害的。家里只…  相似文献   

6.
地龙之歌     
龙,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既能翻云覆雨,又会使人逢凶化吉的神物。然而,这种人们心目中想象的龙,除了在神话传说、艺术作品中出现过外,有谁见过呢?但在我们的地球上,却存在着一种真正的“龙”,它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布施恩泽于人间。它叫“地龙”,学名蚯蚓,人们习惯叫它曲蟮。千姿百态的蚯蚓家族生物学家统计,全世界的蚯蚓有2500多种,我国约有140种。在蚯蚓的家族中,有“巨人”,也有“侏儒”。南美洲蚯蚓属于一种大蚯蚓,体长达2100毫米,宽24毫米。我国的保宁环毛蚓体长700毫米,宽24毫米,体节有184节,看上去真像一条大蛇。而有些蚯蚓个儿很小,…  相似文献   

7.
A、蚯蚓充当清道夫澳大利亚悉尼市税务局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斥巨资兴建了一座废物处理工厂。在这个处理厂中充当主角的不是工人,而是4000万条蠕动的蚯蚓,它们每天的任务是处理40吨的废物。这批垃圾清道夫10年来一直生活在实验室里。它们来到废物处理工厂进行为期5年的废物处理实验。研究人员夸奖这些蚯蚓可以处理所有的有机废物,包括废物沉淀物、食物渣滓、动物粪便、废纸等等。据科研人员称,蚯蚓还可以消灭附于废物沉淀物和其他废物上的人类病原体。这些废物经蚯蚓处理后将提炼成纯度高的肥料和土壤改良剂。这些肥料具有很好的肥效,可以…  相似文献   

8.
谭华 《自然与人》2009,(6):64-65
加拿大的硅谷座落在渥太华的西郊。我所工作的公司大楼是这个硅谷中极其普通的一座,一边是绿色的高尔夫球场,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条小河缓缓地从树林里穿过。这里是高科技的集居地,可是也许你不会相信它也是加拿大大雁冬去春归、繁衍后代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9.
几个星期前,我结婚了。在此之前,朋友们对我说,炫耀结婚戒指保证能吸引女性的注意。有人说这是由于女性认为已婚男性更安全,也有人认为婚戒是使女性找到合格伴侣的快捷方式,因为她找到的是一个已被他人预先筛选过的男士。 出于对科学的兴趣(本人绝不赞同婚外情),近来我在酒吧里流连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一边优雅地小吸,一边刻意让他人能清楚地看见我左手上的戒指。就这样,我静候着。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只能说结果未如人意。 它们为何受青睐 不过,这并不表明朋友们的看法完全不着边际,因为其他动物的雌性一直都在“拷贝”其同伴的偏好。比如雄猎鸟通常会聚集在一些特殊的地方(不妨把这些地方看作是人类的单身酒吧的对等物)。在这里,雄猎鸟昂首阔步,展示它们的羽毛,吸引雌猎鸟的目光。雌猎鸟则在“单身酒吧”里徜徉,选中“情郎”后当场交配,然后便钻进灌木丛回巢。“单身酒吧”里的一些雄猎鸟总是很走运,其中最风光者可赢得80%的雌鸟的“芳心”。那么,雌鸟在这些“情种”身上,究竟看到了什么呢?一些研究者认为,求偶模仿也许能引发“滚雪球效应”:一旦一些雌性选择了同一雄性,其余雌性便纷纷仿效跟风。1994年,行为生物学家为了检验这种观点,把多只假的(但做得很逼...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9,(1):6-6
最近,科学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发现了几种“超级蚯蚓”,这些蚯蚓竟然能消化铅、锌和铜等重金属。它们以当地废弃矿场的重金属废料为大餐,这些重金属经蚯蚓消化并排泄后变得易于被植物吸收。如果割掉这些植物,就能净化当地的土壤。DNA检测发现,重金属似乎还促进了这些“超级蚯蚓”的演化。  相似文献   

11.
好朋友让你开心让你笑。当你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他会坚定地站在你的一边;当你成功时,他会为你高兴;在你悲伤失意时,他会鼓励你振作起来。好朋友还能给你带来健康上的巨大益处。有几个关系密切的朋友,意味着你的生活会少几分压力,多几分快乐。人在一生中不能没有朋友。而科学研究发现,拥有友情的不仅仅是人类,在动物之间也有友情,动物也会交朋友。而且和人类一样,动物也能从与伙伴的友谊中获得好处。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是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的动物。它是中国特有珍贵野生动物,有“国宝”。和。“活化石”之称,被誉为“野生动物保护世界里的旗舰物种”。  相似文献   

