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天马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50科94属176种.保护区优势科为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光萼苔科Porellaceae、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优势属为光萼苔属Porella、曲柄藓属Campylopus、凤尾藓属Fissidens、真藓属Bry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泽藓属Philonotis和绢藓属Entodon.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37.04%),温带成分次之(33.33%),热带成分较少(25.3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州东南部卡林型金矿区苔藓植物的调查,共采集到苔藓植物标本505份,记录了苔藓植物23科,43属,115种.其中苔类7科,8属,8种;角苔1科,1属,1种;藓类15科,34属,106种.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灰藓科Hypn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为该矿区的优势科.真藓属Bryum Dill.、扭口藓属Barbula Hedw.、青藓属Brachythecium B.S.G.、石灰藓属Hydrogonium (C.Muell.) Jaeg.、毛口藓属Trichostomum Bruch.和湿地藓属Hyophila Brid.为该矿区的优势属.研究区内苔藓植物生活型有5种类型,分别为:矮丛集型、平铺型、交织型、垫状和树形,以矮丛集和交织型占优势.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有12种类型,以北温带成分、热带亚洲、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种占优势.比较贵州东南部卡林型金矿区和贵州西部烂泥沟卡林型金矿苔藓植物,两矿区苔藓植物在科的组成、属的组成、生活型类别、区系地理成类型等方面均有较高的相似性,可能与两矿区的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和同为卡林型金矿地质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金华山苔藓植物区系初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首次报道了浙江省金华山38科、77属140种苔藓植物,其中,苔类14科16属20种,藓类24科61属地20种;浙江省新记录种30种,新记录属7个,该地区的苔藓植物以东亚、北温带和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分别占总种数的40.42%、19.86%和16.31%,热带成分的比例为9.22%,藓类植物中,主要的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真藓属(Bryum)、青藓属(Brachythecium)、凤尾藓属(Fissidens)、羽藓属(Thuidium)和走灯藓属(Plagiomnium)为5个主要属,比较了金华山与中国其它8个山地藓类区系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真藓科真藓属的2种内蒙古新记录种齿缘真藓Bryum rubens和幽美真藓B.elegans。齿缘真藓采集于燕山北部山地乌兰察布市苏木山森林公园和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须沟;幽美真藓采集于乌海市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桌子山。对两种真藓的形态学特征,分布和生境进行了描述,提供了植物体显微照片,并更新了内蒙古真藓属分种检索表,凭证标本存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苔藓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省松桃县水银厂的苔藓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通过野外全面调查和实验室鉴定,发现贵州松桃水银厂苔藓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有8科15属34种(苔类植物1科1属1种,藓类植物7科14属33种);生活型含矮丛集型、交织型和平铺型3种类型,其中矮丛集型占优势(88%);区系地理成分共8种,以世界广布种(24%)、北温带成分(21%)和中国特有种(18%)占优势;北地扭口藓群落(Barbula fallax Com.)、毛口藓-北地扭口藓群落(Trichostomum brachydontium-Barbula fallax Com.)、狭网真藓群落(Bryum algovicum Com.)为该矿区的优势群落,具有治理废弃矿山的潜在价值,可利用它们作为金属矿山生态修复进一步研究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134种(含1亚种、1变种),隶属87属,33科,其中四川省新纪录种9种,为石缝藓[Saelania glaucescens (Hedw.) Broth]、北地链齿藓[Desmatodon leucostoma (R.Brown) Berggr.]、卷边紫萼藓[Grimmia donniana Sm.]、木灵藓[Orthotrichum affine Brid.]、广口卷叶藓[Ulota eurystoma Nog.]、小白齿藓[Leucodon pendulus Lindb.]、拟扭叶藓[Trachypodopsis serrulata(P.Beauv.)Fleisch.]、多态嗜湿藓[Campyliadelphus protensus (Brid.) Kanda]、柔软明叶藓[Vesicularia flaccida(Sull.