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调查,我国发展非木材人造板,具有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较低、技术基本成熟、市场需求广阔等有利条件。首先是资源丰富。在我国种植大豆、玉米、棉花、麻类、烟草比较集中的18个省(区),每年可收获棉秆、甘蔗渣、麻屑、玉米秆、烟秆等适用原料1.87亿吨。在原料比较集中的地方,利用其中3%的农业剩余物就可以得到561万吨原料生产出500多万立方米人造板。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种庄稼离不开水。我国是水资源总量较丰富的国家,常年地表水总量(2.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我国又是人均水资源的穷国,人均占有水量只是世界平均数的1/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又不均匀,南方水多、人多、地少,水量有余;北方地多、人多、水少,水资源紧张。南方与北方相比,人均水量为4.4倍,亩均水量为9.1倍。在自然灾害中,旱灾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目前我国1/2以上的耕地没有灌溉设施,每年经常受干旱威胁的耕地有3亿亩。每年受影响的粮食达100多亿公斤。一方面水资源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利用率又不高,由于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0,(8):28-28
印度的电子垃圾预计到2012年将增加至约80万吨。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CPCB)进行的一项调查估计,2005年印度产生电子垃圾14.7万吨。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清单评估手册2007年的估计,欧盟每年人均产生电子垃圾约14至15公斤,在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每年人均产生电子垃圾不到1公斤。  相似文献   

4.
广西石山地区能源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常规能源资源:水能、煤炭等;生物质能源:薪柴、带秆、荒草、粪便等;以及新能源资源: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石山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785.4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27.23万千瓦,占广西啦能瓷源可开发量1420万千瓦的44.2%。截至1985年底,石山地区煤炭探明储量为8.75亿吨,保有储量为7.8亿吨,占广西煤炭保有储量22.5亿吨的34.4%,人均占有80.6吨。1985年石山地区生物质能源资源的产量为1131.03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724公斤。石山地区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石山地区目前拥有的能源资源总量(不包括新能源)折标煤为4.8544亿吨,人均占有量为50.06吨。其中水电1592万吨,煤炭为4.6397亿吨,秸秆165万吨,薪柴83万吨,荒草154万吨,粪便151万吨。  相似文献   

5.
 世界人口的增长一直快于粮食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 ,导致世界范围内粮食矛盾不断加剧。FAO1985年报道全球有5.5亿饥民 ,每年有4000万人死于饥饿 ;1998年 ,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的人口已增至8.28亿。到2040年 ,全世界粮食需求量将为现在的3倍。农药是保证提高农业单产的重要物资。20世纪9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农业病虫害面积2.5亿hm2次 ,防治面积为2.7亿hm2,其中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占90 %以上。1995年 ,我国通过农药防治 ,挽回粮食5400万吨 ,减少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6.
韦敏 《特区科技》1996,(5):46-46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较少的国家,人均耕地在1.2亩左右,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这块仅占世界7%的耕地上却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我们可以想象这块土地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中国12亿人口每年需要6788亿公斤的粮食,而这块土地现时只能供应5106亿公斤粮食,还有1000多亿公斤的粮食缺口需要我们通过进口或改造中低产田去争取。可是我国还以每年平均550万亩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跨上7000亿斤和8000亿斤的新台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况。而1985年全国粮食生产总量为37916.8万吨,比1984年减产2820.2万吨,下降幅度为6.9%,但仍比1978年增产743.8万吨,超过“六五”计划指标36000万吨。然而我市近年粮食生产减少幅度之大却令人担心。85年比84年减产8.2%,而86年比85年又降低8.7%,总产量仅152.79万吨,退回到1978年以前的水平。人均占有量从82年的309公斤减少到2.10公斤,减少幅度为22.3%。原因何在?以下就此谈几点看法。一、耕地面积减少是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从1985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情况对比来看,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温州为最少,仅0.45亩(缺上海市资料);从浙江省各地区的人均耕地占有量来看,温州为倒数第二,仅高于舟山地区。1986年末统计,我市耕地面积为280.27  相似文献   

