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北地区葡萄避雨促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葡萄避雨促成栽培技术是把避雨与促成栽培相结合以获得更好的栽培效果。在淮北地区,从年周期看,宜先保温促成,后随季节转暖转成避雨栽培,促成与避雨的优越性完美地结合在一个生长季中。笔者结合实施"名优葡萄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对该技术进行研究与总结,使该模式成为淮北地区连栋大棚设施葡萄栽培的一种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葡萄是世界性水果。近年我国正在大规模发展葡萄生产,但栽培中个别优质品质在成熟期裂果严重,常常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陕西关中是葡萄适生区,但雨季多集中在5~9月,因而力扎马特和藤稔裂果十分严重。笔者通过一定栽培措施,使这两个品种裂果大为降低,现报道如下。1 试验方法11 试验设计1998~1999年在陕西省宝鸡市郊区进行,力扎马特及藤稔为10年生健壮树(篱架式,干字树形)。试验分为2个处理(田间覆膜,田间覆膜附加简易避雨栽培)。对照为不加任何覆膜或避雨措施。田间覆膜 果实第Ⅰ次膨大期末,田间灌透水之后,清除杂草,行间挖浅沟,沟最深…  相似文献   

3.
微型番茄是近年大力推广的番茄新品种。因其味道可口,营养丰富,既可生食,又可作菜,深受人们的青睐。但种植上主要以冬春大棚栽培为主。夏季种植因受高温高湿的影响,病虫害较严重,易产生烂果、裂果。近年来在耿马县勐撒镇撒马坝现代农业示范园采用大棚避雨栽培,获  相似文献   

4.
美国加州葡萄栽培有300多年历史,葡萄Vitisgirdiana原产于加州,很酸,利用价值低,目前主要的栽培品种都属欧亚种群。葡萄栽培面积大约4.7万公顷,葡萄酒、葡萄干、鲜食葡萄是当地主要农业产业。鲜食葡萄年产量在世界上继意大利、智利之后,位于第三位,占有美国97%的市场,除了供应本国市场之外,还有18%产量的葡萄出口到海外20个地区,如台湾、大不列颠、新西兰、拉丁美州和香港,其中香港人均消费加州鲜食葡萄的量比美国还多。除了3、4月份外,其它时期加州都有鲜食葡萄供应。美国最早上市的葡萄来之于加州最南部生产区Coachella峡…  相似文献   

