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确、高效的耦合简正波方法,用于求解水平变化波导中多个声源存在时的声传播问题.为了处理多声源问题,修改了全局矩阵矩阵耦合简正波方法中的线性系统方程.修改线性系统方程所增加的计算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当多个声源存在于水平变化波导时,通过一次性求解修改后的线性系统方程能够高效地得到声场解.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极高的计算精度,并且能够处理现有声传播模型不能高效解决的某些多声源问题.该模型可提供声场的标准解,用于验证其它声传播模型处理多声源问题的计算精度.此外,该模型可应用于三维声传播建模,来处理声源阵产生的波束在实际波导中的传播和散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云南乡村环境下4G移动通信信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4G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利用信道模型进行网络规划成为研究重点.在云南省复杂传播环境下,选取了农村密集型和农村开阔型2种典型传播环境来研究信道特性.信道模型采用室外传播模型——Okumura模型.首先在这2种环境下进行数据采集、加工,接着利用Okumura模型对环境进行仿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在2种环境下修改Okumura模型的参数,可以达到对传播特性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采用单一扫描策略的传统蠕虫无法在IPv6网络及有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存在的网络中快速传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蠕虫分层扫描策略,即在本地应用基于Teredo服务的子网内扫描策略,在子网间应用基于搜索引擎的扫描策略。通过对经典的简单传染病蠕虫传播模型进行补充与修改,在推导出了蠕虫传播速度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与预测了使用这种扫描策略的蠕虫的传播状况。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使用这种新型扫描策略的蠕虫与其他蠕虫相比,在复杂网络环境中感染外网中主机所花费的时间仅为传统蠕虫的10%,即有更快的传播速度与更大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4.
相似换算法是水泵设计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单纯用相似换算定律设计叶轮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这种局限性,作者开发出新一代交互式相似换算软件软件在相似换算定律基础上,结合设计者设计经验和一些速度系数法计算结果,对原叶轮模型轴面图或换算后叶轮模型轴面图进行自动修改或人工修改,将修改后图形读入程序,重新生成数据文件,再在轴面图基础上生成木模截线图这样设计出真正可靠、实用的优秀水力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三维机加工工序模型在变更过程中数据维护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更传播模型和工序模型信息的三维工序模型变更与维护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工艺路线中各加工特征间的设计结构矩阵(DSM),分析各加工特征可能的传播路径;然后,以分析所得路径为核心,对可能受影响的加工特征、加工特征所属工序模型等信息进行结构化存储;最后,结合工艺路线中各工序的工序模型信息,提出添加、删除、修改加工特征的工序模型变更和维护算法.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进行三维机加工工序模型的变更与维护.  相似文献   

6.
传统神经网络训练方法通过计算输出Y和目标T之间误差,并将该误差反向传递,用以修改节点权重,并不断重复该过程直至达到预期结果.该方法在模型训练时存在收敛较慢、容易过度拟合的问题.多样性正则项(diversity regularization)最近显示出有简化模型、提高泛化能力的作用,对带有多样性正则项的神经网络训练方法进行探索,在计算目标函数时加入权重多样性的考虑,从而使得网络的内部结构减少重复.与传统神经网络训练方法——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BP)和目标差传播方法(difference target propagation,DTP)的结合与对比实验表明,带多样性正则项的训练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较低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7.
网络传播目前存在的不正规现象,是因为网络编辑的职业素质低造成的。网络编辑亟待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要在稿件的真实性、稿件的配置和修改方面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8.
相似换算法是水泵设计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单纯用相似换算定律设计叶轮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这种局限性,作者开发出新一代交互式相似换算软件。软件在相似换算定律基础上,结合设计者设计经验和一些速度系数法计算结果,对原叶轮模型轴面图或换算后叶轮模型轴面图进行自动修改或人工修改,将修改后图形读入程序,重新生成数据文件,再在轴面图基础上生成木模截线图。这样设计出真正可靠、实用的优秀水力模型。  相似文献   

