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饱和空气焓作线性回归,救是了横流式冷却塔Merkel方程组的分析解,并在较广的设计工况内(大气压力pb=80~101kPa,进品空气湿球温度τ=10~27℃,进塔水温t1=30~50℃,水气比WGR=0.5~2.5,冷却数NTU=0.4~2.0)与有限差分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解可以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2.
横流塔由于气水对数平均焓差较小。故在同参数下冷却数较逆流塔大,通常设计中电耗约高46%左右。本文从分析气流在填料中流态出发,探讨填料的相对凸起、风速与传质强度、能耗及投资间关系。由于在一定冷却数下,填料体积与传质强度成反比,前者与塔投资有关,后者当填料间距远小于其长度及高度时,可近似认为仅与填料形状及风速有关,即与能耗有关,故按投资回收期来选择填料形式并决定经济风速才是合理有效的节能方法。样塔提供较原塔节能65.7%的实例。本文亦可供膜式逆流塔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以出塔水温作为冷却塔冷却性能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大型冷却塔热力计算的湿差模型,并与目前常用的焓差模型以及四变量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以及气象条件(如大气压力、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淋水面积和风速等参数对冷却塔出塔水温的影响.即随着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的降低,或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淋水面积的增大,或者风速的增大,出塔水温均会降低.结果表明:湿差模型和焓差三阶模型是适用于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的热力计算模型,在大型冷却塔设计时,应特别重视循环冷却水系统冷端参数的综合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参数对横流闭式冷却塔冷却效率的影响,建立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塔内的热质交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构和运行参数对横流闭式冷却塔冷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塔中盘管排数、单排管数、单排盘管长度的增加均有利于冷却效率的提高,而盘管间距的增加会使冷却效率降低;空气流量和喷淋密度的增大,有利于冷却效率的提高;空气湿球温度和冷却水流量的增加导致冷却效率的降低.综合考虑,空气湿球温度和管内冷却水流量对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大,而单排盘管长度对冷却效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由冷却塔填料的材质特性及现场实际操作状况等介质入手,深度剖析横流式冷却塔冷却效率低位运转的主要原因,通过合理选取点滴式挤拉玻璃钢填料,谋求系统运行最佳及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构造串联型干湿结合复合式冷却塔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搭建试验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截面风速增加,冷却水进出口温差逐渐增大,而出口空气温度基本不变,焓值减小,喷淋水量对冷却水进出口温差有显著影响,但对出口空气温度和焓值影响较小.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2%,说明该数学模型精度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利用该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喷淋水量为2.1m~3/h和截面风速为3.0m/s时各参数随冷却塔高度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空气焓值随冷却塔高度增加而增加;空气温度在蒸发冷却段基本不变而在翅片管段显著增加,冷却水在翅片管段温降占总温降的36%左右;喷淋水流经填料层后温度降低,而在光管蒸发冷却段呈现先升温后降温现象.  相似文献   

7.
喷雾强化空气冷却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献上常采用有效膜传热系数的方法来考虑管外水膜传热传质的综合效果,用析湿系数考虑对空气增湿降温的效果,这种基于对数平均温差或ε~NTU方法对湿式空冷器进行热计算是比较粗糙和近似的.本文基于Merkel的焓差法,用容积散质系数的方法对水膜的传热传质进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了空气质流量以及喷水强度,测得有关数据,整理得出βxv值.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出的βxv关联式,可供喷雾强化空冷器设计时选用  相似文献   

