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GIS的区域土壤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 ( GIS)在土壤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如功能上的缺陷 ;系统过于庞大复杂 ;缺少灵活性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 GIS已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土壤资源管理的需求 ,于是决策支持系统 ( DSS)就应运而生了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 GIS的土壤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该系统由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及人机交互系统组成 .系统可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提供多种决策方案 ,且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服务 ,弥补了传统的 GIS和单一的 DSS的不足 .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种植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在充分评价上土地潜力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优化生产布局。GIS技术是正在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的高新技术,与种植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可充分发挥地图化表现和空间分析能力。本研究以ArcView为GIS工具,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并以澜沧江下游地区96个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对14种热带特色经济作物进行了评价,生成了相应的专题地图,对种植适宜性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表2,图3,参3。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湖北省潜江市农用地、林地、建设用地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为潜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配置的安排和布局提供依据.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4.
SPA 及其在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简述集对分析和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集对分析引入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和模糊、灰色物元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案评价决策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5.
农田灌溉决策支持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农田灌溉决策支持系统为案例,对决策支持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技术进行研究。在系统中,采用了电子地图引擎,统一数据结构和对标识号(ID)的多维索引,实现信息的快速查询以及地理信息库与决策信息库之间的关联。农田灌汉决策支持系统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灵活多变的地理分析能力,帮助农田用水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限制条件下的灌溉水量最优分配和灌溉调度,实现节水增效的目标。参6。  相似文献   

6.
运用当前先进的"3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模型模拟技术,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使用可视化技术,在建立河南省烟草生态环境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可以动态进行数据可视化提取、查询、编辑和显示的河南省烟草生态适宜性及种植区划信息系统。系统以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Access作为数据库,管理非空间数据,而将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交给Mapobjects管理,使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实现一体化管理。系统可为河南省烟草种植区划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方法的黑龙江省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7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以便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支持。结果表明:①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较高;②七台河市、鸡西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牡丹江市和鹤岗市土地开发适宜性中等;③伊春市、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开发适宜性较低。该评价结果可以为宏观上把握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潜力和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表5,参7。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建立用于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复垦土地适宜性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京大高速公路山西段临时用地复垦进行了适宜性评价 ,同时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的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县域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县域土地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太仓县为实验区,选择了土壤水分条件、养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3个土壤质量因子和30个土地特性因子,建立了多级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完成了该区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四种作物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多目标评价的决策支持:理论、方法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决策支持的观点出发讨论了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多目标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指出决策者的偏好结构是解决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多目标评价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支持多目标评价问题的形成、分析和求解的软件工具,决策者的行为因素和系统的鲁棒性是其实现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集成“3S”技术的森林防火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数据库设计、火险等级预测、火灾损失评估、空间分析、信息提取等功能模块方面,分析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技术的森林防火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和开发环境,系统采用组件式GIS技术,成功地实现了3S与林火损失评估模型、林火预测模型的无缝集成.文章还探索地把粗集理论应用在林火等级预测中.该系统具有数据管理、更新、互查询、显示、输出和模型分析等功能,为森林防火管理提供及时的、可靠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主要是单体的,这种系统在决策过程中容易犯主观随意性毛病。如何发挥集体智慧,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basedgroupdecisionsupportsystem)是当前探索中的一大热点。本文就GISBGDSS及其功能与体系结构等问题作了设计,对目前的GIS产生什么影响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生产与流通预警预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生产与流通预警预报的特点 ,将地理信息系统 ( GIS)技术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结合起来 ,设计了用于生产与流通预警预报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阐述了其设计原理 ,讨论和分析了基于 GIS的生产与流通预警预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模式 ,给出了其总体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4.
基于Agent的农业经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分布式人工智能中的Agent技术融于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提出了基于Agent的农业经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AEIDSS)的结构和组成,引入界面Agent、管理Agent、数据Agent、模型Agent、知识Agent以及各类决策职能Agent构成系统的主要部件,分析了基于分类器系统的Agent实现方法,探讨了在多Agent通讯与合作环境下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动态分析、评估、预测以及优化等决策支持功能的工作原理。图2,参13。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阜新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中。将阜新市区的土地按利用方式划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用地和绿化用地,选取16种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并对其进行量化分级,构建了多层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和计算隶属度值,构成了隶属度矩阵并导入GIS数据库,从而使模糊评价法与GIS相互关联,实现了二者在相关评价数据上的过渡。运用AHP法确定了各层因子的权向量,结合隶属度矩阵综合评价后形成单一用地方式专题图,再将4张不同用地方式专题图在MapInfo中叠加,构成土地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整体上适中,中部偏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偏低,东部相对较高。评价结果为阜新市区建设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扼要介绍了层次分析(AHP)的基本方法及在系统评价方面的应用后,较详细地叙述了基于AHP的决策支持系统(AHPDSS)的设计目标、系统组成、各组成模块(文件管理、编辑、数据准备、计算和显示等)的主要功能,以及AHPDSS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CIMS中飞行控制系统(FCS)的投标决策系统的研制开发, 该系统根据招标要求, 辅助决策者进行技术可行性论证, 并通过风险评审和多目标模糊决策等手段, 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生成标准投标书. 系统中, 使用了面向对象技术, 并集成了有关CAD等软件, 大大提高了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的水平, 为今后飞行控制系统参加国内外竞标提供了示范模式和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国防预算有限的前提下,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应该考虑成本因素的影响。基于作战环理论提出了考虑成本因素的面向多任务的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首先,构建了武器装备的能力指标体系,给出了考虑成本的武器装备贡献率评估框架;其次,基于作战环建立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模型,结合成本因素,引入区间数的概念,提出了面向多任务的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然后,利用区间数比较的方法,根据装备面向多任务的贡献率,对装备进行优先发展排序;最后,以海上作战装备体系为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为武器装备的优先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