& Lesq.)Iwats.].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9属)]、曲尾藓科[Dicranaceae(7属)]、羽藓科[Thuidiaceae]、塔藓科[Hylocomiaceae(均6属)];优势属为提灯藓属[Plagiomnium(6种)]、真藓属[Bryum(5种)]、曲尾藓属[Dicranum(5种)].对王朗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初步分析结果,主要为北温带成分(55种)和东亚成分(45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6.21%、37.82%.文内还分析比较了王朗自然保护区与川内及全国共11个地区藓类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2015年系统野外调查基础上,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苔藓植物区系组成和生长型构成与分布,结果如下:(1)发现苔藓植物29科77属147种,其中,苔类6科6属9种,藓类23科71属138种;优势科有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曲尾藓科Dicranaceae等;优势属有青藓属Brachythecium、真藓属Bryum、镰刀藓属Drepanocladus等;(2)可划分8种地理成分类型,北温带成分显著最多(96种,65.31%),其次是世界广布种(20种,13.61%)和东亚成分(13种,8.84%),热带成分数量很少;(3)147种包含一级生长型9种苔类、138种藓类,二级生长型茎叶体苔类6种、叶状体苔类3种、顶蒴藓类70种、侧蒴藓类68种;从沙地东南部森林草原气候区到西北和西南草原气候区物种数量明显减少,对水分要求较高的茎叶体苔类、叶状体苔类和侧蒴藓类的分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头道桥林场、辉河林场、红花尔基国家森林公园和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可作为研究区苔藓植物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皇甫川人工治理区人工栽培林地和阿贵庙自然保护区自然林地两种不同生境类型下苔藓植物种类和分布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阿贵庙自然林地共有苔藓植物76种,分属于15科,33属,皇甫川人工林地共有苔藓植物41种,分属于7科,17属,阿贵庙自然林地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人工林地。生态型分析表明,阿贵庙苔藓植物的湿生类型占53.26%,中生类型占11.59%,中旱生类型占27.54%,旱生类型占7.25%,而皇甫川人工林地苔藓植物的湿生类型占38.46%,中生类型占23.08%,中旱生类型占23.08%,旱生类型占15.38%。由此可见,水分条件是制约苔藓植物种类和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在阿贵庙自然林地阴湿生境中发现一个中国新记录属,灰藓科的齿灰藓属PodperaeaIwats.et Gline,三个中国新记录种齿灰藓Podpe-raea krylorii(Podp)Iwats.et Gline、矮木灵藓Orthostrichum pumilumSw.、缺齿墙藓Tortula randii(Kenn.)Zand.,一个内蒙古新记录种狭叶墙藓(新拟名)Tortula cernuas(Hb.)B.S.G.。阿贵庙自然林地苔藓植物高的物种多样性与其环境湿度和土壤含水量以及由此形成的多样的小生境和可利用的基质特性密切相关,同时维管植物的种类和分布也影响苔藓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模式,其创造的微生境为苔藓植物的定居提供了避难所,但维管植物产生的地被物(枯枝、落叶)又抑制了苔藓植物在其下的分布。此外苔藓植物的分布还与构成群落结构的要素有关,这些结构要素包括维管植物群落的层片结构,郁闭度、盖度、种类组成和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分析陕西子午岭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区系组成及分布类型。采用野外采集和室内鉴定的方法。发现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15科41属92种(包括1变种、1变型),其中青藓科、丛藓科、真藓科、羽藓科以及绢藓科5个科为优势科;青藓属、扭口藓属、绢藓属、羽藓属、牛舌藓属、真藓属6个属为优势属,同时具有较多的科中仅1属和属中仅1种的类群。该保护区区系的地理成分中,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东亚成分第二,中国特有分布位于第三。区系成分较为丰富,具备华北区藓类植物的典型特征,具有强烈的北温带性质,兼有多种成分。也体现出该区藓类植物区系南北过渡和东西交汇的特征。是陕西省境内一个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山东曾报道分布有水灰藓属Hygrohypnum Lindb.植物4种,分别是水灰藓H. luridum (Hedw.) Jenn.,山地水灰藓H. montanum (Lindb.) Broth.,褐黄水灰藓H. ochraceum (Wilson) Loeske和钝叶水灰藓H. smithii (Sw.) Broth..通过鉴定和检视采自于山东的318号该类群植物标本,发现山东新记录种一个,即扭叶水灰藓H. eugyrium (BruchSchimp.) Broth.;发现钝叶水灰藓实为水生长喙藓Rhynchostegium raparioides (Hedw.)Cardot误定,因将该种从山东苔藓植物区系中剔除;山地水灰藓相关标本未见,因将该种存疑.