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言论     
刘翔的金牌跑鞋是国宝,不能流失海外。——奥运冠军刘翔的雅典战靴6月将以1000万元的价格被拍卖。主持拍卖的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发言人说,本次拍卖欢迎国内买家其实,艺术家们都不容易,大师就更难了。——作家、教授余秋雨近日在一个论坛上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上个世纪90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21世纪,开个网站就能赚钱,可很多人不试。——有人想网上赚大钱都想疯了,频频在QQ上发这样的“好友”信息我从不想被称为“好莱坞明星”,我在好莱坞还是个门外汉。——出席戛纳庆祝中国电影百年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09,(13):47-47
“真倒霉,明明不是我的错,领导又说我了,我咋天天都这么倒霉,真不想干了!”、“同事们都背着我说这说那,把我孤立了”有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容易产生失落心理。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教授说。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就会产生失落的情绪,大家要及时调整.不要让不良情绪影响工作。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11):44-45
“真倒霉,明明不是我的错,领导又说我了,我咋天天都这么倒霉,真不想干了!”、“同事们都背着我说这说那,把我孤立了”有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容易产生失落心理。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教授说,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就会产生失落的情绪,大家要及时调整,不要让不良情绪影响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社会历史行为如果超出生态界限,则会出现对于人类来说的“生态矛盾”。生态矛盾表现为人类既依赖于生态,又反过来破坏生态的悖论。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生态矛盾触动了“人类物种是持存还是毁灭”这一世界历史的存在论基础,但生态矛盾并没有改写马克思所确立的人类自由和解放这一世界历史目的。相反,生态矛盾作为资本逻辑向人和自然之间生存界限的拓展,本质上构成了世界历史的“自然辩证法”环节。依此原理,马克思的“三形态”说平行蕴含着人类文明形态的螺旋上升式演进:农业文明(人的依附性)——工业文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生态文明(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一辩证运动中,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既是生态矛盾的解决之路,也是实现世界历史目的的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5.
瑞士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国家,照我说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的”,当我们踱进圣加伦老街边的一家针织品商店时65岁的意大利店主Rocco Scasascia说,他已经在圣加伦生活了40年,虽然没有加入瑞士国籍,但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瑞士人,因为这个城里的所有人都认识我,我们是老关系了。”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5,(3):50-51
<正>明明是吻了N只青蛙,但白马王子还是迟迟不肯出现,有时,不是桃花开错了地方,或许是和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关,总是难以遇到一个"对的人"。"失恋机率"最高的职业Top 10,一起来看看你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也在其中。TOP1咨询公司单身原因:在飞机上的日子比地面上多,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旅行箱永远处在备战状态。TOP2会计事务所单身原因:女多男少,超时工作是家常便饭。TOP3公关、广告公司单身原因:认识很多人,但很  相似文献   

7.
4个妻子     
一个高僧有一次给他的弟子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娶了4个妻子。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4个妻子中选一个陪伴自己。他把这个想法一说,第一个妻子说:“你去吧,我才不去呢!”第二个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愿当你的小老婆,我不去!”第三个说:“虽然我是你的妻子,但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第四个说:“既然我是你的妻子,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愿意跟着你!”于是商人就带着第四个妻子开始了长途旅行……说到这里,高僧对弟子们说:“各位,这个商人就是你们自己呀!” 在这个故事里,第一个妻…  相似文献   

8.
狗说:人是狗类的好朋友。牛说:人是世界上最忘恩负义的动物,他们不念我的劳苦,吃我肉,剥我皮。虎说:人是世界上最凶狠的动物,他们什么都吃。  相似文献   

9.
口音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兔子们,吓米们,猪尾吧!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注: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注: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注: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醉鬼认家警察把一名醉鬼送到家门口,对他说:“这真是你的家吗?”“如果你替我开了门,我就马上证明给你看!”警察打开门带他进去。“你看见那架钢琴吗?那是我的,你看见那架电视机吗?那也是我的。”他们又上二楼。“这是我的睡房,你看见那张床吗…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4,(12):71
“我的毕生都致力于伟大的科学事业,他们说我自命不凡、异想天开,的确,但我知道自己始终都是对的。”——莱纳斯·鲍林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人类世的提出意在说明人的活动对世界已经造成了“地质学尺度上”的影响,那不对称性则强调了科学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的贡献不是正向的,含义是科学发展给人类带去的福祉和困境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对等。从培根以降,在上述双向力量的增长过程中,人们对科技福祉的预测远远低于对问题的预测。学术研究当然不是某种情绪的产物。但厘清问题,追索这个方向研究的历史发展,从根源上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应当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言论     
动物牢骚老鼠:人们总说我胆小,不信你们都滚开,让我来当“一把手”试试!狐狸:有人一边咒骂我太狡猾,可又一边怨狠他自己太愚蠢。老虎:狐假我威,我同样也是受害者。猴子:要是我曾老爷的曾老爷孙悟空不退休,看你们谁敢把我不当人!井蛙:如果让我站到井台上,我也能看很远。鲤鱼:不是我不想变成龙,而是门槛费太高。乌龟:管不住自己的老婆,反而说我的帽子不好看。泥鳅:世界上这么多人耍滑头,为什么总拿我开涮?黔驴:主人连技能考试都不及格,我的智商能有多高?马蜂:凭什么只准你捅我的窝,不许我蛰你的手!蚊子:夜晚我哼的歌是不大好听,但你若不吭气,…  相似文献   

