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2.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我与欧洲若即若离。1992年的初夏,第一次走出瑞士苏黎世机场时,我拿眼前的一切与我阅读过的欧洲相印证。天际边的一抹雪影,那是横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苏黎世湖畔的教堂,影响虽已细若游丝,但仍竭力想在现代欧洲人的生活中寻找昔日教父的尊严;叮当驶过闹市的有轨电车,唤起的不仅仅是写意的怀旧感……结束断断续续长达10年的旅欧生活后,重新梳理记忆,我与欧洲居然仍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曾那么亲密地贴近它,生活在它湿润的气息里;我又始终与它保持着一个有限的距离,或远或近地观察它、欣赏它、品评它、阅读它,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来到苏黎世后,一直感觉这座城市出奇的洵洵儒雅,在msn上和国内朋友聊天时,我经常对他们说,作为瑞士的首都,苏黎世实在是一个宁静而平和的城市,它就像欧洲皇室的名门闺秀,气质优雅,秩序井然,可是3个月后的一场街游(Street Parade),让我见识到了苏黎世疯狂的一面,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城市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老屋     
<正>1992年的盛夏,我第一次被外派工作,来到了中国驻苏黎世总领事馆。在总领馆阁楼上蜗居了几日之后,我搬到距总领馆不远的Waffenplatz大街68号的一间老屋,正式开始了在苏黎世断断续续长达七年的旅居生活。当时,驻外使领馆的外交官及其家属的宿舍,都由国家提供。这些馆员的宿舍或租或购,室内的家具、电器等也均由公家配置,新任馆员可直接拎包入住。  相似文献   

8.
苏原 《世界知识》2014,(2):72-72
1992年的盛夏,我第一次被外派工作,来到了中国驻苏黎世总领事馆。在总领馆阁楼上蜗居了几日之后,我搬到距总领馆不远的Waffenplatz大街68号的一间老屋,正式开始了在苏黎世断断续续长达七年的旅居生活。  相似文献   

9.
它是一个不算大的国家,却在中东舞台上举足轻重; 它主张与以色列实现战略平衡,又决不甘心被排斥在和谈之外; 它曾在两伊战争中受益,现在却在黎巴嫩受到两伊的威胁; 它对苏联若即若离,它与美国关系时紧时松……  相似文献   

10.
语丝:阅读     
<正>一个自由的阅读者,只要有阅读的欲望和阅读的时间,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阅读。就其本身而言,阅读应该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即便你一生都与书本无缘,或是若即若离,阅读也总是少不了的。因为人生在世,你必须阅读"大自然"这部永恒的名作和"人世"这本厚重的大书,以及参与撰写"人生"这篇多彩的美  相似文献   

11.
苏原 《世界知识》2013,(24):63-63
不久前,一位朋友坐火车从瑞士的卢塞思到苏黎世旅游。出了火车站给我发微信,问我在苏黎世市内能够步行前往的器点有哪些。我不假思索地告诉了对方。发送完毕,我不禁一呆:我竞如昨日刚刚离开苏黎世一般。而实际上,我与这个美丽的城市久违已经十多年了!  相似文献   

12.
接下来的几期中,周安平将结合他所了解到的德国实际案例,解析德意志民族为人称道的司法理念。我在瑞士和德国接触过许多重大刑事案件。这些欧洲国家没有死刑,因此无论罪犯作案手段多么残忍,最终都免于一死。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发生在苏黎世的一件碎尸案,丈夫残忍地将妻子勒  相似文献   

13.
正我已经忘了。我已经忘了它极端的残忍和极端的温柔,如今读它,不管翻开它15693行的何处,我都受到震惊。关于西方经典著作(尤其是文学名著)的阅读的书很多,但我最喜欢大卫·丹比的这本《伟大的书》。这本书是对一些大书——西方文明的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具体来说是围绕哥伦比亚大学的两门课程,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这两门课的阅读书目。这两门课所涉及的是欧洲文学、哲学和社会  相似文献   

14.
离开苏黎世,汽车向东南方行驶,不到两小时,就来到莱茵河边。一座灰白色的小桥横跨河上,我们的车子就停在桥中间一个高高竖起的金属牌旁边。金属牌的一面标着“瑞士联邦”;另一面,上方是一个由王冠和红、黄两色旗组成的徽记,下方是两个字母很多的德文字。我正纳闷,同行的朋友说:“列支郭士登公国,桥那边就是。”列支郭士登是欧洲四个袖珍国之一。以莱茵河与瑞士为界,但河两边既没有守卫,也没有关卡。我们驱车过桥,无须检验护照和签证。从瑞士到列支敦士登就这样简便。  相似文献   

15.
三百多年前,有一位对西方天文、数学知识造诣很深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清朝康熙皇帝很赏识他,并破格封他为钦天监正,主持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观测工作。如今古观象台上仍保存着他当年监制的七件天文仪。此人是谁呢?就是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南怀仁,他来自遥远的比利时。比利时王国是西欧的一个小国,面积仅有30,519平方公里,人口985.8万;但由于它自古以来就是西欧交通和商业枢纽,又是欧洲日耳曼和拉丁两大民族繁衍生息的交界处。因此它在欧洲和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究竟在你的生活中有多重要?你愿意为它付出多少?这是一个值得城市人深思的问题。纽约时报网站前设计总监Khoi Vinh曾这样讲述实体书的场景效应:一次度假中,他买了一本George R.R.Martin的《A Game of Thrones》,为的是在海滩上阅读,"无需担心书在太阳下过度发热或者在水里发生短路",书放在卡克口袋里,但是会露出一部分。"由于畅销书的群体性。有些人看到了它,或者看见我在地铁上阅读它,他们开始和我友好地交流。如果我在手机上读书,这样的事情永远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2月25日在瑞士苏黎世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贸易和投资促进团欧洲之行是不久前温家宝总理访欧"信心之旅"的重要后续行动,旨在落实成果和向相  相似文献   

18.
选择航线和航班假若您出国只去一个地方,又有直达航班的话,比如从北京到东京,问题自然简单,如果没有直达航班或您要去好几个地方,那就复杂多了。订座之前选择和设计较理想的路线很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您旅途的便捷、舒适,而且还可节省开支,甚至顺便多游几个城市。比如,您的目的地是罗马,因我国尚未与意大利通航,就要选择中转站。若您想假道欧洲,起码有布加勒斯特、贝尔格莱德、苏黎世、法兰克福和巴黎五地可供选择。我国民航飞往上述地方的航班大都每周一次,而且相互交错,您不妨先看看哪一天先飞何地  相似文献   

19.
《毛猿》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著名的现代戏剧。关于《毛猿》的艺术,评论界众说不一。或将它归于表现主义;或认为它兼有自然主义和表现主义二者之长;或称之是一部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戏剧。可见,在欧洲各种现代艺术新观念,新思潮纷纷涌入还处于一片空白的美国剧坛的当时,《毛猿》受欧洲现代艺术之影响,特别是受刚崛起的表现主义戏剧之影响,是众所共认的。然而,所谓不同的分歧,我以为焦点乃是如何具体地认识剧作主人公扬克的性格艺术,而这正是剧作家奥尼尔在人物性格刻画艺术上,所表现的兼传统与现代戏剧艺术之长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我们用眼睛扫视文字或符号,并唤起大脑的阅读,这种看似简单实则却非常复杂的大脑阅读机制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对阅读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却忽略了它实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