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9月的重大科学新闻当属证实了月球上存在水。这些水并不仅仅位于两极环形山的阴影中,而是到处都有。月球上有水,这肯定是爆炸性的.不是吗?不见得。意料之外的发现总是让人感兴趣,但这条新闻对于空间探测来说其实是一个坏消息:如果月球上的水并不是如此普遍地存在,也许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早在10年前,美国休斯敦能源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就指出,从长远看,月球是维持地球所需能源的重要保证。该中心研究员戴维·克里斯威尔博士详细介绍了他设计并制定的一个月球太阳能发电系统(LSP)的实施方案。克里斯威尔说,到2050年,地球上的100亿人需要消耗20×1012W能源。月球从太阳上获得的发电能力高达13000×1012W,如将其中1%的太阳能加以利用并送回地球,就足以取代地球上使用的矿物燃料能源。将月球变成太阳能电站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的尘埃物质可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美国休斯顿大学太空能源专家阿列克斯·弗兰德里奇教授和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林力 《科学之友》2010,(1):20-21
<正>月球上的环形山多以人名命名。据统计,有1333位世界级名人"住"在月球的环形山里,他们基本上都是高风亮节的科学大师,从不为地盘大小而争执。月球正面"居住"的大多是古代名人,而月球背面的"别墅"里则不乏现代名家,如雷贯耳  相似文献   

4.
在月球表面下存在着大量H对冰的新证据,将给美国和日本定于1998年初发射的两项新的非载人月球航行任务增添了重要性。这些信息有可能使利用月球资源以供人类在月面上从事新作业的计划注入新的活力。定于1997年9月24日发射的美国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者”专门用来查找在月球上是否有水的证据。它的资料对于帮助论证国防部“克莱门汀”航天器提供的证据是尤其重要的,该证据指出:在月球南极附近的1个深陨石坑里,可能有大量H对冰,其面积像1个小湖那么大。“月球勘探者”还将提供大量关于月球成分的新资料。这个价值6300万美元、洛克希德·…  相似文献   

5.
在太阳系,最冷的场所离我们不太远。2009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发现月亮南极附近阳光长年照不到的阴影下的环形山只有33K(-240℃),甚至比在遥远的黑暗中的冥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者轨道器”在绕月探测过程中把相机对准了日出时分的第谷环形山,从而捕捉到了这个陨击坑内部中央峰投下的长长阴影。第谷环形山是一个直径达82千米的撞击盆地,在地球上仅凭肉眼即可看见.是天文爱好者最喜爱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标月球     
尤金·塞尔南(Eugene Cernan)这个名字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也许只有那些痴迷于太空探索的太空迷们才能记起他的名字。其实,塞尔南先生和鼎鼎大名的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Arm strong)一样,也曾在月球上漫步,也曾是美国太空探测计划的角色之一。不同的是塞尔南是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名声也就相应的排在了后面。布什总统目前正盘算着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如果布什总统的计划顺利实施,塞尔南先生仅有的一点儿名气也将无法保留了。首要的问题是,去那儿干什么?接下来是,新上任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迈克·格里芬(M ikeGriffin)先生如何去…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1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已证实月球上有水,“不止一星半点,而是可观的数目。”这样一来,在新一代的热门职业中,月球农民将变得炙手可热。最近,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些适合在月球上培育植物的微型温室,并打算在2012年把这些温室送上月球。  相似文献   

9.
观月指南     
《大自然探索》2004,(5):36-36
布满撞击坑的月球表面,仿佛是在向我们述说暴烈的月球历史。从地球上看去,月面上的明亮区域是古老的月壳,它们组成了月面上的高地。而较暗的区域年代相对较晚,它们是由流星撞击月球后产生的熔岩形成的,被称为“海”。  相似文献   

10.
土星环传奇     
伽利略密码伽利略总能获得重大的发现,使用他那架原始的望远镜,他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发现了略过太阳表面的行星大小的黑子,发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这些发现他都不以为然,似乎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当他把那架简陋的望远镜转向土星时,他惊愕了,他发现土星不像太阳系中的任何一  相似文献   

