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就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提出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体系的合理布置,过渡楼层抗剪抗弯能力应适当增强,以及构造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分析,从底部框架抗震墙设计、过渡层设计出发,给出了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注重概念设计、控制侧移刚度比、使结构体系合理等。合理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罗晖 《科技信息》2007,(35):104-104
简要介绍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特点,以及在地震区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布置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4.
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上部和底部抗震性能差异较大,建设设计、结构布置、底部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构造措施等方面要引起重视,才能保障结构安全。本文对底部框架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5.
刘劲松 《科技资讯》2006,(21):39-39
本文从平立面布置、房屋的高度、第二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抗震墙的最大间距限值、底层钢筋砼抗震墙的高宽比、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结构体系、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底层与上部砖房部分的抗震能力宜相匹配等各方面总结了底层框架上部砖混结构的抗震结构设计应满足的相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笔者的一些设计经验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的体会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震害特点,提出了抗震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底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的震害特点,提出了抗震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砖砌房屋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是指底部一层或两层为空间较大的框架抗震墙结构、上部为多层砌体结构的房屋。这种房屋底部的大空间可以满足商场、餐厅、会议室、停车库等使用功能的要求,而其上部可满足住宅、办公等较小开间使用的要求。本文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特点作了介绍,并结合作者的设计经验对抗震墙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剪切型串联多质点振动模型分析底部两层框剪砖房的地震反应,编制了相应的弹塑性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结构频率特性,影响房屋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相邻层间侧移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及8层底部两层框剪砖房在7度区和8度区是否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层间隔震底层框架砌体房屋动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层框剪结构多层砖房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2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但是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为此,提出把隔震橡胶垫放置在上部砌体与底层框架结构之间的隔震措施,它依靠隔震层较大的变形和耗能能力,大大削弱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由于上部砖房的刚度比隔震垫与底层框架的刚度大得多,因此可以将隔震房屋模拟成具有2个自由度的系统.并分析了此类房屋的动力特性,与隔震振型的参与系数相比,非隔震振型的参与系数非常小,隔震振型控制了系统的反应,得到了用来求解此类房屋动力计算的实用方法.为建立实用设计方法、推广层间隔震结构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底框砖房与框架结构商住楼经济性能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徽地区 5幢典型底框抗震墙砖房的设计资料及施工图设计出相应的普通纯框架结构房屋 ;编制两种结构房屋的结构造价预算 ,计算出两者的结构总造价及单价等经济指标 ;对该经济指标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对底框抗震墙砖房的经济性能作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4.
底层为框架一剪力墙的底框砖层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而在这类结构中,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低剪力墙,高宽比较小,破坏为剪切型,延性较差。为了改善其抗震性能,可以在低剪力墙中设置型钢骨架,从而形成劲性RC低剪力墙,使其抗震性能和抗震能力得到提高。本文根据试验研究结果,介绍了劲性RC低剪力墙在底框砖房中的应用,可供底框砖房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商住楼的底部二层框架—剪力墙、上部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在规范中并无涉及。在其结构选型以及用TBSA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又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这类结构的结构设计中 ,通过增设剪力墙来加强建筑物的抗扭刚度 ,增强抗扭作用 ;为使楼板具有足够的平面内刚度 ,将第二层楼板厚度取为 12 0mm ;在用TBSA程序计算时 ,采用手动干预的措施 ,有效调整计算结果。实际计算表明 ,这些方法能使这类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杜萌  战小康  李盛 《科技信息》2010,(15):293-293
框架结构的施工顺序是先起主体框架,之后再进行填充墙的砌筑,而现在工程工期紧,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程采取了在主体施工的过程就进行了填充墙的砌筑,更有甚者直接把填充墙当作是梁底模,填充墙与框架结构同时施工,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嵌竖缝剪力墙体系(PRCFW)的抗震性能,设计了2个单跨双层、缩尺比为1∶2的PRCFW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试件的破坏机制、刚度退化、变形和延性以及滞回耗能性能等,综合考察该结构体系的破坏模式和变形能力.试验表明:现浇节点未发生明显破坏,满足强节点弱构件要求;试件具有良好的延性,平均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竖缝墙由缝间墙受弯破坏最终发展成贯通各墙肢竖缝根部的剪切破坏;竖缝剪力墙与预制框架间螺栓连接板及其抗剪连接件未发生破坏.试验能够为该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木框架内砖砌体填充墙的抗震加固方法,共完成了3个缩尺试件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基于试验研究,得到了试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未加固试件的破坏主要由填充墙的剪切裂缝控制且伴有平面外倾斜,木框架未见损伤;对砖砌体填充墙采用嵌入水平钢筋与端部外贴钢板进行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试件的承载力与延性,且一定程度的裂缝损伤对加固后试件的名义屈服荷载、峰值荷载影响不大,但对延性与能量耗散能力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工程的结构方案分析,探讨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采用整体式框架剪力墙加层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计算方法,编制了考虑楼层刚度变化的计算程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层后的结构性能发生明显变化,砖混结构部分的最不利内力的位置将上移,在房屋的中部楼层可能出现薄弱层。  相似文献   

20.
对底部两层框剪结构砖房的弹塑性地震反应特性进行了广泛研究,认为按本文原则合理控制楼层刚度和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的分布,该类房屋是一种安全、经济、可行的结构形式,并提出用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作为指标来控制该类房屋底部塑性变形集中是最有效的设计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