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钟嵘提出的“品第”批评方法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要对作家作品进行品第高下的划分,但这种品第高下的划分绝不像有的研究者所说的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行为,而是受其总体的“品评”批评方法体系的内在制约和影响,并且有着自己明确的批评标准和批评惊讶。应该对“品第”法这一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总结,并将其整合到当今的文学理论批评中来。  相似文献   

2.
钟嵘《诗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论诗专,其在评诗方法上有许多独到的建树,同时与不乏粗疏、偏颇之处。本从具体剖析《诗品》本入手,对其中的品第高下、推溯源流、比较异同、骈语概括和形象设喻等评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论诗专著,其在评诗方法上有许多独到的建树,同时也不乏粗疏、偏颇之处。本文从具体剖析《诗品》文本入手,对其中的品第高下、推溯源流、比较异同、骈语概括和形象设喻等评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谱系观来源于谱学,钟嵘将其纳入诗歌研究领域,在《诗品》中建构起以溯源流、定品第为核心的诗学谱系观,历代文论家对其褒贬不一。正确阐释其谱系观,有助于我们认识钟嵘的文学批评思想及其《诗品》一书的价值。从谱系观的起源及前期影响、谱系观与文学史观之关系、谱系观作为自觉的批评观等方面对钟氏谱系观作综合考察,证明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知人论世”是从诗歌生成机制和创作原理的角度提出的批评方法 ;“以诗解诗”是从诗歌文本出发 ,着眼于微观的批评方法 ;“识鉴诸家”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诗歌批评的方法。古代诗论家所提出的三种方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1925年陈延杰撰成《诗品注》一书,为钟嵘《诗品》的研究拉开了序幕,迄今为止对于《诗品》的研究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在这九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中,《诗品》对于陶渊明的品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钟嵘在《诗品》中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将陶渊明置于中品,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以来的一大批学者为陶渊明叫屈并纷纷著文以批判钟嵘品第之失。在文学研究当中对于陶渊明所持有不同的批评态度,是批评家个人的主见,还是受其背后某种共同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的左右?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知人论世”是从诗歌生成机制和创作原理的角度提出的批评方法;“以诗解诗”是从诗歌本出发,着眼于微观的批评方法;“识鉴诸家”是从宏观角度进行诗歌批评的方法。古代诗论家所提出的三种方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领域中的人,不可能人人都是文学家,但可以说,个个都是批评家。不但人人都是批评家,而且,人人又都是鉴赏家。我国历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批评家们通过整理、选择和品第,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更其显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批评特色。  相似文献   

9.
后殖民主义批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殖民理论是继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又一理论景观。这种反人本主义的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在西方批评界再掀波澜,并迅速由西方蔓延到全球。这种批评理论主张消解中心,倡导多元文化研究,强调意识形态话语批判和文化政治批评,其主要观点是针对“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神话”和“东方寓言”等等西方中心主义观点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高日晖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75-79,85
最近20年是《水浒传》批评成果很多、成绩很大的时期。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解放的潮流溶解了冰封的学术大地,“双百”方针得到了贯彻;二是理论与方法的多样性。本文从“拨乱反正”、“理论与方法的多样性”、“阐释的热点”等方面,对20年来《水浒传》批评的情况作了一个概括性总结,认为近20年《水浒传》批评的基本特征是多元化,并处于徘徊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仲热扎念"琴作为拉弦乐器"哔旺"的一个种类,以它不同的演奏方法及音乐效果,形成了不同于"哔旺"的另类藏族拉弦乐器。文章对"仲热扎念"独特的演奏方法、定弦法以及音响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乐器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态用地的"协调-集约"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加剧了城市土地的紧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走土地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为此,以天津市为实证对象,建立了一套考察生态用地“协调—集约”程度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改进得到“协调—集约”度三维模型,同时结合2004年天津市土地规划修编专题之七的课题实地调研数据,首次对市辖各区县的“协调—集约”度进行了创新研究,最终指出全市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用地均不同程度存在生境恶化和布局欠佳问题,“协调—集约”程度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监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允许上市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向特定对象采用非公开方式发行股票(以下简称"定向增发"),同时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引入"资产+现金"创新融资模式.本文在阐述其涵义及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资产+现金"定向增发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解读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教育领域却激起了波澜,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些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需要从"何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修辞学的“得体”观,体现出语言表达对社会文化背景(即大语境)的关注。其实,任何一种修辞观的出现都不应是孤立的,它既是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语辞修饰的要求.同时又与传统的修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的依据就在于文化的传承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诗三百》所代表的“和美中正,适度中节”的精神是最具典型意义的。考察吕叔湘先生对“适度”与“恰当”原则的论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精神的积淀。  相似文献   

16.
维柯认为人类早期思维是一种“诗性智慧”,这种思维产生了以己度物的隐喻和想象性的类概念。《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即为以己度物,其中比是直接以己度物,兴则为间接,相当于隐喻和象征,而赋则是将主体情志赋予众多无关事物而使之成为想象性的一“类”。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融水苗族自治县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为例,在概述了土地评价的目的与原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评价方法与过程,并简要介绍了面积量算、汇总和编制土地适宜性评价图的方法,最后说明评价结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可为广西县(市)级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略论韩愈的“文以明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以明道"中的"道"指以仁义为根本的儒家之道,它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旧说,不是抽象的空洞理论,而是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匡世正俗之良策"。韩愈从中唐的严峻社会现实出发,明确提出"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我们必须具体地历史地看待"文以明道",才能给出确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从6个方面对出版物中描述符号、层次等“大小”先后顺序关系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每一位编辑工作者在审、编、校的过程中都要认真对待并遵循“大小”关系,尽量做到“大小”使用合理,顺序恰当.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和评估标准,提出了图书馆提高“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措施,以便达到逐步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充分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