明确山东现分布有该属植物3种,即扭叶水灰藓、水灰藓和褐黄水灰藓,对它们的主要鉴别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它们的生境特点和分布范围等进行了讨论,提供了墨线图和生境照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采集的759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首次报道了花鸟山岛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花鸟山岛共有苔藓植物103种,其中苔类植物8种,隶属于4科5属,藓类植物95种,隶属于22科41属;2)花鸟山岛中丛藓科(Pottiaceae)为第一大科,有9属18种;真藓属(Bryum)为第一大属,有10种;3)花鸟山岛中苔藓植物区系成分是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6.96%),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的35.87%),热带成分再次之(占总种数的20.65%);4)花鸟山岛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以土生类型(占总标本数的61.92%)最多,石面薄土(占总标本数的12.87%)和砂土生(占总标本数的7.77%)、石土生(占总标本数的7.25%)、石生(占总标本数的7.11%)次之,树生(占总标本数的1.84%)和墙面薄土生(占总标本数的1.32%)再次之.  相似文献   

12.
广西猫街鸟类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采自广西西林县猫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413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和鉴定,得到该区苔藓植物33科66属153种(含亚、变种)。其中藓类植物23科53属116种,苔类植物10科13属37种,有65种为广西首次记录。其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与其他区系紧密联系。该区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数的32.03%,温带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该地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中国特有成分较高,占总数的12.42%,处于我国特有种属分布中心的过渡地带上。在进行的优势科、属分析中,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地萼苔科Geocalyc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占优势的属为凤尾藓属Fissidens、曲柄藓属Campylopus、青藓属Brachythecium、灰藓属Hypnum、叶苔属Jungermannia和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该地苔藓植物主要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为主,处于温带向热带过渡的地段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进行调查与种类的鉴定统计得出,该地区现知苔藓植物41科,79属,246种(含9个变种),其中藓类22科,54属,202种,苔类19科,25属,44种;其中侧蒴藓类为65种,顶蒴藓类为137种.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优势科(种数≥10)分别为丛藓科、真藓科、紫萼藓科、青藓科、提灯藓科、柳叶藓科;优势属(种数≥6)分别为真藓属、对齿藓属、青藓属、紫萼藓属、灰藓属、提灯藓属、木灵藓属、赤藓属、大帽藓属、丝瓜藓属.将该区的苔藓群落分为土生,石生,木生及水生群落等4种生态类型.该区以土生群落为主,占69.1%,其次是石生群落,木生群落,分布最少的是水生群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采自遵义市两城区凤凰山、三阁公园、湘江河道及丁字口等区域的苔藓植物标本共150号进行鉴定,得到遵义市区共有苔藓植物19科41属70种(含亚、变种,下同),其中藓类植物15科37属66种,苔类植物4科4属4种。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构成该区苔藓植物的主体,对该区苔藓植物进行区系分析,北温带和东亚成分均占该区苔藓植物总数(不含世界分布)的31.34%,其次是中国特有成分,占该区域苔藓植物总数的13.43%,说明该区域苔藓植物总体是温带性质的。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牛舌藓科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河北省牛舌藓科植物3属8种1亚种,其中,河北新记录属1属:多枝藓属 Haplohymenium Dozy et Molk.;河北新记录种6种:长肋多枝藓H. longinerve (Broth.) Broth.,多枝藓H. sieboldii (Doz. et Molk.) Doz. et Molk.,暗绿多枝藓 H. triste (Ces. ex De Not.) Kindb.,单疣牛舌藓Anomodon abbreviatus Mitt., 尖叶牛舌藓A. giraldii C. Muell.和耳垂牛舌藓A.rugelii (C. Muell.) Keissl.依据标本编制了河北省牛舌藓科植物分属、分种检索表,并陈述了每种的中文名、拉丁文名、主要参考文献考证、生境及代表鉴定标本号,简要讨论了其生境、地理分布特点和分布类型.旨在为河北省乃至中国苔藓植物的系统研究及苔藓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所有研究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HBNU).  相似文献   

16.