11.
当约翰F.肯尼迪总统发表他的著名演说,要求美国派人登上月球时,那不是他要谈的关于空间方面的全部事情。在1961年5月25日国会联席会议上致词,他还强调加速研制航天器用的核推进装置。 30年后的今天,克利夫兰市国家航空航天局刘易斯研究中心一群工程师正在议论:乔治·布什总统空间探索倡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把核火箭和让宇航员返  相似文献   

12.
周娟作  陈江峰 《自然杂志》2000,22(4):211-214
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邻居,因此进行月球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后最近的两次成功的月球探测活动即克莱门廷(Clementine)和月球探测器(Lunar Prospector,简称LP),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便是月球上可能有水;全月表面化学成分的最新资料支持月球的撞击成因.  相似文献   

13.
继印度“月船1号”在月球表面的沙粒中发现了水分后(见本刊2009年11、12月号第4页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于2009年11月13日宣布:在月球南极附近的陨石坑内有更多冰冻状态的水。这是在分析了无人探测器LCROSS的观测结果后得出的结论。这意味着将来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后,可以就地取水饮用,还可以电解水产生呼吸用的氧气和火箭的燃料氢气。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4,(3):6-9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实现软着陆。“嫦娥三号”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史,中国也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自伽俐略以来 ,望远镜一直瞄准着月球 ,宇宙飞船也已靠近它沿着其轨道飞行 ,而且有人还登陆过月球 ,在其表面行走并带回了一些样品 (土壤和岩石 )。于是乎 ,除了地球 ,月球应该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地方了。事实果真如此 ?“那是一个幻想。”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卡尔·皮特尔斯 (Carl啨Pieters)如是说。“我们正在月球的背后进行探测———已经采集到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数据 ,但是我们还不能对它作出一个完整的评估。”尽管已采集到了大量的数据 ,但是关于月球的构成、其表面最初受到巨大碰撞的情况以及它的化学构…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美国于1972年结束了“阿波罗”探月计划,在经过长达30余年的等待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24日向全世界宣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计划——重新恢复载人月球探测,并以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为目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于2005年9月公布了载人月球探测计划的具体内容:2018年再次将宇航员送往月球,此后每年至少进行2次月球探测任务,争取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能使宇航员驻留月球长达6个月之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开采月球     
在人类历史上12个月球漫步者中,最后一个涉足其上的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H.Schmitt)是唯一一个受过科学训练的人(地质学博士),他看到并做到了多数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事情。施密特1972年随“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在月球上所完成的工作堪称人类探测史上最激动人心和最富成果性的一段佳话,他在TaurusLit-trow谷地驻留的3天是科学和艺术史上的无价宝藏。遗憾的是,这些经历并不是他新近出版的《重返月球:人类太空移民的探险、开发与能量之源》一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二三十年后的某个月夜里,当人们用望远镜观看月球时,将会看见在月球静海的极南部闪烁着一簇簇的灯光。是外星人登月了?不,那是人类新开拓的月球基地。 月球资源知多少 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月球上比比皆是,未来的月球有可能成为一个庞大无比的金属品仓库。以铁为  相似文献   

19.
撞击月球     
美国东部时间1999年7月31日,“月球勘探者号”(美国)宇宙飞船,在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撞向了月球南极一个深达4000米的环形山内侧的山壁上,以求证月球上是否真的有水(其实是水冰)存在。月球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撞击,而这次是第1次为了科学考察的目的,由人类对月球进行的故意撞击。那么,这无数次撞击的过程是什么样子?撞击对月球的“容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你感兴趣,就跟随本文去月球领略一番吧。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2009,(10):F0003-F0003
2006年1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外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2024年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基地,月球南极有望成为选址地点。建成后的月球基地上将有探测车和生活区,能够实现电力供应,保证宇航员在月球上长驻180天。以下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不久前公布的未来美国月球基地的部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