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Pb(Zn1/3Nb2/3)O2-PbTiO3-BaTiO3(PZN-PT-BT)系陶瓷的介电弛豫、热释电等现象与PbTiO3含量的关系。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0.75PZN-0.20PT-0.05BT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运用宏畴-微畴理论对所得的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套可用于气氛环境下介电温度特性的测试系统,并将气氛环境引入到测试过程中,从而实现了不同气氛环境下(氧化、中性或还原性气氛)对电子材料介电性能参数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子材料的电学性能参数受到测试气氛的影响和作用,为研究材料内部复杂的缺陷结构和极化机制提供了一种直接有效的测试手段实验证明,测试系统运行可靠,数据精确  相似文献   

3.
湿土微波介电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分析表明,在微波波段为分米波和厘米波时,湿土的微波介电常数随容积和湿度变化而出现一个临界变化,在毫米波段这个临界变化消失。束缚水和游离水有着各自的微波介电豫驰。根据土壤颗粒、空气、束缚水和游离水四成分的土壤模型,本文建立了一种半径验直线式介电模型,为在微波频率范围内有效计算湿土微波介电常数提供了便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经典电磁理论,导出了光学各向异性条件下, Kerr磁光效应对入射光偏振态的影响表达式,计算结果包含了各向同性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Sol~Gel法在Pt/TiO2/SiO2/Si基底上制备了多种不同组分的(Pb0.3Sr0.7)1-xKxTiO3(PST)(x=0,1mol%,2.5mol%,5mol%)多层均匀薄膜,并研究了它们的介电调谐性能.发现掺杂后薄膜的晶型未改变,介电常数降低及介电损耗减小.1MHz时,随K含量的从0增加至5mol%,薄膜的介电常数从841降低至539,而介电损耗由0.134减小到0.058,其微波介电综合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气开采时岩石等混合介质在低频段出现的介电增强现象影响测井数据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介质低频介电增强效应的等效电容(CMEC)模型。首先根据储油层岩石电参数特性建立层状含膜介质模型,并将其等效为集总电路形式进行介电谱分析;同时给出3层含膜介质的电势分布,由此分析膜层电导率及膜层厚度对介电增强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等效介电常数在低频段的增强是电容模型有效厚度在低频段减小引起的,而其增强幅度和薄膜参数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由于CMEC模型计算含膜介质介电谱时引入的模型参数相对较少,运算量约为有限差分算法等数值模拟方法的10%。该模型可为油田地质结构的低频介电测量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7.
具有复合结构颗粒的介电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电流变液分散相固体颗粒采取分层复合结构时可能对电流变效应产生的影响.分析过程基于介电极化理论.给出了电场作用下具有复合结构颗粒间的结合能、失配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固体颗粒各层的材料性质、厚度、介电常数等因素变化对颗粒间结合能的影响.讨论显示:尽管复合结构颗粒的电流变液具有较为复杂的失配参数表达式,但与单一结构颗粒的电流变液相比,两者在颗粒间结合能的表现上十分类似,提示了以改善电流变效应为目的而采用复合结构固体颗粒作为分散相的建议缺乏理论依据.同时还发现,颗粒外覆层厚度的变化随介电常数的不同、对颗粒间结合能的影响具有正、逆两种效应.  相似文献   

8.
离子注入聚酯薄膜的导电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离子注入导电聚合物在电子和电气工程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正确使用其导电性,不仅应查明电导机理,而且应了解使用这种导体给连接器件带来的影响,迄今后者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以聚酯为试样,经不同剂量 As 离子注入后,研究了薄膜的导电和介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的机理是导电微粒之间的隧道效应,电导率的温度关系可用σ=σ。exp(-b/T~(1/2))表示;离子注入聚酯薄膜的介质损耗具有松驰特性,损耗角正切的最大值达到0.45,松驰频率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作者以等效电路和电子迁移速度分别讨论了松弛损耗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较宽音频频率范围内,研究了沸石石蜡油悬浮液在强电场下的非线性电。内容包括沸石石蜡油悬浮液复介电谱的测量,悬浮液的成分、电场强度对复介电谱的影响以及该体系对强交流电场和叠加在强直流电场上的弱交流电场的非线性响应。  相似文献   

