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从岩石地层学角度探讨了地层命名的依据,并通过对渭北地区中奥陶世地层、沉积环境及岩相特征的研究指出:该区中奥陶世晚期的地层名称应使用泾阳组,而不是平凉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对冷水江矿区测水组含煤段的沉积环境分析,提出该段为障壁岛──泻湖体系的沉积、垂向上表现为海退序列─—海进序列。聚煤作用受到沉积环境的重大影响。主要煤层含硫低与该区泻湖及表层海水淡化有关。图3,表1,参4。  相似文献   

3.
应用测井曲线解释宝泉区的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俊民  马青云 《科技资讯》2012,(17):113-113,115
通过对钻测井的岩性组合和测井曲线的响应值的对比分析,利用测井曲线对煤岩层的物性特征反映十分明显、准确的特点,对宝泉勘探区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该区各沉积环境的特征及成煤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铝土矿的结构要素及成因、地质构造、沉积特征、主要组分变化与埋深、沉积环境、迁移和沉积方式的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区铝土矿的沉积模式,进一步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陈建华 《甘肃科技》2003,19(10):100-101
通过对靖远煤田侏罗纪盆地含煤岩系岩性、岩相及其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阐述了该区侏罗纪盆地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湘南桂阳松木圩下石炭统石磴子组的岩性、原生沉积构造、结构、生物组合特征、沉积环境条件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据此,从时间上将该组划分为6个沉积相带。用层控的观点,对该组的含矿性(Cu,Pb,Zn)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今后在该区进行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地段。  相似文献   

7.
廉钦龙 《科技资讯》2012,(12):119-119
通过对平顶山煤田二叠系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和岩性特征分析,从沉积体系上描述了该区二叠系含煤地层的岩性变化和煤层赋存特点,为该区地质"三边"工作提供了分析和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8.
粒度分析是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手段,其中样品预处理及粒度分析实验方法的选择是粒度分析资料整理成功的关键因素。粒度分析资料的常规整理是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而粒度分析的多元统计法整理是计算机时代沉积环境分析的必然。太平山北坡东地点为周口店近年来新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早更新世晚期洞穴堆积剖面,对该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进行因子分析,不仅探讨了该区第四纪早期沉积环境,而且为沉积环境分析由定性走向定量提供一个良好实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研究区煤层的厚度、分布、煤岩和煤质等特征的研究,分析、总结了龙永煤田童子岩组一段主要煤层的赋存规律,结合该区沉积环境,对煤层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安庆 《科技信息》2012,(6):401-402
新疆准南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与北天山的结合部位,面积约45000km^3,煤炭资源量丰富。笔者通过近十年在该区域内所做的煤田地质工作,结合丰富的地质资料,从区域内构造、地层、沉积相类型等方面对煤田含煤层段一侏罗系中下侏罗统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做一初步探讨,为开发煤炭资源及了解煤田概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陆表沉积物矿物学特征及沉积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及气候条件,作者对该区表层沉积的矿物学特征及沉积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非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除外)的矿物学特征主要继承自黄河中游地区第四系沉积物、粘土矿物及碳酸盐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还与黄河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气候及海水等因素有关。沉积作用受到河流注入、海水的顶托及侧渗、蒸发浓缩、电中和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马红卫 《甘肃科技》2007,23(10):74-76
文章阐述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区岩石地球物理参数特征,并利用综合测井资料进行了该区沉积环境分析与研究,对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文广  权彪  赵丹 《科技信息》2011,(5):I0019-I0020
对徐州大北望地区馒头组的剖面进行实测并采集标本,通过野外工作收集的岩石微观特征标志及室内镜下微相鉴定,参考Wi1son所划分的24个标准微相(SMF1-24)及其相模式,对徐州大北望地区早寒武世馒头组的化石碳酸盐岩微相和生物相特征进行初步的研究,并识别出多种微相和生物相,再对其碳酸盐岩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早寒武世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详细研究了西秦岭南带中志留统岩石学特征,对遭受重结晶作用的碳酸盐岩进行了结构成因分类。分析了该区中志留世的沉积环境及变化特征。在该区发现的层孔虫生物礁及其它“浅水”标志,表明志留纪时,为若尔盖微古陆北侧的边缘浅海环境。西部为局限陆棚环境,可分为:局限内陆棚、海湾、礁滩-泻湖-潮坪(孤立台地)等亚环境;东部为开阔陆棚环境,可分为浅海砂滩、内陆棚、外陆棚等亚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沉积结构及构造研究.本文对平泉地区长城系进行了详细岩相分类.并对其沉积环境及演化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研究区煤层的厚度、分布、煤岩和煤质等特征的研究,分析、总结了龙永煤田童子岩组一段主要煤层的赋存规律,结合该区沉积环境,对煤层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及气候条件.作者对该区表层沉积物的矿物学特征及沉积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非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除外)的矿物学特征主要继承自黄河中游地区第四系沉积物、粘土矿物及碳酸盐矿物的矿物学特征还与黄河三角洲地区沉积环境、气候及海水等因素有关.沉积作用受到河流注入、海水的顶托及侧渗、蒸发浓缩、电中和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酸可挥发硫化物(AVS)是沉积物中的单硫化二价金属部分,是研究碳循环与硫循环的重要介质。从AVS的控制因素入手,对青岛市胶州湾李村河口区4个沉积柱状样中的AVS和有机质与活性铁含量进行了科学检测,探讨了其环境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沉积物中的AVS含量较高(198.41μmol/g),与一些热带港湾的富硫酸盐含量接近,这与该区的高有机质、高沉积速率和高活性铁含量相关。沉积环境是控制AVS含量的内因,不同的沉积环境能够导致AVS生成的制约因素发生变化,近河口区的AVS生成受到活性铁含量的制约,而远离河口区则受到有机质含量的制约,其制约能力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有机质含量与来源、活性铁含量、氧化还原电位、沉积速率、硫酸盐含量。另外,由于近河口处的高AVS含量及活性铁的控制,导致AVS成为重金属的主要附存方式,这将为重金属的再循环(毒性)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江口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长江口区32个表层样的28种元素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结合该区的水文、地貌和沉积环境等背景资料,探讨长江口区沉积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可划分为四大沉积地球化学区,R型因子分析揭示了控制长江口区元素来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探讨鄂北区现行种植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水资源不足是制约该区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而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指出该区农业发展的前提是调整种植业结构,走节水型农业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区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通过分析鄂北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作物适水性,探讨了鄂北区建立节水型农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