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和评定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依据和准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医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施学生评价的关键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完整的医学生学业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包括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及指标权重、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及科研标准化水平建设,提高教学及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及整体质量和效率,适应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及提高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水平,不断提升动物实验工作效率和科研服务质量,研究设计一种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动物实验信息管理系统,为医学院校实验动物管理规范化和动物实验标准化提供新运行方式,并促进教学及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开展。  相似文献   

3.
医学免疫学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必修课,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医学免疫学进行教学改革,包括重组、充实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PBL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平台,采用期末考试加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4.
学生评教就是学生参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学生评教制度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态度、水平、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客观分析评价结果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向教师反馈意见并提出改进要求。学生评教制度是医学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而医学院校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模式,学生是医学院校利益相关者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审视学生评教制度应成为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盲生的生理特点主要是视觉障碍,听觉,触觉灵敏,缺少形象思维。在理论教学中的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盲生其他生理功能的特敏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其达到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新华 《科技信息》2012,(28):32-33
形成性评价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情况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形式能激发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策略、促使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定量数据分析表明,形成性评价能促进学习策略。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开展,应提高教师使用形成性评价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学习的积极性、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7.
于雷  褚杰 《科技信息》2010,(31):I0229-I0229,I0176
PBL教学模式在各国高等医学教育课堂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少有中职医学院校实施。本文是在借鉴高等医学院校实施PBL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在传统的中职教学中贯穿PBL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方法的研究、改革和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8.
袁虎  王哲 《科技信息》2009,(21):132-132
结合民办高校实际和高职高专办学特点,既注意企业办学要求回报问题,又满足教学实践要求,成功的在学校和附院建立了医学影像实训基地,取得良好地教学实践效果,为形成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实践体系作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结合《信息计量学》教学实践,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的《信息计量学》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互为评价对象,形成以学生学习评价和反馈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习态度、互动参与和行为结果3个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6个二级指标。把形成性评价引入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有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为其他相关课程实施形成性评价提供评价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医儿科学是中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分科中的一个独立科目,是成人高等中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本人在成人高等医学院校从事《中医儿科学》教学多年,有些体会,今大略总结如下。 1 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对象需求 成人高等医学院校中医专业的学生来源于多个方面,以我校为例,大体可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参加过部分临床实践的基层中医工作者和中等医学专科学校中医专业的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