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使接触     
亨德拉病毒之爆发 1994年9月,一场来势凶猛的疾病在澳大利亚港口城市布里斯班的一个赛马场爆发开来。最先得病的是一匹怀孕母马,它在外出吃草后出现了一些症状,经医生诊治后未见好转,情况反而越来越糟。  相似文献   

2.
致命接触     
亨德拉病毒之爆发 1994年9月,一场来势凶猛的疾病在澳大利亚港口城市布里斯班的一个赛马场爆发开来.最先得病的是一匹怀孕母马,它在外出吃草后出现了一些症状,经医生诊治后未见好转,情况反而越来越糟.  相似文献   

3.
去,新疆!     
赵一东 《知识就是力量》2013,(11):F0002-F0002
胡杨是新疆独有的树种,它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这是和田附近一座小水库附近生长的一排胡杨,它们的倒影映在水中,如诗如画。◆赵一东/文、图夏天是赛里木湖最美的季节,无数埋头吃草的牛羊为它作点缀。  相似文献   

4.
<正>鸟类、蜜蜂、蜥蜴、大象与黑猩猩等都拥有这样的生存技能——自我治疗。它们总会吃些植物来杀灭体内的寄生虫、细菌或病毒,以此缓解症状、预防疾病,或者纯粹是为了帮助消化。有些大脑只有图钉帽一样大的物种,都会不可思议地在需要的时候专门找来特定的植物吃下去,或用其他特殊方式对其加以利用。遛狗时你有看到过狗吃草吗?不用感到惊讶,那是一种自我治疗。狗如果吃草,那说明它可能肚  相似文献   

5.
在喀尔巴阡山积雪的峰峦下,有大片绿茵茵的草场,牛群在静谧的原野上吃草。在瓦赫河边有一处矿泉疗养地。它被高大的乔木、野花、弯曲的砂石路和淡蓝色的木桥错落有致地装点着。在稀疏的云层下,几位老人醉心于河边垂钓,整个一幅宁静、质朴、时空悠远的风情画。它就是今天的斯洛伐克。冷战时期,捷克斯洛伐克处在北约和华约对峙的前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它做足了功夫,甚至爆发了“布拉格之春”和苏军的镇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何京 《科学之友》2005,(4):54-54
哺乳动物有大脑,因此它们能够感到疼痛、恐惧和作呕,如果牛羚感觉不到疼痛,当狮子咬它的后腿时,它应该还会继续吃草;如果羚羊感觉不到害怕,它不会在刚看到猎豹时就急忙奔逃;如果犬类动物感觉不到作呕,它就不会呕吐,也不可能出现俗语“吐得像狗一样厉害”。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能飞行的体重最大的鸟 我们站在纳米比亚北部的埃托沙国家公园的草原中央,头上是炽热的太阳,脚下是烘干的黄土以及齐膝的枯草.几十米开外,立着一只巨大的灰色大鸟,它对我们的出现完全无动于衷.这是一只雄性灰颈鹭鸨.灰颈鹭鸨是世界上能飞行的体重最大的鸟类.更远处,有一群蓝羚羊正安详地在吃草.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见惯了牛吃草,兔子吃青菜等等,可从来没有看见倒过来的情景。你知道草吃虫子的事吗?  相似文献   

9.
漫画欣赏     
穿羊毛衫比羊绒衫环保羊毛衫原料是绵羊毛,羊绒衫原料是山羊绒。羊绒保暖性是羊毛的8倍,但产量很低,做一件羊绒夹克需四到六只绒山羊的羊绒。而且山羊对草原破坏很大,山羊吃草一直啃到草根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上的一只石猴下山找同伴,它跑到豺狼身边,豺狼不理它;它跑到虎豹身边,虎豹也不答理它;它又去跟獐鹿打招呼,獐鹿看见它,箭一般跑开了;它朝仙鹤走去,仙鹤看见它拍拍翅膀飞走了……石猴又急又渴,跑到溪边去喝水,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上的一只石猴下山找同伴,它跑到豺狼身边,豺狼不理它;它跑到虎豹身边,虎豹也不答理它;它又去跟獐鹿打招呼,獐鹿看见它,箭一般跑开了;它朝仙鹤走去,仙鹤看见它拍拍翅膀飞走了……石猴又急又渴,跑到溪边去喝水,在水影中它看见了自己的模样,原来自己跟豺狼、虎豹、鹿、鹤不是一类.  相似文献   

12.
江一舟 《科学之友》2007,(9A):68-68
有这样一个故事,花果山上的一只石猴下山找同伴,它跑到豺狼身边,豺狼不理它;它跑到虎豹身边,虎豹也不答理它:它又去跟獐鹿打招呼,獐鹿看见它,箭一般跑开了;它朝仙鹤走去,仙鹤看见它拍拍翅膀飞走了……石猴又急又渴,跑到溪边去喝水,在水影中它看见了自己的模样,原来自己跟豺狼、虎豹、鹿、鹤不是一类。  相似文献   

13.
铜钼对抗作用是生物无机中十分有趣的问题。反刍动物在含钼量高的土地上吃草会出现贫血、腹泻、生长迟缓等机能失调的症状,其病因可归结为缺铜,在类似反刍动物的瘤  相似文献   

