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不但是中外无数登山爱好者的最爱,也是科学家研究地球物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理想场所。2005年3月至6 月,我国有关专家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科考、测量活动,开展了珠峰高度测量,珠峰地区大气、冰川、地质、生态环境等综合考察活动。本刊特邀本次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张江齐、珠峰综合科考队队长康世昌,以及45年前曾经参加1960 年人类首次从北坡攀登珠峰的王富葆,讲述他们的珠峰科考亲历。  相似文献   

2.
①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升旗仪式3月29日,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中方队长吉吉(左)和日方队长桥本诗织在珠峰大本营升国旗。当天上午,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和珠峰高程测量队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举行升旗仪式。②珠峰科考开始4月15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博士李茂善正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观测太阳辐射系统。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队的40多名队员于4月2日进驻珠峰大本营后,建起海拔5200米、5800米及6500米的营地,开始对珠峰地区的大气物理及大气化学成分、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变化等进行观察、取样工作。这是自1975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3.
和南极、北极一样,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区远离人类污染,是世界上最清洁的地区之一。珠峰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环境状况,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乃至全球环境的本底状况。综合监测研究表明,世界最高峰——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的确受到全球大环境事件的严重影响。1990年-1991年的中东油田燃烧事件,严重污染了珠峰地区,绒布河水样中的13种元素含量于1992年夏季比其前后的1975年、1980年、1993年和1994年高出了5-7倍。另一研究表明:对比珠峰和北京的污染状况,北京空气中所含的污染物质是珠…  相似文献   

4.
珠峰,世界之巅,巍峨而神秘,不但吸引中外无数的登山爱好者,也是科学家研究环境变化和地球物理的理想场所,珠峰地区的科学研究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藻类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饒钦止 《科学通报》1973,18(1):30-30
1966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进行了科学考察,我所曹文宣同志参加了近两个月时间的野外考察工作,他在采集鱼类等动物标本的同时,还在珠峰地区北侧海拔4,500—5,700米之间和南侧1,668—4,280米之间采集了藻类标本29号,共计35小瓶,在这些标本中,藻类的种类是相当丰富的,但是,由于采集的地区和时间都很  相似文献   

6.
张江齐  张燕平 《自然杂志》2005,27(5):283-286
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她的海拔高程数据历来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从1847年-2005年人们求证珠峰高程已经历10次之多,展现了人类用生命与心血勇攀高峰,探索自然奥秘的奋斗过程.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珠峰地区强烈的地壳运动,重测珠峰高程具有其重要的科学意义.近10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测量科考队多次测量了珠峰高程,引起了地学界广泛的关注.(编者按: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珠峰高程测量最新结果为8 844.43米)  相似文献   

7.
章申 《科学通报》1978,23(8):496-496
一、概况和取样位置 珠峰地区的喜玛拉雅山主脉的山脊大多在海拔6,000米以上,四个最高峰附近海拔高达8,000米以上,由于极高的海拔,在这个低纬度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山岳冰川。位于珠峰北坡的主要冰川有中绒布冰川、东绒布冰川和西绒布冰川,这三条冰川汇合成绒布冰川,珠峰地区有着强烈的太阳辐射和较强的水蒸发,昼夜温差很大,这些特点影响了积雪的变质成冰作用和冰川的消融过程。从雪线以上直到顶峰,积雪变质成冰作用属于渗浸冻结类型,不存在象极地冰盖地区或其他冰川地区的重结晶类型。这一自然地理特征也影响了珠峰高海拔地区冰雪中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及其组成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三次难忘的冰塔林之行冰塔林是北半球中低纬度冰川区域的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给人类创造的壮丽奇观,珠峰北坡的冰塔林是富有代表性的景观。自1966年以来,我因科学考察之需,曾经8次进入珠峰地区考察,其中,于1966年、1975年和1980年春前后3次进入冰塔林区域。1966年春,我第一次来到珠峰北坡进行科学考察。5月下旬的一天,我陪同其他三位队友进入中绒布冰川海拔5300~5600米地区,采集冰雪样品。塔林半球中低纬度冰  相似文献   