13.
段军 《科学之友》2009,(8):58-58
动物的宝宝大都靠父母捕食喂养或靠吸食妈妈的乳汁为生,但下面几种动物妈妈的独特喂食方式一定会把你雷倒。喂皮肤肯尼亚有一种类似蚯蚓的两栖动物——蚓螈,喜欢采用极端的喂养方式:用自己的皮肤喂养孩子。蚓螈的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无害的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规避、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它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体色,以适应身处的环境。章鱼的防身本领就有多种:它不仅善于变色,还能施放“烟幕弹”逃生,即能像乌贼一样喷射“墨汁”。不久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的3位专家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章鱼品种,这种章鱼不仅能随环境随时改变体色,还能模仿多种可怕动物的形体来吓退掠食者的进攻。  相似文献   

15.
动物们通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传递信息,比如告诉同伴“有危险”,或者宣布“求偶仪式就要开始了”。一些动物的声音很大,大到能穿透水体,能在遇到树木时产生回音,能传到数千米之外的接收者的耳朵里。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动物界中最典型的“大嗓门”。  相似文献   

16.
一种此前不为人知的苍白色食肉蛞蝓,日前在英国南威尔士一座花园中被发现。这种面目可憎的蛞蝓以蚯蚓为食,它吃蚯蚓就像吃意大利面条一样。生物学家分析,它很可能是通过进口的盆栽植物来到英国的。这种夜行掠食者拥有锋利的牙齿(见大图右下角所嵌小图),能够撕裂猎物的皮肤。在攻击猎物时,这种蛞蝓的体长可达13厘米。它一点一点地吞下猎物,当蚯蚓的一头仍然活着时,另一头则已被蛞蝓的牙齿切成肉酱。科学家之所以称它为“魔鬼蛞蝓”,是因为它模样恐怖,而且没有眼睛。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动物会出汗。然而,许多人不知道植物也会出汗,这在植物学里叫做“吐水”,即植物会通过叶面上的气孔排放体内多余的水分。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变暖不仅没有使植物出汗更多,反而使它的吐水量为之减少,从而使地球上的淡水供应总量下降。这是他们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得到的研究结果,回答了为什么地球上会有那么多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水里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在林间、花圃或田埂上漫步时,通常很难想象,在脚 下的泥土中竟然生存着千千万万形态各异的微小动物。它们出 生、成长、繁衍后代,世世代代忙个不停地“工作”着,千百万 年来默默无闻地为人类的生存作出贡献。然而时至今日,它们的 奉献却尚未被多数人所了解。 1840年,达尔文对蚯蚓生活习性的研究,使人们开始注意到 土壤动物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急需增产各类食品;作 战双方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壤上。这时欧 洲和美洲的许多动物学家,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工作中发现,土壤 无脊椎动物对土壤有机物…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门你们目前可能还不熟悉、但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土壤动物学。 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天上飞的鸟和蝴蝶,地上走的狮子、老虎和大象,水里游的鱼、虾和螃蟹,大家已是很熟悉的,但是当你们走在田野里或树林中时,会不会想到在你的脚下泥土中生存着千千万万各种微小的动物,它们出生、成长、繁衍后代,忙忙碌碌地生活着。它们之中大部分是对人类有益的,要进行保护和繁殖,一小部分对人类是有害的,要设法控制和防除。 对于土壤动物的研究工作通常认为是从达尔文对蚯蚓生物学的研究开始的,在我国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系统地进行土壤动物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晰蜴属于爬行类蜥蜴亚目动物,因大多数种类都有四只脚,又被称为“四脚蛇”。在爬行类动物中,蜥蜴的种类最多,目前世界上已知有超过4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不同种类蜥蜴的体形差异很大,比如加勒比壁虎的体长仅为3厘米左右,而科莫多龙的体长则近3米。大部分种类的蜥蜴为肉食性的,以昆虫、蚯蚓、蜗牛,甚至老鼠等为食,也有以仙人掌或海藻为主食的,或是杂食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