8.
引言过去计算轴系横向振动临界转速时,一般都是采用近似法,而且一般只能求得一阶临界转速,但某些高速轴系二级以上的临界转速也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必须充分注意。有的方法为计算简单,用轴系后面靠近螺旋浆的三个艉轴轴承的一段轴计算,略去了轴系前端的数个跨距,而且由于推导频率方程的方法欠妥当,增加了额外解,会导致计算错误。因此,为较准确地求得轴系工作转速范围内的各阶临界转速,就要用电子计算机直接求得轴系运动微分方程的精确解。本文将推导出适于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轴系各阶横向振动临界转速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运行塔测试数据的观察和理论分析,认为除气水比外,进水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并归纳为水的温态比的影响,从而建立塔的热工特性方程。由此可求得运行塔在设计工况下所具有的交换数,与该工况所需交换数相比较即可评定塔的热工性能。也可用来预测各运行工况下塔的排热量。由于仅考虑气水比影响的塔(填料)热工特性方程的求解值偏大,作者建议在试验塔测试台上整理热工特性方程时,应考虑水温态比的影响,使藉此设计的塔具有足够的填料容积,保证有良好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种流动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利用SIMPLE算法求解二维椭圆型方程的程序,针对上海化机二厂HBG-700型横流塔进行了传热传质数值计算,考虑了流动的非均匀性和空气密度变化,以及流动、传热和传质的耦合。通过计算,得出冷却塔中,空气的速度、压力、温度和含湿量,以及水温的二维分布。出塔平均热力参数与实塔测试结果以及压差法的计算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魏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797-4800,4837
无填料冷却塔在高温、高浊度、易结垢循环水系统中均优于传统的填料冷却塔,已经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无填料冷却塔在当量直径测试时遇到的问题,建立了无填料冷却塔的一维传热与传质模型,并获得其基本热力性能计算方程式,给出了计算液滴当量直径的基本方法,为无填料冷却塔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溶液除湿系统在生产和生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提高溶液除湿系统节能优势的关键措施之一是提高其再生子系统的效率.本文采用已得到实验验证的填料塔模型和逆流换热器模型,分别描述再生塔中溶液—空气传热传质过程和空气—空气换热器中逆流换热过程,然后用正交设计法安排数值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确定了各运行参数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再生塔内水份蒸发速率作实验指标时,重要参数包括溶液入口温度和浓度、干空气与溶质之间的质量流量比率、再生空气入口温度;以再生塔再生效率作实验指标时,干空气与溶质之间的质量流量比率以及溶液入口温度是重要参数;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再生塔内水份蒸发速率和再生效率都没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影响电站凝汽器换热的因素有多种,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凝汽器换热性能。建立凝汽器壳侧流体流动与换热带有多孔介质概念的准三维数值模型,使用数值模型模拟实验凝汽器内部换热特性。在实验中,考虑冷却水入口质量流量、入口温度、蒸汽负荷、漏空气量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同样研究了湍流黏度、网格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凝汽器入口参数直接影响凝汽器换热特性,漏空气量增大传热热阻,增大传热端差,降低传热系数;湍流黏度取值不同对数值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网格数对凝汽器实时仿真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风洞实验对整体结构相同而散热带波距不同的汽车散热器分别进行实验数据采集,获取了散热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水流量、冷却空气进出口温度、空气流量、散热量、风阻及水阻等相关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研究分析散热器的散热量、风阻与散热带波距的关系.对水口位置不同的散热器的换热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比较它们的换热特性和流动特性;同时还进行了双排水管与单排水管管带式散热器性能对比实验研究.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LiCl溶液吸收除湿器的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套以LiCl水溶液为吸收工质的逆流绝热填料塔吸收除湿装置,在处理空气含湿量为14~20g/kg,处理空气流速为1.0~1.2m/s,空气温度为26.0~34.0℃,溶液入口质量分数为0.340~0.400,溶液入口温度为25.0~34.0℃,溶液入口流量为70~230?L/h的条件下,进行了溶液吸收除湿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溶液与空气的入口参数,获得空气出口温、湿度的变化状况。建立了过程的热质传递模型,比较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应用模型对溶液除湿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预测了除湿过程的操作优化条件。实验结果与模拟数据对溶液吸收式除湿系统的性能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了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6.
5S及16S rDNA序列PCR扩增用于环境军团菌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团菌病(Legionnaires’disease)是一种严重的空气传播疾病,在世界各地都常有报道,是由军团菌(Legionela)引起,该菌迄今已鉴定出了44个种,其中18种具致病性,最常见的导致严重病症的种有嗜肺军团菌(L.pneumophila...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气液两相间传热传质及流动理论,针对冷却塔内不同区域的工作特性,建立了加入烟道后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三维数学模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塔内连续相和离散相运动进行分析,考察了烟道对冷却塔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侧风速度下排烟冷却塔的工作状态,将所得结果与传统冷却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规冷却塔内加入排烟管会增强冷却塔的冷却效果;侧风会减小冷却水在冷却塔中的温降且不利于塔口烟气排放;侧风会加剧冷却塔上部内壁面腐蚀情况.  相似文献   

18.
对运行状态下的某超大型双曲冷却塔的内表面平均风压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采用DPM模型结合UDF函数方法加入源项来研究某超大型冷却塔内表面平均风压分布;塔中水相采用了拉格朗日方法模拟,而空气相采用欧拉方法模拟,较好地实现了冷却塔运行状态下的内外流场计算及其与传热传质的耦合计算,分析了运行状态下冷却塔横风向来流时的内压分布规律.无侧风工况下计算结果显示,塔运行过程中的内表面压力对称性良好,出水温度与实测结果相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塔运行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侧风工况下得到塔内压力系数沿高度方向相应变大,而沿纬向变化不明显.同时讨论了中国规范对内表面压力系数的取值不完善之处,给出了建议取值,为超大型冷却塔设计过程中的内压计算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