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探讨改良阴式术对非脱垂子宫切除的优缺点,笔者选择了42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和42例同期患者行腹式全宫切除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改良阴式组与腹式组在术后体温、肛门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1).改良阴式全宫切除术,手术步骤简化,副反应少,术后效果明显优于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8月至2009年4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阴式子宫切除术65例及腹式子宫切除术65例作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镇痛剂使用例数、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天数少,减少了医疗费用,是一种较好的妇科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系列手术的临床分析.方法: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术,附件切除43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开腹手术33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腔感染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阴道子宫系列手术组,具有术后住院天数短,术后排气时间低于开腹手术组.结论:经阴道子宫系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这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只有在子宫脱垂的病例方实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正常位置的子宫几乎都选择腹式全宫切除术。而在西德目前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实施远远超过了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在妇科手术领域里这项手术显得特别活跃,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手术指征和合并症 1.1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优点无腹部手术切口及疤痕,很少因损伤腹膜而造成粘连、腹膜炎和肠梗阻等;没有术后剧烈的伤口疼痛;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残端吸收热、感染和血肿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 23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组)与同期23例经典式子宫切除术(B组)对比,测定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结果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经典式子宫切除术.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无差异.结论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不同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23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A组)与同期23例经典式子宫切除术(B组)对比,测定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结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经典式子宫切除术。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无差异。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王丽红 《甘肃科技》2009,25(16):137-138
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切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日、恢复工作时间;对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30例患者为研究组(腔镜组),取同期临床特点相似的开腹子宫次切术90例为对照组(开腹组);两种手术效果比较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平均出血量亦较开腹少,但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腔镜组肠道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较开腹明显缩短,术后病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其中5例同时行陈旧性会阴裂伤修补术,子宫大小如孕7~12周。结果:29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无一例膀胱、直肠、输尿管损伤,痊愈出院。结论:选择好手术适应症,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和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探析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手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天水广济医院妇产科接受相关治疗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接受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研究组46例接受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手术,对比分析2组术中术后情况。对照组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多于研究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P0.05)。子宫肌瘤临床治疗采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手术,有助于减少术后镇痛泵使用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并且还可加速肛门排气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腹式子宫全切与改良腹式子宫全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回顾性分析两种术式及随访资料完整的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术式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对术后生活质量随访调查比较。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尿情况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腰腹痛、残端出血、、残端息肉、阴道长度、阴道松弛及脱垂、性生活满意度均明显大于传统组(P0.05),而住院时间、费用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术式可以使患者创伤小、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性生活影响小、并发症少,建议推广开展改良式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尤其没有开展腔镜手术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1.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各40例,对两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均较开腹组明显减少,术后随访2~3 a,术后腹腔镜组再次宫内妊娠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应用腹腔镜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输卵管妊娠且有生育要求患者保守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在LAVH-I型的基础上结合部分Ⅲ型,即在镜下离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悬韧带),打通阴道后穹窿,并离断双侧骶韧带;经阴道处理主韧带及子宫血管。结果5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80~250 mL,平均165 mL,无1例大出血、副损伤及术后病率。结论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既克服了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缺陷,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特别适合初学者和基层医院开展,是子宫切除方式的又一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方法 在LAVH-Ⅰ型的基础上结合部分Ⅲ型,即在镜下离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悬韧带),打通阴道后穹窿,并离断双侧骶韧带;经阴道处理主韧带及子宫血管.结果 5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80~250 mL,平均165 mL,无1例大出血、副损伤及术后病率.结论 改良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既克服了开腹手术和阴式手术的缺陷,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特别适合初学者和基层医院开展,是子宫切除方式的又一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行筋膜内子宫全切重建阴道顶改良手术50例(改良组)及同期行传统的子宫全切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改良组(77±41)min、(142±26)ml和对照组(107±49)min、(230±3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改良组(46±4)h、1096、(7.8±0.6)d,对照组(48±6)h、10.896、(7.4±0.2)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比传统子宫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分析。选取甘肃省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资料,依据发病后手术时间分为A组(<48h)、B组(48~72h)、C组(>72h)、D组(控制感染后择期手术),分析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肿大、体温≥38℃、右上腹肌紧张、白细胞>15×109/L、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壁厚度≥6mm与中转开腹率相关(P<0.05);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及右上腹肌紧张是腹腔镜胆囊切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后48h是较为理想的腹腔镜手术时机,术前应考虑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白细胞计数等影响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1例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患者和99例急诊I期手术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梗阻性结肠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组(SL)手术时间(209.05±38.30)min少于急诊I期手术组(ES)(247.42±17.75)min,(t=-4.491,P=0.000).SL组术中出血量(138.10±98.81)mL少于ES组(246.21±69.07)mL,(t=-4.773,P=0.000).SL组术后住院时间(12.86±5.63)d少于ES组(17.74±9.59)d,(t=-3.124,P=0.003).术前电解质缓解率SL组(100%)高于ES组(60.7%),(χ~2=7.498,P=0.006).SL组切口感染1例,ES组30例,(χ~2=5.899,P=0.015).SL组吻合口瘘0例,ES组9例,(χ~2=2.064,P=0.151).SL组术后排气时间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729,P=0.086).SL组淋巴结检出数与ES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1.251,P=0.213).在随访中,SL组有3例复发、转移,ES组有29例复发、转移.结论:梗阻性结直肠癌行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可降低切口感染率的风险.支架扩张联合腹腔镜限期手术肿瘤切除及肠管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其中4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开腹组),40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而住院费用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治疗原则,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腹腔镜切除术(LA)和传统开腹手术(OA)两种手术方式对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我院收诊的98例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其随机分为OA组和LA组,每组49例。其中OA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LA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情况,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LA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OA组(P0.05);LA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远低于OA组(P0.05);L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0%显著低于OA组26.53%(P0.05)。腹腔镜切除术具有伤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输卵管妊娠病例48例,随机分为2组(腹腔镜25例,开腹组23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及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