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用柱模型研究了高能核-核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柱模型对实验给出的赝快度分布中的涨落现象给出了较好的解释.模型计算结果与200AGeV的质子,^16O和^32S与溴化银中心碰撞,14.6A和3.7A GeV的携Si与溴化银中心碰撞,以及158A GeV的208Pb-^208Pb中心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核子-核子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函数,采用Glauber模型,计算出核-核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参与者数、碰撞区域内的旁观者数、带头粒子数以及平均核子-核子碰撞数,获得了核-核碰撞的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方程,与PHOBOS合作组√SNN=130 GeV的金-金碰撞末态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的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
用修正了的热化模型分析了高能碰撞中粒子的快度分布,计算结果与质心能量√s=14,22,29和34GeV的e^ e^-湮灭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4.
利用Glauber模型,讨论了重离子碰撞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数,并以此为基础,考虑了碰撞中核子的能量损失效应,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多重数的赝快度分布随碰撞参数的变化方程.并用其分析了BRAHMS合作组在√SNN=200GeV的Au+Au碰撞中的实验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种新的强相互作用模型--NEXUS产生器产生数据,研究了质心系能量s NN=200 GeV 时Au+Au碰撞下的质子-反质子产额比,讨论了不同横动量和快度区间内产额比对碰撞对心度的依赖性.发现中心快度区的质子-反质子产额比不明显依赖于碰撞对心度、横动量和快度;对于快度和横动量在|y|<1.0 和 pt<1. 0 GeV条件下的最小无偏碰撞事件中,NEXUS模型的质子-反质子产额比为0.943±0.002 (stat.).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热组分模型系统研究了SPS能区每核子能量200 GeV下p-、d-、O-和S-nucleus等非对称碰撞系统的末态强子的净质子分布和带电强子的快度分布特征,讨论了非对称碰撞系统在中心区、射弹碎裂区和靶碎裂区粒子分布情况.中心区域形成集体流达到热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热化双柱模型研究了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中运行的(S_(NN))(1/2)=62.4 GeV不同碰撞中心度Au-Au碰撞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计算结果与PHOBOS实验合作组测得的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得到了各参数值随中心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同时也计算出了两柱的长度值和总长度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Glauber模型,讨论了重离子碰撞中的核子-核子碰撞数,并以此为基础,考虑了碰撞中核子的能量损失效应,给出了核-核碰撞末态多重数的赝快度分布随碰撞参数的变化方程.并用其分析了BRAHMS合作组在√sNN=200 GeV的Au+Au碰撞中的实验测量,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强子基本发射源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p-p碰撞与■-p碰撞产生三个基本源,e~ -e~-碰撞产生五个源,双喷注有三个源且任何碰撞都产生中心快度区(基本源)。全部基本强子发射源都服从KNO标度,快度与动量分布服从亚群标度,这是短距离量子场论的结果。当s~(1/2)=540GeV时,中心源与碎裂源距离为8m_η~(-1)。由于事例为相容同时又独立的集合,这里提出了一种求和规则。并表明在基本强子发射源质心静止的Corentz坐标系中,任何源都具有相同的分布及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在总质心系能量s~(1/2)=540GeV 的pp 反应中,关于不同■快度窗口内带电粒子多重数分布和多重数正关联的最新实验数据,进一步证实了模型所提出的高能强子—强子非衍碰撞过程的统计性质。模型对未来更高能量的实验作了预言。  相似文献   

11.
用相对论动力论方程研究高能重离子碰撞时空演化,并利用它分析在s~(1/2)=31.2 GeV的α粒子束流下以及E_L=200 GeV/N的~(18)O粒子束流下末态粒子的快度分布,确定了不同系统的驰豫时间。  相似文献   

12.
19GeV/c能量下质子-铍碰撞中领头奇异超子Λ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的环型加速器(Brookhaven/AGS)上进行的19.6 GeV质子轰击固定铍核的实验数据,通过质子与π介子对的搭配,并用一种新的循环迭代的混合事件方法,从复杂的背景中,提炼出共振态领头粒子Λ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的环型加速器(Brookhaven/AGS)上进行的19.6GeV质子轰击固定铍核的实验数据,通过质子与兀介子对的搭配,并用一种新的循环迭代的混合事件方法,从复杂的背景中,提炼出共振态领头粒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0AGeV~(32)S 与核乳胶相互作用产生的靶核碎片进行鉴别.对靶核碎片多重数及角分布进行了测量。测出黑、灰粒子质子能谱。分析测出的黑粒子质子能谱,认为黑粒子主要是从激发的剩余靶核蒸发出来的,但有相当数量的黑粒子是从核内级联碰撞产生的。  相似文献   

15.
从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的特点出发 ,提出局部屏蔽的重要性 ,并以光束线前端为例 ,用 M- C方法模拟了 1Ge V的电子在其中的剂量分布 .  相似文献   

16.
用推广的分维计算式计算在高能质子 反质子碰撞中产生的末态粒子动量分布的维数,在质心系能量S=540GeV下,求得中心区的分维数是二维的  相似文献   

17.
使用北京谱仪在质心系能量3.097GeV和3.773GeV附近采集的数据样本,研究了对D介子衰变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的准确鉴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