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玉  郭亮 《科学之友》2013,(10):6-7
沙袋经拍打疗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太原市文化广电总局公布的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沙袋循经拍打疗法被列入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什么是沙袋拍打疗法?沙袋也能治病吗?小小的沙袋是如何治病的?这个历经百年却鲜为人知的特殊疗法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皇族沙袋疗法的第六代传承人张爱东,让我们共同了解这一神奇的疗法。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绘画大致可分为两大体系,即东方画与西洋画。东方画以中国画为主,西洋画则以油画为主。这两大绘画系各有特点,尤其在两者的绘画形式上,差别更大,有的甚至截然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中西画这种显著差别的呢?本文就从中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不同的特点上,来作一番探讨。中西画的差别,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远古时代,东西方的绘画是无多大差异的,从东西方已发现的一些最早的石器时代的绘画来看,基本如此。由于人类的祖先靠狩猎捕鱼为生,因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绘画艺术,其对象也就是摹状兽类和鱼类。那些绘画题材,大多反映了原始人的劳动对象以及和他们生活有关的东西。正如鲁迅在谈到原始  相似文献   

3.
基因疗法是当代医学的尖端项目,也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那么,什么是基因疗法呢?简单地讲,通过某种媒介将正常的外源性基因插入或嵌入患病细胞又称靶细胞中,纠正或补偿有缺陷的失去正常功能的基因,从而治愈疾病,这就是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4.
正没有痛感的生活是怎样的?为什么有的人感觉不到疼痛?这其中的原因对镇痛疗法研究有什么意义?71岁的乔·卡梅隆是英国一名退休教师,她在一生中都很少感到疼痛。科学家对她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种此前未被识别的基因突变。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疼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上期征集的“房、树、人”绘画,很多读者觉得奇怪,画一幅房子、树、人的图画,与我的心理会有什么联系呢?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其实请各位读者画的房、树、人是“统合型房树人”测试,它是绘画测试的一种,属于投射性心理测验法。所谓投射性,这是给被试者以相当模糊或漠然的刺激,由此得到的反应则被视为被试者本身的内在感受。同样,要求被试者画一幅房、树、人的画时,并没有约束他描绘房、树、人的形式、种类和表现方法等,完全取决于被试者本身,正是被试者的经历、知识、人格特征决定他会画怎样的画。投射测试认为,被测试者在绘画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6.
正这位弓箭手来自一件精美的希腊陶碟,陶碟由公元前530-公元前500年间著名的希腊绘画工匠Epiktetos制作。它出土于雅典,直径19.4厘米,是一件典型的希腊红绘陶艺品。然而,这件希腊陶碟中的弓箭手却并非希腊人,他所用的弓箭也并非希腊的弓箭。在遥远的古代,外族人为何会出现在希腊陶碟上?而这弓箭又有怎样的特别之处呢?  相似文献   

7.
苦与乐     
某一国际组织向很多国家的儿童调查他们心目中的科学家的形象,调查结果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看了这些绘画,科学家们各个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或戴眼镜或留胡须,似乎都在苦思冥想。那么科学家还会不会乐呢?  相似文献   

8.
气功运气疗法,是攻克许多慢性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气功疗法为什么能治病?气功状态下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等重大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认为,关于气功运气疗法的科学研究,应当包括:应用气功运气法的研究,气  相似文献   

9.
<正>"透视绘画法"提供了一种对物体或景色的三维视角,以及形象的思维方式。那么在我们中国的古画中,它又是如何体现的呢?15世纪,意大利画家保罗·乌切洛设想出在画家和描绘对象之间竖一块玻璃,然后将眼睛透过玻璃看到的物体画在玻璃片上,这便是"中心透视法"的作画过程。此方法为如何组织绘画空间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即依据几何学原理,在二维平面上用线条表现三维立体空间。在透视绘画中,达·芬奇更为严格地按照科学原理发展出了"缩形透  相似文献   

10.
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吗?你的心中有疑问,会用科学的眼光去拨开这层迷雾吗?你擅长写作、酷爱摄影或绘画吗?你想体验一下采访的乐趣,在国家级刊物《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吗?那么,欢迎加入《知识就是力量》小记者的团队!快快行动吧,你能和院士、老师上同一本杂志哦!报名方式以"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学生报名并推荐、择优选拔"的原则进行。获得的权利1小记者将获得由《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颁发的小记者证书;  相似文献   