9.
 以Biot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声传播理论为基础,对Biot理论中忽略双相介质间热效应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同时将Johnson模型拓广到颗粒介质(粮食)中,认为粮食颗粒间孔隙既有圆柱形又有平行狭缝状,建立了粮食颗粒中声波传播理论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对粮食吸声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一维Sznajd舆论模型相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略去一维标准Sznajd舆论模型的第二个规则,修改后的模型演化的决定时间分布没有发生变化,但弛豫时间延长了;反铁磁性吸引子消失了,铁磁性终态吸引子出现的概率对初始态度人员密度有着重要的依赖关系.进一步在平均场的近似下,修改后的一维Sznajd舆论模型存在相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刻画聚乙烯期货市场,基于APARCH和ST-GARCH模型,提出一种新的GARCH族模型:ST-APARCH模型。与APARCH模型相比,该模型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平滑,而且概括了更多的GARCH族模型;与ST-GARCH模型相比,该模型考虑了不同市场收益率波动的次幂特征.使用聚乙烯期货市场的收益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与GARCH,GJR-GARCH,APARCH模型相比,ST-APARCH模型能够更好地刻画聚乙烯期货市场收益率的波动特征,尤其是信息冲击所引起的复杂的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会话发起协议的实现中,实现软件可重用度低、不易于SIP(会话发起协议)的功能扩展,文中采用基于CSP(通信顺序进程)理论的协议组合模型将SIP协议分解成协议构件,准确地描述了SIP协议实体之间的交互,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以方便地、灵活地进行SIP功能扩展的SIP协议组合模型。这个组合模型首先将SIP协议分解为具有独立功能的构件协议,然后通过这些构件协议的组合来实现更多的SIP功能。这个模型解决了传统的SIP协议实现软件可重用度低、不易于进行功能扩展等缺点。同时,采用CSP对该模型进行形式化描述,从而说明通过构件协议的组合可以实现SIP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市场需求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考虑到炼厂生产调度过程中能耗和库存的约束要求等实际情况,应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建立炼厂生产与库存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为使目标函数即炼厂的利润最大或是成本最小,对决策变量为各装置产品的产量进行优化排产;考虑到这类复杂系统的优化模型中,存在约束条件相互制约而导致无解的情况,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最符合各个约束条件的妥协解.  相似文献   

14.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组合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种单一预测模型,给出了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为求解固定权系数,引入智能优化算法求解。通过计算结果比较表明,组合预测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经济开发区排海工程,以水槽试验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和量纲分析对动水,密度均匀的水流条件下,双喷口、异向射流的近区稀释扩散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出深部巷道围岩的分区破裂或碎裂化现象,采用了两种三维力学模型,即加荷模型和卸荷模型,在计算中考虑了岩石材料的应变软化非均质性质.在加荷模型中,巷道被一次性开挖之后再进行位移控制加载.在卸荷模型中,当模型已处于静力平衡状态之后,巷道被分步开挖.计算结果表明: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在垂直于巷道轴线的平面内,都出现了剪切应变增量的高、低值区相间隔的现象.此外,卸荷模型的结果要比加荷模型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分区破裂化现象被认为是由若干呈锥面分布的空间剪切带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实际应用中,数学模型是否合适,必须对其解的意义进行分析、检验.为进一步优化模型,从量纲一致性分析、参数灵敏度分析、临界值分析、假设合理性检验分析、误差分析几方面探讨了模型的分析.模型检验主要包括实际可行性检验,模型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汽轮机在线性能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汽轮机在线性能分析系统的健壮性、精确性和抗干扰能力,对BP网络算法进行拓展,增强其网络功能。使之能够分析网络输入参数偏差对输出参数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新的汽机在线性能分析模型.与常规在线分析模型相比,该模型只需常规模型输入参数个数的1/5,大大减小了测量设备损坏对在线系统的影响;而且该模型分析结果精确、可靠,测定的热耗结果与常规分析结果误差不超过1%.另外,该模型容错性能良好,参数在2%内波动对分析结果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建立光伏电池的模型,仿真出光伏电池的特性.该模型参数可调,可以自由组合,通用性强,可广泛用于光伏电池的研究和光伏应用工程中.在太阳能路灯工程中,利用该模型进行仿真设计,有效节约了施工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也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保障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和阐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及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构建和研究,对该模式的实现保障条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