经野外采集和鉴定分析,贵州万山汞矿大水溪溪流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由12科20属38种(含变种亚种)组成;其中,藓类含10科18属36种,苔类2科2属2种。丛藓科和真藓科为优势科,石灰藓属、真藓属、泽藓属为优势属。生活型含矮丛集型(44.74%)、高丛集型(36.84%)、交织型(13.16%)和平铺型(5.26%)4种类型。地理区系成分共7种,其中北温带分布、中国特有和热带亚洲为主要的地埋区系成分,具强烈的温热带性质,与该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相吻合,与种子植物的区系分布特点也一致。  相似文献   

17.
继2003年钟海秀对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作研究之后,本文再次对该区苔藓植物进行了采集鉴定,结果表明历山自然保护区有苔藓植物共计21科35属45种.与钟海秀的研究有10科24属42种不同,其中1科2属2种为山西省新纪录.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总数的62.16%,温带亚洲成分次之,占16.22%.热带亚洲、旧世界热带等成分的少量存在,又反映了本区苔藓植物区系的热带残遗性和古老性,说明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具有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CNKI和WOS检索,对2012—202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内蒙古地区苔藓植物新种及新记录进行植物区系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时间段内蒙古苔藓植物区系研究的最新成果。结果显示,11年间在内蒙古地区采集并发表的苔藓植物新种及新变种11种,亚洲新记录种1种,中国新记录种及变种23种,内蒙古新记录科1科,新记录属3属,新记录种30种。苔藓植物新种及新记录种在丛藓科(Pottiaceae)中占比最多(36种,55.4%),其次是紫萼藓科(Grimmiaceae)(9种,13.8%);在内蒙古植物分区中以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植物州分布最多(28种,43.1%),其次是贺兰山州(10种,15.4%);发表年份以2014年最多(15种,23.1%),其次是2013年(13种,20.0%)。  相似文献   

19.
在对额尔古纳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苔藓区系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苔藓植物共42科83属181种(包括种以下单位,下同),包括苔纲植物17科18属26种,藓纲植物25科65属155种,其中东北新纪录种6种.以5种及以上为优势科,当地苔藓植物优势科共11科.该地区系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到73.2%,其次为东亚成分和东亚-北美洲成分,分别占到8.9%和5.1%.额尔古纳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区系成分情况与其地理位置相符.  相似文献   

20.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狮子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大型埋藏型铜矿之一,属矽卡岩型伴生金银铜矿床。对狮子山铜矿苔藓植物进行了采集,29份标本中鉴定出25种藓类(6科18属),未发现苔类。丛藓科Pottiaceae、曲尾藓科D icranaceae、真藓科B ryaceae是3个优势科,3科均含3属以上和5种以上,分别占总种数的44%、24%和20%,其他3科均为1属1种;净口藓属Gymnostomum、墙藓属Tortula、扭口藓属Barbula、真藓属Bryum和小曲尾藓属D icranella是优势属,5属总共包含了25种苔藓中的12种,占总种数的48%。对各采集点苔藓植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苔藓植物种类分布受到重金属、植被、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