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媛 《科技信息》2010,(23):7-7
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畅销小说《喜福会》描写了以母亲为代表的第一代华裔移民和她们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本文分析了母女所代表的两种文化在教育和婚姻方面的不同理念来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程邦海 《皖西学院学报》2002,18(2):61-62,69
寻根文学经历了由文学寻根到文化寻根的嬗变,在寻根文学的嬗变中,其自身存在着文学与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批判,以及对政治的远离与回归的内在矛盾和冲突,造成寻根的文学的内在缺陷,从而使寻根文学在盛极一时之后便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3.
寻根文学经历了由文学寻根到文化寻根的嬗变 ,在寻根文学的嬗变中 ,其自身存在着文学与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批判 ,以及对政治的远离与回归的内在矛盾和冲突 ,造成寻根的文学的内在缺陷 ,从而使寻根文学在盛极一时之后便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是大学这一独特机构在文化场域中自觉或他觉内化的产物.大学文化是以高深学问为基础的学术文化,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的育人文化,以引领社会进步为使命的先进文化,同时也是极富个性的独特文化.大学文化个性是大学内在风骨的理性挥发和自然生长,其培育重在重塑大学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并重视大学人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伟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2):145-146,151
《喜福会》中描写的母女矛盾,是中美文化之间差异与冲突的具体表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组织形态,是造成中美文化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母女矛盾的化解,表现了作者对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美好希冀。  相似文献   

6.
王丽妍 《科技信息》2012,(32):I0084-I0084
《喜福会》这部小说中女儿和母亲之间的冲突不断出现。《喜福会》中的中国移民母亲在中国出生和长大,中国文化植根于她们心中,她们在中国的早期生活与来美国后的生活截然不同,她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反,女儿们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她们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她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是美国式的。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正是形成母亲和女儿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在戏剧创作中,冲突常常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根本动力,戏剧情节是在矛盾冲突及冲突的消解过程中发展的,换句话说,矛盾冲突构成了戏剧的灵魂。而《罗剧》中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为两个世仇之间的矛盾冲突、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封建与反封建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的消解主要是通过暴力这个中介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暴力成了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的对立物。本文将就《罗剧》中的暴力冲突描写进行分析,进而挖掘罗与朱二人之间爱情悲剧的真实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大学内部两种基本的权力表现形式,具有共存的合理性又存在冲突。任何组织都存在相应的组织结构用以表明组织权力模式、权力主体以及权力实施路径及作用范围,大学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来保障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共存的合理性,减少冲突。使用二维权力矩阵可以从组织结构的视角较好地审视大学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关系。  相似文献   

9.
200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为中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问题的研究.这一问题触及到一些基本理念:大学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怎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文化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影响?笔者从大学发展史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认为近代科技革命引起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形成"两种文化";新时期科学与人文走向整合是现代化运动发展的一种文化需求,是文化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现代大学文化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修复、整合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裂痕,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发展,这也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强项、优势是人文文化;弱项、不足是科学.因此在大学里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不仅要扬长(人文)补短(科学),更要注重二者的互补融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缺失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理论探讨更应注意人文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在大学组织内部并存,这种差异共生的人员结构形态对大学组织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描述了一个完整的人员异质性影响大学组织绩效的综合过程。结果表明:知识结构差异性、权力差距与合作关系是影响学术人员与行政人员融洽相处的关键因素:合适的知识结构差异促使两类成员在认知模式上实现互补;适当的权力差距能够消减内部政治斗争,增强成员间的统一协调性;合作关系促使成员间友好工作关系的建立。因此,两类成员之间既要有适当的差异性也要有必需的相似性,既要有稳定的权力秩序也要有一定的弹性制度,既要有建设性冲突也要保持彼此间的和谐友好关系。基于此,大学管理者应进一步转变思维,有效融合学者文化和管理文化,将冲突水平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构建不同等级行动者共同参与的组织结构,创新资源分配和职称制度,推动我国大学内部人力资源结构改革。只有建立让学术人员真正安心做科研的考核制度,才能实质性地提升其学术竞争力,实现大学组织"学术卓越"和"高效管理"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喜福会》是一部关于中国母亲与美国化女儿之间的冲突的小说。移民身份的双重性使得该小说中的母亲与女儿们在双重文化中进退两难,而且还令她们面临身份危机。而这种母女双方在双重文化中进退两难的境地和身份危机导致了她们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对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图书馆建筑是展现大学文化特质的载体,体现着大学的历史底蕴、人文精神和理想追求;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营造一种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人文精神、自由争辩的学术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陷入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与对立困境的21世纪人类文化,也令比较文学进退维谷。究其根源,莫不在于强调矛盾与对立的西方哲学一元暨中心主义。而要突破这种困境,则只有外求于强调多元共存,相反相成的中国传统哲学一元暨多元主义。这也正是一种属于比较大学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的缩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大学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体现.通过分析我国大学文化的现状与成因,提出了塑造大学文化个性,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脉络传承,建立彰显学术自由的大学制度文化,将大学文化精神融入到物质文化建设之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是大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史料入手,研究西方高等教育史上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演变过程,以期对我国两权力之间的矛盾协调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强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6):105-109
在《阿毛姑娘》中,丁玲以敏锐冷静的女性视角,在城乡两种异质文明的冲突、碰撞中,不仅展现了女性精神的苦痛、焦灼、挣扎、失落与失望,更有着内在的深层文化意蕴,蕴含着作者个人的独特体验和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矛盾的人,一个处于夹缝中的人——1865年,李鸿章在说起晚清权臣李鸿章,人们总是会想到“卖国贼”、“千古罪人”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们平心静气、理性来思考李鸿章所处时代大厦将倾的尴尬境地的时候,我们发现,李鸿章无法也不能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理想与现实的两难中西冲突,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明体系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是局势上的冲突,也是士大夫内在观念的冲突。因此,晚清外交的两难本质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困境。把李鸿章放到中西对比的世界环境中去评价,有助于深刻理解李鸿章和晚清的命运。处在…  相似文献   

18.
郑向峰 《海峡科学》2011,(10):13-15
人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创造者。面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当代女大学生经受着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关注社会文化变迁对当代女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积极维护和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陈捷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33-35
阿新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孙行者》中的主人公。阿新这一反传统的华裔形象融合了中美两种文化的特征,在确认自身的美国人身份时,他对美国主流社会对东方文化和东方人存在的偏见与排斥提出了质疑。但是,作者塑造阿新形象的意图不在于彰显中美文化间的对立与冲突,暴露矛盾进而解决矛盾,最终实现两种文化的史融与平等共处才是作者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徐超 《科技信息》2013,(2):323-323
本文分析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与互补,对两者的对立统一进行了理论思辩,并指出了两者矛盾存在对各自健康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