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支元恒 《甘肃科技》2007,23(11):144-145
急倾斜CO2突出厚煤层分层放顶煤开采防治技术分析,可确切掌握自然卸压深度,将下一个工作面的安全采、放高度合理选择在自然卸压有效、安全范围之内的被解放煤层之中,为今后开采将工作面采、放高度严格控制在自然卸压有效安全范围内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为煤巷掘进和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技术保证,确保在急倾斜CO2突出厚煤层中实行分层放顶煤开采时不发生"煤与CO2突出"事故。  相似文献   

2.
支元恒 《甘肃科技》2007,23(11):144-145,69
急倾斜CO2突出厚煤层分层放顶煤开采防治技术分析,可确切掌握自然卸压深度,将下一个工作面的安全采、放高度合理选择在自然卸压有效、安全范围之内的被解放煤层之中,为今后开采将工作面采、放高度严格控制在自然卸压有效安全范围内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为煤巷掘进和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技术保证,确保在急倾斜CO2突出厚煤层中实行分层放顶煤开采时不发生“煤与CO2突出”事故。  相似文献   

3.
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综放开采岩层移动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认识水平分层综放开采的开采沉陷特点,运用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对某矿大倾角煤层的开采沉陷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揭示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深部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在采场矿压显现规律、老顶结构分析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对特厚急倾斜煤层安全开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特厚急倾斜煤层岩移观测资料极少,现有的急倾斜预计模型都无法反映该条件下开采的力学机制,导致其在进行地表沉陷预计时的精度较低,严重影响了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条件下"三下"采煤的生产实践。因此,要保持特厚急倾斜煤层分层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开采,需要深入研究其开采后的覆岩破坏与地表移动特征,从而更有效的指导现场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陕北沙土基型覆盖层保水开采合理采高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目前陕北榆神矿区开采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荒(沙)漠化扩展问题,针对榆树湾煤矿首采面采用倾斜分层开采和放顶煤开采两方案的争论,设计了该两种开采方法的模拟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模拟开采实验现象,得出了陕北沙土基型覆盖层在不同的采高下“三带”的分布规律以及土层中裂隙发育规律。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确定了属于陕北沙土基型覆盖层类型的榆树湾矿首采面要实现保水开采的合理开采方法是应采用上分层采高为5m的分层开采方案,而上分层采后的下分层开采和放顶煤开采方案均不能实现保水。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和实际考察,确定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对下分层的保护深度和在倾向、走向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7.
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卸压保护防突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甘肃科技》2004,20(9):82-83,101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和实际考察,确定了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对下分层的保护深度和在倾向、走向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8.
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东海  冯涛  赵伏军 《科技信息》2007,(14):211-213
本文回顾了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的四个历史阶段,对当前采用的七种主要开采方法进行了详细评述。从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机械化和放顶煤等方面阐述了我国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综采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兖州矿区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层开采与综放开采工作面滞后支承压力变化规律是,随着采高的增大,工作面滞后支承力的距离加大,垂直应力集中系数差别不大.实例结果表明:分层滞后支承压力在工作面后方160~180m以外稳定,综放工作面在其后方200 m以外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刘魁 《科技信息》2011,(34):384-385
我国急倾斜煤层分布广泛,其地质条件大多数比较复杂,经过长期的勘探和开采,对现有生产矿井中的急倾斜煤层的赋存特征已有相当的了解,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方法与煤层埋藏的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存在水害威胁、瓦斯、自然发火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为了保证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加强回采工艺各环节管理,防止溃水溃泥、瓦斯增大等带来的不安全隐患。通过改革综采支架和开采技术管理,增强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回采实践证明,急倾斜煤层开采管理方法保证了梅河煤矿四井多个综放工作面的顺利安全回采,创造了巨大效益。至今在梅河煤矿四井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经历了25年,有较成熟的开采经验。为类似矿井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1.
赵英顺  李丁夫 《科技信息》2009,(16):316-316
本文针对大黄山豫新煤业公司综放工作面高瓦斯、易自燃厚煤层的特点,从工作面合理推进度来匡算在此条件下布置工作面的倾斜长度,并根据煤层厚度特点采用斜切分层开采技术,对综放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倾斜矿体开采地表沉陷与概化地应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急倾斜矿体开采地表沉陷规律不同于自重应力作用下的煤矿地表移动规律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急倾斜矿体开采地表沉陷的主控因素为残余构造应力场与成矿应力场、急倾斜矿体的产状、覆岩体结构与节理裂隙的空间展布规律、开采放矿与顶板管理方法.此外,提出了研究急倾斜矿体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时必须在煤矿地表移动规律基础上,引入以残余构造应力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包含倾角、岩体结构、放矿规律的4大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急倾斜崩落法开采矿山地表移动与概化地应力的关系式,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为多主控因素综合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含瓦斯厚煤层顶分层开采解放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分析了含瓦斯厚煤层顶分层开采时支承压力对煤层底板的破坏作用,并根据压力分布和破坏程度对煤层底板裂隙沿度方向进行定性定量分带,计算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及其位置,探讨了各分带瓦斯运移特征,进而阐述了顶分层开采对下分层的解放作用,为安全、合理开采含瓦斯厚煤层且有效抽排煤层瓦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工艺特点,运用Griffith强度理论分析了顶煤破碎机理.通过建立Griffith裂纹受力模型,确定了顶煤断裂准则,得出了断裂拉应力与煤层的倾角、开采深度、顶煤的受力状态、裂纹的分布及发育程度等因素有关.煤层裂纹发育、倾角大于45°角,开采深度大于临界开采深度,裂隙或软弱结构面摩擦系数小是放顶煤开采的最有利条件.该结论有利于指导急倾斜煤层放顶煤开采实践.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15.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揭示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兖州矿区进行工作面支承压力进行了分析,得出综放与分层开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变化的规律,为回采巷道超前支护长度、支护强度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辰龙 《安徽科技》2007,(12):46-48
谢桥矿13槽煤属典型的"三软"煤层,煤层厚3.5~6.0m.受地质、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厚煤层开采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和大采高整层综采.  相似文献   

17.
根据鹤岗局兴山矿两种采煤方法的实践比较,通过经济技术分析,证明开采厚煤层选用悬移支架放顶煤比分层炮采优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厚煤层实行分层开采时,下分层巷道掘进过程中与上分层巷道经常发生漏通,为满足通风及掘进工作面人员施工的安全,必须采取上下交错巷道漏通支护措施。以清河煤矿1803下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为例,详细介绍了中厚煤层实行分层开采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倾斜单一突出厚煤层一般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切分层进行开采,其区域防突措施确定的关键在于确定其采动影响下的自保护范围.以湖南省南阳庙煤矿为例,进行了回采工作面煤的工业分析和采后瓦斯残余参数观测,UDEC数值模拟和实验室相关数据测试等一系列研究,研究表明:在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切分层采煤法开采后,其分层相当于保护层的开采,下部1~2个分层均处于被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之内,大大简化了防突工程.研究结果可为急倾斜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急倾斜突出煤层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急倾斜特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的难题,靖远煤业公司王家山煤矿创新设计了"非线性异面空间"的工作面布置方式,对提高工作面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创造了有利条件,简化了工作面设备布置方式,使得急倾斜~倾斜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的一系列难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