14.
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营养顾问、体育营养国际中心主任安·格朗让介绍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营养品能使一块土豆登上金牌站台。而极其少数的天才运动员吃草也耽误不了事。即使埃德  相似文献   

15.
鬃羊记仇     
鬃羊是高原民众饲养的一种本地种家畜,善于爬山登崖。它的个头低矮粗壮,脊梁上的鬃毛长而鬈曲,蓬蓬松松地朝两边披下;脑门上生着两只长而尖利的犄角雌的犄角向后弯曲,雄的朝前平伸,十分威武。有一年春天,一只雌鬃羊产下一雌一雄两只小羔羊,初夏时就长得活泼健壮、伶俐可爱,牧人每天都将它们圈在山坳边的矮树林旁吃草。只是山中多狼,常年危害家畜,让牧人不放心。一天下午,牧人正在滩地割草,突然听到山坳边传来咩咩的惨叫声,立即想到母鬃羊和两只羊羔,慌忙抓起身边的火铳朝羊圈赶去。牧人一口气奔到山坳顶,只见两只小羊羔哆嗦着流着血躺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永泰 《科学之友》2003,(1):24-24
有趣的传说在中世纪,活跃在北欧的海盗曾把独角鲸的长牙带到欧洲大陆,但对于它的来历和产地却讳莫如深。人们捉摸不出什么动物的头能支撑这样一支3米长,20千克重的角。想象力丰富的画家把这种独角兽画成一种马似的动物,头上长角,四肢像鹿。可它如何才能克服角的障碍低头吃草,那就不是画家解释的问题了。中世纪的人们将它看成无所不能,凶猛有力的神兽。然而它却有个致命的弱点:抗拒不了处女的诱惑。当它看见处女,就会顺从地走过去,把角放在姑娘面前,然后倒地就睡,只有这时才能捕获它。人们认为其角具有奇妙的功效,能治病解毒。用来镂成酒杯、茶碗,如果盛上有毒的饮料,就会“泛起黑沫,毒性尽去”。把角磨成粉,简直就是灵丹妙。当年欧洲的教皇、皇帝或君主、总督等大人物都以拥有这种神奇的角为荣。丹麦国王弗里德利三世制作了一个宝座,座椅的脚、扶手和底座都有这种角制成。估计现在独角鲸还有2~3万头。由于生活在寒冷的北极附近,不易捕获,人们知之甚少。近年来,国际捕鲸委员会已注意到对它们的保护和研究,独角鲸的长牙之谜,必将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17.
    
面对明亮而又柔和的月光,我烦闷的心情有了一丝的平静,此时一缕凉爽的秋风从我的脸颊上轻轻拂过,一片枯黄又破烂的树叶在我眼前飘落。这片树叶已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在它存活的日子里,它所受的挫折,所享受的快乐只有它自己心里清楚,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担它的痛苦、分享它的快乐,现在它老了,从这棵树上落下了,从那光辉的年华中迈步走开,它离开了,就再也不可能回去,去炫耀它翠绿的外表、去战胜死亡的挑战,使生命延续。在我眼里,这片树叶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我亲眼看到它青枝出芽,现在又目睹了它的枯黄落地,但在短暂的生…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大西国”的传说,像幽灵一样,在地中海、大西洋西岸乃至全世界飘荡着。它牵动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大洋深处寻觅它的踪迹;它吸引了多少人写出成千上万本书来论证它的兴衰。它是当今世界留在海底最大的谜。  相似文献   

19.
学者们已经揭示了动植物界的许多奥秘,但是,有许多问题目前尚不清楚或者只是属于一种猜测,还有待于未来的进一步探索。比如: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脉中,你会遇到一种植物,在撒落自己的种子以前,善于用一种完全不可思议的方式使自己周围的积雪全部溶化,这样,它的种子就不会散落在冰雪之中,而是落在土壤里。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植物是靠什么来分解出热量的呢? 还有一种兰花,它是热带兰花的远支。它之所以闻名,并非由于它的美,而完全是在于它具有一套奇特的授粉方法。它的花从外表上看很象雌性的野蜜蜂,而且能放射出非常象母蜂的气味一样的芳香。虽然在小小的花里并没有花蜜,但是雄蜂却喜欢飞近它。只要雄蜂一飞近,花粉就撒满这些“被愚弄了的”野蜜蜂的头部。当雄蜂弄清了这一骗局以后,就马上飞走,但在飞行途中,它又闻到了这种熟悉的气味,便又飞近了又一棵兰花。这样,兰花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完成了授粉过程。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种不寻常的授粉方式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形成的呢?  相似文献   

20.
正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或残疾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出去散步,累了没地方坐;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可以坐下了,久坐后又难以起身。现在,他们可以不用为此发愁了,因为我们发明了一款出行"法宝"——便于携带、一凳两用的新型"拐杖凳"。这种"拐杖凳"重约1.5千克,骨架由不锈钢或碳素钢制成。它的上下两部分各有一个突起,分别为座位和底座。将拐杖上的几个挂钩拆下,把突起的部分摊开,就能将它变为一把椅子。将拐杖向上一提,便又能与凳子脱离。如此一来,它既能当凳子,又能当拐杖。将拐杖插进椅子中,再将凳子折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