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巍 《科技信息》2012,(18):324-324
良好习惯的培养需从幼儿时期入手,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幼儿受益一生,坏习惯也可以影响幼儿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幼儿园生涯养成的。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会使幼儿终身受益。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刘捷 《科技信息》2012,(35):352-352
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幼儿时期是人生中的初始阶段,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一旦养成坏的行为习惯,将很难改正,并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笔者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循循善诱法、激励引导法、游戏互动法、生活体验法、家校共育法等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魏爱云 《龙岩学院学报》2003,21(Z1):178-179
从养成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幼儿身上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并提出应在关键期施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明确了培养“完整儿童”的目标,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循善诱、充分说理和培养幼儿取悦、爱思考并能主动解决问题,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幼儿教育不仅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幼儿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就幼儿教育中的方法和技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其身心的正常发展,而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就越为重要。小班幼儿往往是看或听,然后可能即时模仿也可能延时模仿,所以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比较困难,因为他们身边的干扰因素较多,不能分辨什么是对与错,不能明辨是非,因此此阶段的幼儿更需要家长与老师携手帮助幼儿及早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晨间问候的现象非常普遍,是人们一天交际行为的开始。因此,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礼仪教育,让幼儿及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原因及纠正方法,阐述了家长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指出:只要家长有心就会发现,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蕴含教育契机。只有把握住这些机会,进行适宜的教育,才能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9.
3—6岁的幼儿模仿性强,正处于向别人学习的阶段,身边的人,尤其是常接触的人,如家长、教师,他们一些良好的言行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其榜样教育作用是对幼儿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德育工作应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培养优秀的人才亦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做起。从细小的行为习惯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张丽琴 《海峡科学》2011,(7):94-95,97
该文阐述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以及存在的误区,并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观念先导因素、实践锻炼因素、环境熏陶因素等多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2.
卢吉宴 《科技信息》2013,(11):327-327
礼仪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人们融入社会,奠定成功的坚实基础。而幼儿时期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能够趁此最佳机会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可使他们牢固地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并且受用终生。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十分必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的幼儿园为例,对幼儿园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所蕴含的道理特别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易被孩子所接受,它与自律法、体验法和移情法的谈话策略相结合,可以启发帮助幼儿想象体验自身行为的结果,提高谈话的有效性,从而让幼儿约束自己的言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陈家 《科技咨询导报》2012,(16):144-144
近年来,职业教育方兴未艾,以蓬勃发展之势,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中职学校切实改善教育质量的前提。本文就中职教育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结合中职学校习惯养成教育的优势,指出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讲究方式和方法,结合学生心理等各方面特点,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幼儿升入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面对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学校和家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学前做好孩子的情感心理引导、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学习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准备工作,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尽快进入小学生角色,迅速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6.
胡毅 《科技咨询导报》2014,(26):201-202
研究选取引产能源学院200名男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占40%),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考察宁夏青少年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及影响。研究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同差异,对当地青少年的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现状通过问卷进行研究,在当前,宁夏青少年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健康挑战,因而积极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青少年良好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宁夏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冯桂花 《科技资讯》2013,(13):217-218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培养,从养成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重要性,良好品德习惯的内容设置、养成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方法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合实倒,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学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着幼儿完善人格的形成,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区域活动,融合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活动项目,挖掘幼儿的内在潜能,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为幼儿的成长之路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促使幼儿综合学习能力同步增长,从而实现教师满意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界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涵义和结构维度,按照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编制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问卷,研究表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问卷由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健康生活、自主学习4个分问卷组成.诚实做人维度包含诚实守信、文明礼貌2个因子,踏实做事维度包含认真守序和团结互助2个因子,健康生活维度包含珍爱生命和讲究卫生2个因子,自主学习维度包含勤学好问和专注坚持2个因子.依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结构编制的幼儿良好习惯的他评问卷共计30题,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测量工具,供家长和教师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中职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不良习惯的原因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讨论了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