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动性猝死发生率虽低,但发展迅速,其发生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多发在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运动性猝死大多为心源性猝死和脑性猝死,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对运动性猝死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牧蔚、高传玉等通过两年多的研究调查,以翔实的数据证实了应激状态可以大大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机率。这一成果为压力与过劳导致中青年人才英年早逝的推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应激可以提高警觉水平,准备应付或适应各种情境与事件的挑战,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如果心理应激过于强烈、持久,以致超过个人的耐受能力.将不可避免地损害身心健康,这是有害的一面.也是它的主要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动物试验和人体研究.证实了慢性应激可以导致人体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的发生机会。急性应激尤其是心理应激可使人体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含量剧增,促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使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协和医院杨均国教授宣布 ,他们已成功发现两个导致中国人心源性猝死的新的基因突变点 .这一发现为我国心源性猝死病人的预测和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疾病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导致病人突然死亡 .此病发病前常无预兆 ,临床各种心脏检查也大多正常 ,现有的预测方法很少且不可靠 ,因而使该病成为心血管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仅在我国 ,该病每年发生达百万例 .因此 ,各国科学家便从基因水平上来寻找预防和治疗该病的新方法 .目前发现有 6个基因与此病有关 ,已有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发现了与该病有关的突变点 .…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评价运动平板实验(Exercise Testin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0例运动平板试验检查患者,男性20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4岁。对运动实验阳性的5例,阴性的2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运动实验阳性的5例中冠状动脉造影4例显示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1例冠状动脉正常;阴性的2例中l例为小血管病变,l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结论运动实验是早期诊断冠心病重要的检查,运动实验阳性冠心病可能性大,多为大血管病变。实验阴性冠心病可能性小,但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少数为小血管病变。应结合临床表现及高危因素,对可疑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诊。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度高原地区血清尿酸(UA)和胆红素(TB)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我院120例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群120例为对照组.对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尿酸浓度和胆红素浓度.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 01);胆红素浓度显著降低(P<0 01).显示血清尿酸和胆红素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尿酸和胆红素对冠心病诊断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1例为试验组,40例不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s-CRP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试验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高于对照(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hs-CRP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中老年入的多发病,而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现将我院1988年12月至1992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2例作一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本组32例病人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为用岁至76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59岁以下为13例(406%),60岁以上为19例(59.4%)。农民23例(71.9%),干部7例(ZI9%)·,工人2例(6.2%入12全部病人均因冠心病入院,表现为心绞痛Zi例(656%),心力衰竭1例(31%),心律失常3例(9.4%)。急性心肌梗死7例(219%),其中…  相似文献   

8.
高锐  张建芳  潘明 《甘肃科技》2011,27(7):151-152
探讨了平板运动实验以及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110例冠心病确诊患者的病例,将平板运动实验检查结果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平板运动实验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2.54%,特异度为67.44%,阳性似然比为2.84,阴性似然比为0.11,符合率为82.73%,误诊率为32.56%,漏诊率为7.46%。平板运动实验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容易被患者接受,且其准确性较高,可作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48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和20例诊断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超声心电图检查(UCG)。CA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5.4%、100%、89.7%;分别为45.8%、85%、57.4%,CAG不愧为诊断冠心病的高标准,UCG就其特异性性不失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锖手段。但有待在临床工作中摸索方法。进一步提高其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张莉  孔玉科  郑林科 《甘肃科技》2010,26(11):150-152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身健康功能与评价;随机抽取4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48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WHO设计的健康与卫生系统反应性调查表,利用温度计式的健康评价法,研究冠心病患者多维心身功能和健康评价;(1)冠心病患者健康评价值与该病对患者多维心身功能的影响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P0.01);(2)冠心病患者对本病健康状况的自评值高于对照组对本病的他评值(P0.01);(3)冠心病对自身运动功能、情绪功能影响方面,自评值低于他评值(P0.01);(4)冠心病对各项心身功能影响的比例较高者,主要集中在健康评价较差和中等者;(5)对各项心身功能无影响的比例较高者,主要集中在健康评价较佳和良好者。冠心病对7项心身功能的影响变量可作为该病患者健康评价的高敏感性判断因子。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状况评价应以患者自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评价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特点,为该地区冠心病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27例患者为实验组,另择取同期于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健康检查的127例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亚高原地区有连续20年以上居住史.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观察导致亚高原地区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过量吸烟50.4%,过量饮酒59.8%,高血压46.5%,血脂异常43.3%,各项观察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烟酒过度、血脂异常是亚高原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提高当地冠心病防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内新闻     
应激会增加心源性猝死发生机率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牧蔚、高传玉等通过两年多的研究调查,以翔实的数据证实了应激状态可以大大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机率。这一成果为压力与过劳导致中青年人才英年早逝的推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应激可以提高警觉水平,准备应付或适应各种情境与事件的挑战,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如果心理应激过于强烈、持久,以致超过个人的耐  相似文献   

13.