8.
开发南方玉米生产有可能,有潜力,有必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是农业的基础。我国南方的粮食问题核心是饲料问题。“玉米乃饲料之王”,开发建立以南方玉米为主体的饲料生产体系,是解决我国南方粮食与饲料问题的根本出路。一、开发南方玉米生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有利于解决南方饲料的短缺长期以来,南方玉米饲料短缺,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如湖南省每年饲料用粮达40亿公斤,而年生产玉米量只有2~3亿公斤。江西省玉米年总产量也只有7~8万吨,只及总需求量的1~2%;江苏全省玉米年产量缺口在20亿公斤以上。据估算,南方稻区每年缺少玉米总量大约为100~150多亿公斤。玉米的匾乏,严重影响和…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的西藏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的农业,生产规模不大,1989年全区实播作物面积仅有317.63万亩,只相当于内地一些农业大县(市)农田面积;农业生产水平较低,1989年人均占有粮食256.84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5公斤.但千百年来,藏民族生息、繁衍、耕耘在这块土地上,大部分生产、生活资料也来源于这块土地,其间却有它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农业节水技术的选择与立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节水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不足,而农业始终是用水大户。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4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年·人),亩均占有量1460立方米/(年·亩),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4和1/2。若按未来人口15亿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1875立方米/(人·年),而美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500立方米/(人·年),1985年人均实际用水量已达1900立方米/(人·年)。我国总用水量中约7O~80%用于农业,当用水紧张时,首先被削减的总是农业用水。目前全国农田灌慨平均每年缺水达300多亿立方米,受旱面…  相似文献   

11.
秸秆发电受到普遍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包括秸秆在内的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仅农作物产生的秸秆量就达7亿吨,预计到2010年会增至8亿吨,相当于3.5亿吨至4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2.
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一个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以上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吃饭是第一件大事。粮食定,人心定;人心定,天下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所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粮食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我国的农业生产,40余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仅11318万吨,1992年达到44258万吨,平均每人占有384.9公斤。山东是个农业大省,粮食总产,1949年为870万吨,1992年在遇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总产仍达到3589.3万吨,人均占有量虽比大丰收的  相似文献   

13.
郭欢  宋风英 《科技信息》2012,(17):439-439,484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到1700至1800立方米,水量需求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新问题将更加突出。而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62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有近四分之一的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有限的水资源岌岌可  相似文献   

14.
植物源农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世界人口的增长一直快于粮食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 ,导致世界范围内粮食矛盾不断加剧。FAO1985年报道全球有5.5亿饥民 ,每年有4000万人死于饥饿 ;1998年 ,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的人口已增至8.28亿。到2040年 ,全世界粮食需求量将为现在的3倍。农药是保证提高农业单产的重要物资。20世纪9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农业病虫害面积2.5亿hm2次 ,防治面积为2.7亿hm2,其中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占90 %以上。1995年 ,我国通过农药防治 ,挽回粮食5400万吨 ,减少直接经济损失60…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石油工业,经过建国以来四十年的建设,已经成为用现代技术装备起来、专业配套的能源生产部门。原油的年产量从1949年的12万吨发展到1989年的1.37亿吨,使一度依赖进口石油的中国,成为自给有余,并能少量出口的世界主要产油国家之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原油产量迅速增长,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国家的行列。 1989年,全国生产原油1.37亿吨,1949~1989年累计生产原油20.17亿吨,年平均增长约20%。天然气年产量1949年为1117万立方米,1989年为143亿立方米,累计产气2306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量迅速增大。我国是世界上木材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颂,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木材供应大量依赖进口.是仅次于石油和钢铁的第三大用汇行业。目前我国木材年需求量超过1亿立方米.实际供应量仅6000万立方米.缺口超过4000万立方米.木材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同时。我国又是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17.
一项投资11.6亿的长江中上游生态系统工程——沙棘生态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种植沙棘生态经济林108万亩.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固沙4400万吨、固氮2400万公斤,减少土壤侵蚀126万吨.进行产业开发后,年产值达到30.02亿,并为当地提供3000至5000个就业岗位,农民年人均增收2500元.  相似文献   

18.
一、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一)、水资源短缺是漯河市水资源面临的首要问题。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辖两县三区,市区面积4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0万。年均水资源总量5.82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平均2.76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3.97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30立方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34立方米.人均和亩均占有量是河南省平均水资源量的1/5.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全球植物保护的主体农药--环境友好化学农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21世纪仍然需要化学农药1.世界人口、粮食与农药的关系人口、粮食、环境仍然是进入21世纪后摆在人类面前的突出问题。世界人口不断增加 ,可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目前 ,世界人口每年约增长8000万人 ,每年需增加谷物2600万吨。据报道 ,1950年人均谷物面积约0.23公顷 ,而到2030年将降至0.08公顷。自1950年起 ,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复种指数 ,加强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和种植 ,以及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 ,使世界作物产量有效地提高了3倍。而到2040年 ,世界人口预计将达到85亿 ,新…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 我国的粮食生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据测算, 到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多的高峰值, 按人均400公斤的温饱型年最低消费水平计算, 届时全国年需消费谷物将至少达到6400亿公斤, 以粮食问题为核心的我国农业面临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我国农业科技必须大发展, 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而农业生物技术就是这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核心与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