9.
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登义 《自然杂志》2005,27(4):213-217,F0004
自1958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和登山家合作,在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地区多次进行科学考察研究,在珠峰的形成历史及其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有了可喜的成果.本文着重介绍关于第四纪地壳上升、测量珠峰高程及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0.
高登义 《科学通报》1982,27(6):359-359
从1975年5月在珠峰北坡气象考察中,发现在海拔7500—9500米高度内有中小尺度系统,且从它们产生的大气条件来看似乎与背风波动有关,为探讨珠峰北坡中小尺度系统与背风波动的关系,1980年4月在这儿进行了平移气球观测。结果证明,珠峰北坡确有强烈的背风波动存在,它们与中小尺度系统产生的大气条件是一致的;可见,珠峰北坡的中小尺度系统确与背风波动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20,(7):6-9
正回顾中国珠峰高程测定的历史,每一次对珠峰"身高"的测量都体现了当时中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而这一次,测绘技术人员和测量登山队员把握住了5月的登顶窗口期,一同冲顶给珠峰量"身高"。六次科考之旅1966—2005年,中国曾六次对珠峰进行大规模测量,其中1975年和2005年两组精确数据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这六次珠峰测量见证了中国在测绘领域的巨大飞跃。1966年、1968年两次珠峰测量1966年中国测绘工作者第一次开始对珠峰进行实地测量,国家测绘总局选拔19人组成测量分队,从珠峰北  相似文献   

12.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大气 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参加挪威 组织的由挪威、苏联、中国和冰 岛四国组成的北极浮冰考察,首 次在北极地区展开了五星红旗。 1993年 香港记者李乐诗乘加拿大飞机到达北极点,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中国女性,井在北极点上首次展开五星红旗。 1993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派沈爱民、位梦华和李乐诗3人从美国阿拉斯加进入北极地区考察。 1993年 高登义应挪威邀请赴北极进行地球三极地区在全球环境变化中作用的研究。 1994年 国家测绘局周良赴北极进行卫星全球定位系统技…  相似文献   

13.
在一项为期4年、耗资2500万美元的多国协作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北部上空,厚达3000米的污染层使到达洋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了10%以上!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变暗的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14.
珠峰在长高     
珠穆朗玛是世界第一高峰,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在目前的教科书上,珠峰的高度是海拔8848米。但是1999年底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宣布,根据最新的测量结果,珠穆朗玛峰长高7,其海拔高度己经达到885O米,比以前的公认高度长高了2米多。山峰高度的准确测量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精细的系统工作。传统的测量方法是三角测量法珠穆朗玛峰8848米这一海拔高度就是用传统方法在1954年测量的。当肘在山峰上取了12个测量点,并百扣除7积雪的厚度,最后由这12个点的平均高度定出了珠峰的海拔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先进的技术被使用到测量工作中,卫星全球定位系…  相似文献   

15.
陈同斌 《科学通报》2002,47(3):238-238
200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为主题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学术研讨活动.出席论坛活动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33名,涉及到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农学等20多个专业领域,其中不乏“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青年学术带头人.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中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员共同主持.围绕“污染环境的…  相似文献   

16.
崔之久教授系我国著名地貌学家、探险家,是我国最早从事冰川和极地登山科考的科学家之一。在1959年的慕士塔格登山科考中,他被冻掉了5根手指和2根脚趾,但他不畏艰险。在科学探索的征途上继续攀登,他曾到过珠峰、南极和北极地区进行科学探险考察。  下面是他讲述的在贡嘎山的一次历险──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央电视台《珠峰气象站》栏目中的实况天气预报,引起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登山队的关注,上述两个单位联合聘任我为2008年奥运圣火在珠峰传递的气象顾问. 2008年春天,在珠峰大本营担任指挥的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张江援是我1975年珠峰科学考察中的学生,他分管珠峰大本营的气象预报和后勤保障工作.我通过张江援与珠峰大本营保持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正珠峰耸立,罡风凛冽,旗云飘荡,万山仰望。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经过近9个小时的艰苦努力全部登顶成功,并进行了相关测量作业。这次重返珠峰之巅量"身高",是我国继2005年后又一次对珠峰进行的大规模测绘和科考工作,创造了全球重力测量海拔高度新纪录。这意味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计算,人类"有史以来最为精确的珠峰高度数值"就将问世,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珠峰的最新"身高"了。  相似文献   

19.
曾文 《科学》2006,58(4):46-46
据英国Nature,2006,441:606报道.2004年.为了研究北冰洋的古环境气候。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北极钻探考察队(ACEX)。利用三艘破冰船在北极附近对北冰洋海底沉积层进行了钻探.多次在海底以下大约390米的岩层位置提取钻孔岩心样本.后来还在距离北极大约250公里的地方.成功穿透了海底以下410米深的岩层。并获取了岩层下古老的罗蒙诺索夫山脊的岩石。  相似文献   

20.
在地球表面,所有物体均承受着大气的压力。在地面是一个标准大气压,而在8848米的珠峰顶上大气压力则为0.3。再看一下地球内部,在深度约11000米的海底。其水的压力相当于1000个大气压,而在铁水沸腾的高温高压的地球中心则高达360万个大气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