虽然运动性猝死并不常发生,但近几年来,高校连续发生了10余起运动中猝死事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近年来国内外发表了不少关于运动性猝死方面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使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发生率、病史、病因、评价及预防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猝死的定义和病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总结了运动性猝死的病因学特征,探讨了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措施,并对高校体育运动和管理中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王楠  马丽雅 《甘肃科技》2006,22(2):154-155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混合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控制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控制心绞痛有效率为84%,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56%,降低血液粘度作用显著(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及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5.
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305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进行异常体液分型分组,采用ELISA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l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含量.观察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含量的变化.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在冠心病维吾尔医学异常体液分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305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70例、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126例、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28例、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81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冠心病患者slCAM-1.sVCAM-1含量均有明显增加(P<0.01);在异常血液质组、异常胆液质组、异常黏液质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其他3组进行两两比较.异常黑胆质组slCAM-1.sVCAM-1含量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这表明.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含量均发生异常变化.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含量的异常变化较其他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维吾尔医学体液论对305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进行异常体液分型,采用ELISA法、发色底物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抗凝血酶哪(ATⅢ)含量.结果表明,305例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70例、异常血液质型冠心病126例、异常胆液质型冠心病28例、异常黏液质型冠心病81例.各组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浆GMP-140含量明显升高(P<0.01),冠心病患者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PA,PAI-1,ATⅢ的含量,健康对照组与各组患者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常黑胆质组冠心病患者t-PA,PAI-1,ATⅢ的含量分别与其他3组患者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异常体液型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均发生异常变化,其中异常黑胆质型冠心病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受阻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评价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拟诊冠心病患者329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将两种检查结果 对比分析.结果 329例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83例,其中CAG阳性136例,CAG阴性47例.平板运动试验阴性146例,其中CAG阴性115例,CAG阳性31例.平板运动试验检出CAD的敏感性为81.4%(136/167),特异性为71.0%(115/162),阳性预测值74.2%(136/183),阴性预测值78.8%(115/146),预测准确性为76.3%(251/329),假阳性率为25.7%(47/183),假阴性率为21.2%(31/146);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多支病变者易出现平板运动试验假阴性.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试验,与冠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生化指标特点,分析早发冠心病的生化危险因素.方法 223例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96例(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组127例,对两组患者血脂、血糖等生化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得到早发冠心病的生化危险因素.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甘油三酯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早发冠心病的生化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人群,应特别注意早发冠心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00例TV_1>TV_5患者的心电图分析结果提示:冠心病230例占16.7%,心肌病40例占13.3%,风心病15例占5%,肺心病13例占4.3%,正常2例占0.8%,冠心病心电图TV_1>TV_5多于其它心脏病组成多于正常成人组,因此TV_1>TV_5不仅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也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线索,并且高度提示这种T波变化存在着动态改变和一定的可逆性,采取及时恰当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予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李雅宁 《甘肃科技》2010,26(4):174-174,190
老年患者因机体退化,各器官功能衰退,再加上拔牙过程中患者心理上的变化而增加了拔牙的危险性。因此,冠心病患者拔牙的安全性值得关注。会宁县中医院牙科自2004年8月~2009年12月以来与内科医生合作为8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拔牙手术,无1例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