5.
夏秋圆椒的避雨大棚栽培,实际上是一般大棚栽培去掉四周裙膜后可以通风降温降湿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雨水过多的季节,可以减少因雨淫造成的病害:炎夏又可遮掩部分阳光,降低地表温度,利于作物生长。因此它比露地栽培收获期约可提前50天,可全年采摘出售,产量约是露地的2倍,还能提高果实的品质,一般生育前生育后以保温为前提的避雨栽培、着色的黑变果少,在5月下旬~11月中旬的收获期间,能确保优良品质和稳定高产。 但是圆椒由于生育期间长,株势容易过于繁茂,因此以株势控制为中心的栽培管理技术的技巧,在很多的场合,对品质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为此,圆椒的避雨大棚栽培需要掌握好以下7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引种栽培于南京的‘奥尼尔’(‘O’Neal’)、‘薄雾’(‘Misty’)和‘莱克西’(‘Legacy’)3个蓝莓品种的生长结果与表现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对3个品种蓝莓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成熟期进行观察,对其产量、果实大小、硬度、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避雨栽培条件下3个品种蓝莓的生长量均高于露地栽培,其中‘莱克西’的生长量显著高于‘奥尼尔’和‘薄雾’。避雨栽培条件下3个品种蓝莓的花均大于露地栽培,其中‘薄雾’和‘莱克西’的花径差异显著; ‘奥尼尔’和‘薄雾’花的长度差异显著。3个品种果实大小差异不显著,但避雨栽培果实的硬度均大于露地栽培; ‘奥尼尔’品种果熟期最早,其次是‘薄雾’和‘莱克西’。‘莱克西’平均单株产量最高,其次是‘薄雾’和‘奥尼尔’; ‘莱克西’果实固形物含量最高,含酸量较低,口感最甜,且花色苷含量较高,‘薄雾’含酸量较高,口感最酸,多酚含量较高。避雨栽培条件下各品种果实多酚、花色苷、固形物含量及SOD活性均低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和POD活性高于露地栽培。在避雨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薄雾’O<sup>-·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结论】3个品种蓝莓在南京地区均生长表现良好,其中‘奥尼尔’最早成熟,‘莱克西’口感最好,‘薄雾’单株产量最高; 避雨栽培条件下,植株生长量较大,自由基产生较少,果实的硬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张金林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4):55-55,109
我省不但有着悠久的葡萄栽培历史及灿烂的葡萄酒文化,也有着栽培优质葡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加快葡萄砧木的利用步伐,对于我省葡萄,特别是酿酒葡萄的栽培范围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善、经济效益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进行葡萄的盆栽管理,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阳台空间进行葡萄栽培。既可观赏、可食,也可改善、净化空气。笔者近几年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进行葡萄的盆景栽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实践将葡萄的早期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榆阳区从1999年引种红地球葡萄以来,在优质栽培上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对当地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庭院葡萄栽培中,整形修剪常常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葡萄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的主要果树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已经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由于气候等条件限制,北方地区葡萄品种还存在成熟期集中,品种单一等诸多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沈阳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坚持生产与实际相结合,依靠自身强大的葡萄科研专业技术队伍和设施齐备的种质资源圃(基因库),开展一系列葡萄新品种保护地栽培试验,现已达到预期目的.保护地栽培葡萄对于延长葡萄的市场供应时期,调节葡萄市场淡季,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不同时期的需求,丰富人民物质生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保护地葡萄的经济效益比露地高出2-3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当前保护地葡萄已形成葡萄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现将适合保护地栽培的部分葡萄品种特性及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新辉 《巴州科技》2007,(2):4-4,16
葡萄是.种世界性水果。由于其形状美观、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深得人们喜爱。特别是葡萄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经济效益高,结果早,见效快,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我州栽培最为广泛的果树树种之一。通过对焉耆、和静、和硕、库尔勒等葡萄主栽县市进行调研,初步了解了我州葡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全世界葡萄栽培品种相当丰富,约有14000多个。除过酿酒、制干、制汁品种外,绝大部分属于鲜食品种。榆林市是葡萄栽培的优生区,发展葡萄生产的潜力很大。榆林长城葡萄研究所示范园从2003年以来,引进了120多个品种,经过试验研究,选出了20个优良品种,其中有4个十分优秀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充分考虑我国气候特点和葡萄生长需要的前提下,通过热量和水分指标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气候特点的葡萄栽培区划指标体系:以无霜期作为一级区划指标,干燥度为二级区划指标,年极端最低平均温度-15℃作为三级指标,即埋土安全越冬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30年(1971-200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该指标体系和ARCGIS软件作图,将我国划分为12个葡萄栽培区域。该区划基本上能全面反映我国葡萄栽培区域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5.
比昂扣葡萄(Rosario Bianco)日本育成的欧亚种,2007年引入南京,经多年试种,表现出优质、丰产、耐贮运、极晚熟等特点。南京地区8月中旬始成熟,熟期可延至9月下旬,成熟果挂树时间长达2个月而不掉粒,11月上旬植株上仍有果,本文描述了比昂扣葡萄的主要性状,介绍了简易避雨架的搭建,阐述了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漫长,气候条件是限制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黑龙江省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葡萄的设施栽培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末试验成功,但当时由于受资金、技术、市场的制约,葡萄设施栽培没有太大发展.近年来,黑龙江省调整种植结构,棚室葡萄得到一定的发展,一部分农民也因种植棚室葡萄而走上了致富之路.另一部分农民却因缺乏设施栽培的管理经验,损失巨大.笔者经过调研、分析,从黑龙江省棚室葡萄发展的角度,指出了黑龙江省发展棚室葡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民勤沿沙区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红地球葡萄在民勤沿沙区实施优质丰产栽培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园址选择、苗木栽培、架式选择、树形培养、枝蔓花果管理、肥水管理、采收及贮藏、灾害控制、越冬管理等技术。为民勤沿沙区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规模化实施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闽北2013年红地球葡萄花序明显减少、开花不整齐,全市70%的红地球葡萄减产、品质下降原因和田间管理的分析表明:花序原始体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的气象条件是导致葡萄花序原始体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缩短,引起原始体分化不充分、花器官分化不良,以及2013年花量少、花穗减小、开花不整齐的主要原因;而前期多雨、少光照是引起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暴发或流行,以及后期7月中旬后气温高、降雨少,部分果园出现旱兆或夏旱,是果实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丰富定西市场,葡萄稳产优质,增加收益,巉口林场于2002年从甘肃农大引来京亚、红井川、紫珍香、选拔巨峰等几个鲜食葡萄品种在日光温室中进行栽培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总结了温室的葡萄品种的性状,探索了一种前期利用行间进行葡萄营养钵育苗,后期丰产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江西省葡萄栽培设施的现状,列举了几种江西省主要的葡萄避雨栽培设施,分析了其优缺点;详细介绍了葡萄病虫害防御设施、节水灌溉设施、采后处理保鲜等设施;阐述了江西省葡萄设施栽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