13.
生活验证     
一位很富有的人伤感地对他的朋友说:“尽管我非常愿意死后把全部的财产都留给慈善机构,可是人们却仍然认为我是守财奴。” 他的朋友听后说;“我告诉你一个关于猪和牛的故事。猪向牛抱怨说它不受人们的欢迎:‘人们经常提及你的善良和你那仁慈的目光,确实,你给人们牛奶和奶油;但我给予人类的更多,我奉献给人类熏肉和火腿,但是,人们还是不喜欢我,为什么?’牛想了一会说:“也许是因为我是在生前奉献的。”,生活验证@雨浓  相似文献   

14.
快活林     
醉汉父子有父子两人,都是酒鬼。一天,父亲在外面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地回到家里。一进门,盯着儿子的脸看了一会儿,生气地说:“奇怪!你的脸怎么变成三个了?像你这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东西,我这幢房子决不能留给你!”他的儿子在家里也喝得烂醉如泥,听了爸爸的呵斥,不服气地说:“那更好!像这样摇摇晃晃,来回打转儿的房子,就是给我,我还不要呢!”  相似文献   

15.
有人根据科学史上的一段历史事实——达尔文进化论的传播情况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年轻的科学家比老科学家能更快地接受新的科学理论。本涅特在1870年说过:“达尔文的迷人的假设,在最后的几年内,完全地抓住了科学家们的心,在他的国家和德国,几乎所有的科学界的后起之秀都可以被划分到这个学派。”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很多人都认为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6,(5):46-47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管从何种角度讲,约翰·D.洛克菲勒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首富了。他简直能点石成金:股票、债券和油井,样样做得都很出色,这位大富豪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洛克菲勒创造财富的神话激发了《纽约时报》记者的兴趣,他饶有兴趣地问起洛克菲勒致富的秘诀。“你是如何取得这般伟绩的?”记者问道。“很简单,”洛克菲勒回答说,“我的成功有赖于三件事情,只要认真遵循,人人都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财富:第一,我比别人更早地来到办公室,对工作更加投入、更加热情;第二,每天下班后,我总是很晚才离开办公室——一天结束之后,有很多收获;…  相似文献   

17.
王风书老人今年67岁,见到他时,他正给两只爱犬喂火腿肠。“白色的西施狗叫小白,棕黄色的巴哥狗叫伯力,是两年前朋友送的。”王大爷说:“现在孩子们忙,平时就它俩陪着我。”“有一天,我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了警察给罪犯测谎的文章,就琢磨,‘都 说狗对人最忠诚,我平时把伯力和小白当朋友一样看待,可它俩对我到底怎么样呢?’”带着疑问,年近七旬的王大爷心血来潮,趁爱犬不注意,猛然躺在了地板上,四肢大张一动不动地装死。看到主人突然出了“情况”,小白和伯力马上跑了过来。“开始它俩像赛跑似的围着我绕圈转。转了几圈后见我没动…  相似文献   

18.
我的朋友和至交,他们大都智力聪慧,事事有所为。之所以有这样的才智和作为,皆因为他们爱读书善学习。一位年长的朋友常念及“书是一味良药,常饮用便能提神安心,让人永葆无恙。”后来,我在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说苑》中找到了依据。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痛者也。”他指出,不读书学习的人,其五官脏器患有疾患——是瞎子、聋子。书是知识的载体,读书学习是增长理性知识的必然途径。古代哲人教诲世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语),“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墨子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况语)。…  相似文献   

19.
宠物的悲哀     
在里昂的郊外,一辆银灰色的“奔驰500”在离我不远的马路边嘎然而止。一位潇洒英俊的男子从前门下车后,很绅士地打开车后门,他彬彬有礼地牵出的那一位,并非我预料中的法国女郎,而是一只摇头摆尾的哈巴狗。比狗更得意的是猫。猫在法国与在比利时一样,也有它们的节日。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猫会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王子,穿上时髦的服装在女主人的陪同下招摇过市。在猫节期间,猫王子是孩子们心中的明星偶像,街头巷尾,随处都有猫模猫样的人穿行其间。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有一种文化观念认为,电子产品正在让孩子们远离书籍。一些大学的教授们也经常会说,现在的学生们都不愿意读书了,因为他们的眼睛整天就盯在手机上。一些技术恐惧者们甚至认为,下一代人完全不理解文学价值的观点。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很多人还停留在以电视为主宰的边缘心态。在这场变革中,数码产品的反对者试图营造这样的感觉:纸质书是代表了正义的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