10.
宋晓辉  岳鹏飞  吴洋  乔彦超 《河南科学》2012,30(9):1213-1216
建立碳纳米管介电电泳排布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电场分布对介电电泳力大小和方向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最终的沉积位置以及排布方向受电场方向及梯度的控制,已沉积碳纳米管影响局部电场分布导致与其他碳纳米管产生排斥作用,因此通过改变电场分布可以有效控制介电电泳力的方向与大小,实现碳纳米管的规律排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用开路同轴线和微带六端口测量微波频段中材料复个电系数的方法并给出了一种新的探头定标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工业环境中测量材料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讨论微波介质谐振器介电常数与品质因数的测量技术、测量基本原理及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较详细地给出了实际测量中模式的判别方法及测量误差分析,并结合所用仪器的实验测量误差与理论误差进行比较.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该方法对介电常数的测量较为精确,而对无载品质因数的测量误差相对较大,且随样品介电常数、高度的增大,测量误差减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已知的部分生物大分子的介电常数基本都是由实验加以测定的。本文对DNA等生物分子的介电常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与实验结果较为接近的结论。且较园满地介释了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一种在线监测绝缘介质损耗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设备绝缘介质损耗的在线监测技术,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尤其是监测的新方法,更是受人关注,目前,还未看到一种用于在线监测令人满意的方法。文中以电压、电流过零点相位差原理为基础,提出了一和中用电压、电流波形积分的测量方法来在线监测电容型电气设备的介质损耗,文中详细分析和推导了数学计算公式,并用数字模拟仿真给出了计算结果,同时阐明了系统频率、谐波含量和零点漂移等因素对测量带来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误差曲线,提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稳定性和准确度的措施。作者认为积分测量法可以将小信号测量转换为大信号测量,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具有较高抗干扰能力,在用于在线监测时,能较为准确地测量出电容型电气设备的介质损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介质环谐振器的湿度检测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TE011模并不总是湿度检测的最佳模式,在40%的湿度检测范围内采用TM011模会得到比较高的测量准确值;而在湿度大于100%的范围内,则宜使用覆盖范围广的HE211模测试.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知的部分生物大分子的介电常数基本都是由实验加以测定的。本文对DNA等生物分子的介电常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与实验结果较为接近的结论。且较园满地介释了DNA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CaCu3Ti4O12陶瓷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将混和、研磨好的粉料在900℃和950℃预烧后获得了CaCu3Ti4O12单相粉料.通过合成过程的成分变化,对CaCu3Ti4O12陶瓷粉末的具体合成过程作出了表述.将预烧后的粉末压制成型,在不同的温度下烧结,介电测试结果表明,1 075℃烧结的CaCu3Ti4O12多晶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最高,最高值可达1.23×105;1 060℃烧结的CaCu3Ti4O12多晶陶瓷的介电损耗最小,最小值为0.076.从SEM照片可以看出,1 060℃烧结的陶瓷晶粒均匀细小,粒度不超过5μm,致密性良好;1 075℃烧结的陶瓷呈现大块粘连状态,只在少数区域看到平均粒径超过10 μm的晶粒群.可见CaCu3Ti4O12陶瓷的介电性能与晶粒尺寸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金属—绝缘体复合材料介电增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金属与绝缘体复合材料介电增强规律,对有效集结模型进行了修正,在相对真空的前提下,研究了金属与绝缘体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随着掺入体积比的变化规律,其修正的公式也表现了与Doyle-Jacobs公式同样的非线性,并与Ag/LDPE复合材料实验以及其它几个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理论与实验也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理论推算与实际测量,分析与研究探测电路和导电介质的状况对模拟静电场测绘产生的影响,并对实验各环节进行改进,以减小其测绘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