11.
线在中西古今绘画中一直是被视为造型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传统、美学观念、观察与表现方法、使用材料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在艺术面貌中各具神采。文章通过对同一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与波提切利绘画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历史背景、共性、观念、来源、功能特征、审美取向的研究,比较唐寅与波提切利这两位绘画大师在人物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异同,进而对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线在中西古今绘画中一直是被视为造型语言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传统、美学观念、观察与表现方法、使用材料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在艺术面貌中各具神采.文章通过时同一时期的绘画大师唐寅与波提切利绘画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历史背景、共性、观念、来源、功能特征、审美取向的研究,比较唐寅与渡提切利这两位绘画大师在人物作品中用线造型的异同,进而对中西方绘画用线造型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疾病的根源可追溯到精神。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一个病人的个性类型以及病人自身的感觉影响着他的疾病。在你童年时代,父母亲离婚吗?你是不是认为与其泄发怒火还不如压抑的好?你所更关心的,是给予爱呢还是接受爱?你长期以来是郁郁寡欢的吗?你绘画人像时,双臂伸展着的呢还是双臂松垂地放在两侧的?当你停下来思考生活时,你联翩的浮想是坠入往日呢还是展望未来?或者你所集中考虑的仅仅是现在?  相似文献   

14.
基因疗法是利用基因改造来治疗或预防疾病的方法,在许多人眼里已经成为一项切实可行的救命良方.但它也只是一种仅在少数个体身上实施的实验性疗法,而不是一种常规疗法.CRISPR技术或许能帮助打破这一僵局.它能让基因疗法变得更便宜也更容易地直切疾病要害,而且这种疗法也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古典油画大师竟然使用光学设备投影来辅助作画,这不就是作弊吗?毫无疑问,霍克尼和法尔科对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作画的怀疑,在21世纪初的艺术史学界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弹。完美到可疑的笔触1999年,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在伦敦国家美术馆观赏安格尔的作品时,察觉到了画中的异样:这些铅笔素描有着近乎完美的笔触线条,即便安格尔被誉为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绘画大师之一,但如此自信且毫不费力的笔触也让霍克尼难以置信。霍克尼很肯定  相似文献   

16.
下次当你观看电视广告,看到那些时髦产品,奶瓶,茶叶罐之类的日用品在你眼前跳跃时,你是否会想到这些广告只不过是电脑杰作的一部分?不知情者难以想象电脑的本领:电脑绘画是当今的一种成熟的艺  相似文献   

17.
在2012年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的展厅里,出现了一个能给人画肖像的机器人.它可以在10 min内为人画好一幅形似且神似的简笔素描画像,这比一般的街头艺术家的速度要快得多.其实,它的意义不仅于此,而是充分展示了新一代自主机器人的灵活性. 绘画机器人是由德国一家机器人研究所的凯恩斯等人开发的.不少人难以理解机器人专家为何去开发画像机器人.因为按照常理,现在的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了,“咔嚓”一声,逼真的肖像就存在相机里,连上打印机,一份肖像就打印出来了.整个过程1 min之内就可以搞定,何必让机器人去折腾10 min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大材小用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假定医生们发现了一种能比现行其他任何治疗疗法都更好的抵挡某些癌症的药物;其次假定提取治疗仅仅一位癌症患者所需足量的该种药物需要砍伐好几株成龄树木;最后假定世界上没有此种树木可供开采。问题是您是否情愿采伐此树来提取该药? 实难应答的棘手问题,对不对?但这又的的确确是一个每时每刻都令医生、癌症患者和环境保护积极分子牵肠挂肚的问题。下面是关于这个引起群情激奋之拮难问题的科学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盲人与绘画     
《盲人与绘画》一文反映了国外对非目视觉现象的注意,并已有科学工作者在从事这方面的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子攻癌     
种新的治癌方法正在试验中。"快"中子有可能摧毁某些肿瘤,这最终将冲击传统的癌症放射疗法。在英国,每年有10万多虽经手术和放疗仍不治身亡的癌症患者。在这种情况下,伦敦的海默斯密斯医院(Hammersmith Hospital)率先进行的一种给人们带来希望的治疗方法即是中子疗法。所谓中子疗法就是用高能的或快速的中子流摧毁癌细胞。医学界对这种疗法的一般评价是;作为一种抗癌疗法,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