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刚  富华  常日 《河南科技》2004,(14):22-23
牛流行热地叫牛暂时热、僵硬热,是牛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疾病,最易感染的是黄牛、水牛.本病多发于夏季,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能导致牛的体况下降,公牛生殖能力减退.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是指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撮脚瘟".该病多为良性经过,大部分牛经2~3天便可恢复正常,故又叫暂时热或三日热.因其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1990年,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秆黑粉病等主要病害在我省大流行。其发生范围之大、程度之重为建国40年来所少有,虽经防治,仍造成较大损失,致使前期生长良好的小麦没能达到预期产量水平。据初步估算,仅因病害减产的小麦就在9亿公斤以上。因此,有必要认真回顾、分析去年的麦病发生情况和流行原因,探讨今后防治对策,以获得理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是我省夏粮生产能否迈上新台阶的一个重要前提。一、1990年发生情况,就全省而言,小麦病害属于中度偏重至大流行年,其发生特点是“种类多、范围广、面积大、来势猛,危害重,南部重于北部、  相似文献   

4.
一、国内外番茄溃疡病的发生概况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侵染所致的一种典型的种传维管束病害,病菌菌落米黄色,圆形,凸起,边缘光滑,黏稠,不透明.处于分裂期的番茄溃疡病菌在分裂后期,两个子细胞成V字形,革兰氏阳性,明胶液化能力弱.这是一种从番茄苗期到收获期均可能发生的毁灭性病害.该病被首次发现于美国,1943~1946年曾在英国大流行,目前在欧美多国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5.
陈兆 《河南科技》2004,(8):22-22
牛流行热是指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撮脚瘟”。该病多为良性经过,大部分牛经2~3天使可恢复正常,故又叫暂时热或三日热。因其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害。病原菌属于真菌中的担子菌。据推测,小麦锈菌的存在时间与小麦栽培历史相同,公元前1200年我省就可能有锈病发生。小麦三种锈病目前在我省均有发生,以条锈病最为普遍严重。五、六十年代条锈病多次大流行,导致四次小麦品种的更换。1990年锈病在全省发生达4488.32万亩,损失小麦10-15亿公斤,是1964年以来的又一大发生年。小麦叶锈病在我省南部和丘陵地区发生较重,1972、1973和1976年的严重流行使信阳地区小麦减产2-3成。秆锈病在我省的发生因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选购架子牛 应选择国外肉用良种公牛作父本杂交的改良牛,所选牛应四肢高,体形长,皮肤松弛有弹性,肌肉较薄,骨架清晰,毛密柔软,体况健康,形体较瘦,年龄在2~4岁,体重318~363公斤.这样的牛采食量大,日增重高,肥育效果好,饲养期短.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有关部门进行的一项产品市场产销走势调查显示:从2000年至今,牛产品需求量逐年增长,供需出现缺口,价格连年走高.据对各地市场调查,以下10种牛产品销售顺畅,价格坚挺.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期选择健康无病、早期发育良好的12~18月龄的牛,观察15天左右,按体重大小、性情、性别、进食快慢等合理分群.观察期间让牛自由活动,供足饮水,饲喂少量优质青草或干草.每天观察牛的食欲、粪便和反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相似文献   

10.
由于鸡粪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粗纤维和非蛋白氮,以及平养鸡的扩垫草中含有的大量粗纤维,猪、鸡均不能利用,因而不仅对鸡粪的利用效率差,还易发生消化障碍.牛、羊是反刍家畜,能利用粗纤维和非蛋白氮,对鸡粪利用效率高,因此,鸡粪适合喂牛、羊,可使养鸡业与养牛业、养羊业有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是在多雨潮湿的长江中下游冬麦地区发生。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品种的更换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灌溉面积的扩大,此病在一些过去很少发生或不发生的地方如苏北、皖北、陕西的关中,以及山东、山西、河南、甘肃等省的局部地区也有明显的发展趋势。一般每隔3—2年就有一次流行。在流行年份病穗率在50—100%,减产可达10—40%;中度流行年的病穗率在30—50%,减产幅度在5—15%之间。河南省由于轮作制度较为单一,大都是  相似文献   

12.
一、牛舍干燥舒适 牛栏大小要合理,牛床设计尽量考虑到牛卧床时的舒适度,并铺上垫草、沙子、锯末等材料以保持松软.牛舍及运动场应保持干燥,排水顺畅.  相似文献   

13.
<正> 70年代末以来,小麦白粉病在河南省发生逐年加重,并多次大面积流行成灾。常年发病面积都在1千万亩以上,年损失小麦1-2亿公斤左右,大发生年发病面积在4千万亩以上,损失小麦3-5亿公斤左右。发病面积和损失小麦数量都居全国首位,已成为河南省小麦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大灾害性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了解小麦白粉病流行成灾的原因,并且为生产及育种部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对河南省的24个主要推广品种(占全省推广品种80%以  相似文献   

14.
1.选择好育肥牛.育肥牛要选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杂交改良、健康无病、体重在250公斤以上,年龄在1~2周龄的未去势公牛.用作育肥的牛要眼亮有神,鼻镜湿润,嘴巴大,食欲强,采食量大,四肢粗壮,被毛光亮,体躯长,胸深而宽.  相似文献   

15.
据山东招远市畜牧兽医总站调查,近两年发生家畜因注射青霉素而出现过敏反应29例,其中因抢救不及时招致死亡11例,其余均得到及时抢救而康复.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家畜中马属动物、牛(主要是犊)、猪、羊分别占6.8%、34.5%、51.7%、7%.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名红眼病.任何年龄、性别的牛都易感,两岁以上的幼牛尤为易感,主要发生于夏季的放牧牛,牛与牛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或密切接触而传染.  相似文献   

17.
<正> 黄瓜霜霉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温棚种植的黄瓜极易发生和流行,如不及时控制,5-7天发病率可达100%。现介绍其无公害防治新法。 1.诱导系统性抗病防治法。黄瓜开花前期叶面喷施圣丰·赐物4号10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3次,促使黄瓜产生诱导系统性抗病的高效抗体,增强黄瓜本身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控制发病。 2.生态防病法。即通过控制温度、湿度来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技》2007,(6):4
一、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 1.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主要有小麦条锈病、纹枯病、叶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吸浆虫、地下害虫、蚜虫、麦蜘蛛等"六病四虫".其中,条锈病偏重发生,沙河以南局部重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平原灌溉田和低洼潮湿地重发生;叶枯病中度发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白粉病中度发生,中北部稻茬麦及沿河、高产灌区麦田偏重发生;赤霉病,如果4月中旬至5月上旬遇连阴雨天气,将偏重流行;叶锈病中度发生;小麦吸浆虫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地下害虫偏重发生;苗期蚜虫中度发生,穗期蚜虫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麦蜘蛛中度发生,西部、北部丘陵山区麦田将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 创伤性网胃炎及心包炎是牛的常发病,主要是由于牛吃进了混有铁丝、铁钉等金属异物的草料,刺伤胃壁及心色而引起。病畜严重丧失生产能力,治疗极为困难,常常造成死亡,对养牛业的发展危害甚大。我们自77年以来,学习有关单位的先进经验,应用磁棒胃内投放的方法对乳牛、肉牛及黄牛进行了临床试验,对防治牛创伤性网胃炎及预防心包炎取得了显著效果,兹将我们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于2011年6月-2013年12月,统计了甘肃徽县核桃林主要有害生物,共计有虫害7种、病害2种;进一步深入研究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的发生规律、虫口密度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银杏大蚕蛾发生虫口密度与降水量、湿度和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与海拔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