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非金属材料接地网的电气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提出一种纳米碳纤维接地材料半径的等效方法及地网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建立纳米碳纤维接地网评估流程,然后从导体截面积选择与等效、入地短路电流的计算及其对接地参数计算的影响、地电位升高幅值、地电位分布这4个方面分析纳米碳纤维接地网的安全评估方法,并从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地电位升高幅值等角度对比分析纳米碳纤维接地材料与传统金属接地材料的散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材料应用于变电站地网是可行的,并可为非金属材料大型接地网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曹浪恒 《广东科技》2008,(22):82-84
1直流偏磁产生的原因与现状 1.1背景 广东电网的±500kV西电东送和天广直流线路输电在近年相继投产,单极一大地运行方式是直流输电的运行方式之一,在这种运行方式下,直流接地极作为直流工作电流的返回通道,是直流输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影响接地极周围变电站接地网地电位的变化。当直流接地极电流引起变电站接地网地电位升高时,若两个变电站接地网之间存在电位差,直流接地极电流将有一部分流经变压器中性点、变压器绕组及输电线路。  相似文献   

3.
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对实际建筑物电气接地系统中采用的接地类型、接地故障保护措施、接地装置的选用及等电位连接作法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室外低压电源供电时,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类型应采用TT系统:当建筑物室内设有10/0.4KV配电变压器作供电电源时,接地类型应全部采用TN-S系统:为了克服建筑物内各电气装置之间的电位差,在电源进线处作总等电位连接,在电器设备故障时可能发生人员触电危险处作局部等电位连接。  相似文献   

4.
石玉泉 《科技资讯》2010,(16):52-52
接地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雷工程的基础。所有防雷保护原理是在雷击瞬间尽可能地保证设备、大地、建筑物及其附属设备之间构成等电位体从而避免过电压的损害,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接地系统,等电位的构成需要各系统共地,减小它们之间的电位差,而达至保护设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接地技术对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地就是将某点与一个等电位点或等电位面之间用低电阻导体连接起来,形成电路系统的一个基准电位.良好的接地方式不但可以统一测试系统的基准电位,保护电路系统的安全,减小各部份电路之间因多点接地形成的基准电位差,还可削弱甚至消除电路内外对目标信号的干扰.不良的接地方式不但不能统一基准、消除干扰,还可能因此而引入干扰、破坏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严重时甚至导致电路系统瘫痪而无法工作.生物医学信号属于微弱信号,对干扰噪声尤其敏感.文章通过实验对比,比较了同一个电路在不同接地条件下,对信号放大和检出的效果,说明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中,系统是否良好接地,是整个检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是影响接地体散流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冲击电流作用下土壤非线性电离对接地体泄流能力的影响规律,以单根水平接地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3-D FDTD)数值分析方法,基于L-D(Liew and Darveniza)提出的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建立了水平接地体仿真模型,然后从暂态冲击接地电阻、最大暂态地电位升(GPR)和电导率分布等接地体特性参数角度来研究水平接地体冲击散流的物理过程。研究表明:1雷电流在接地体及其周围土壤的散流是复杂的电磁暂态过程,接地体的散流极不均匀;2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减小暂态冲击接地电阻,而且考虑了土壤非线性电离效应的最大暂态地电位升要远远低于未考虑土壤非线性电离的情况;3接地体端部附近土壤电离区域大于中部附近电离区域,具有明显的端部效应。  相似文献   

7.
雷电灾害严重危害到建筑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及人身生命安全,因此,采取相应的防雷接地和等电位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雷击及触电事故通常都是因为过大的电位差引起的,为此,本文探讨了防雷接地和等电位保护措施及其工作原理,对建筑物电气设备的防雷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不断提升,入地短路电流越来越大,要求接地电阻越来越小,而要求接地电阻太小,有时既不经济也无法实现。本文通过高土壤电阻率的福建省莆田地区城北变接地设计实例,分析变电站接地设计中土壤电阻率、接地电阻、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高土壤率下采用灵活措施,在达到安全要求的同时,优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相似文献   

9.
架空输电线路与地线之间因耦合作用使得地线存在感应电压,不同接地方式对地线感应电压及能量损耗有影响。首先分析了地线感应电压分量的组成,随后采用暂态仿真计算软件EMTP-ATP建立普通地线和光纤复合地线在不同接地方式下的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地线接地方式下普通地线和光纤复合地线的地线电位、入地电流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不同接地方式下地线的能量损耗。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地线均采用逐塔接地时的电能损耗最大;普通地线单点接地且OPGW地线逐塔接地时,地线电能损耗大约减小一半。研究结果可为实际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仪器分析教材中有关电位分析法中电池电动势计算方法的论述上的概念性模糊、公式间相互矛盾等展开了较深入的讨论,并做了相应的实验验证。指出电位分析法中真正要知道的是2支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及其与被测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而非电池电动势,因此可采用公式E电位差=Φ指示-Φ参比 计算各种情况下的电位差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膜胶粒电荷效应对动态膜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以FeO(OH)、Al(OH)3溶胶、壳聚糖、明胶之间的二元组合,并通过调节pH,在陶瓷基质膜上通过错流过滤制备预涂动态膜,同时考察其对直接大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试验表明:可通过选择不同组合和控制pH实现面向过程的动态膜设计.制备的4种动态膜对染料废水的脱色率为94%~100%,通量为20~55 L/(m2·h).当电位极性相反时,脱色率最大;当电位极性为负时,脱色率最小.电性相同时,电位差越小,脱色率越大;电性相反时,电位差越大,脱色率越大.  相似文献   

12.
杨弃“电级电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文从电极[Electrode]和电位[Potential]的定义及之相关的基本概念出发,指出“电极电位”这个概念是电化发展早期,人们从金属/溶液两相界面间正确事实的错误认识中得出观念,这种观念混淆了单相体系中任意点的电位和两相之间电位差的概念。作者从电池电动势的构成、电动势的实际测定、电化热力学和单电极的电化学势的组合等方面,证实“电极电位”是两个电极界面间的两个金属/溶液界面上电位差的差[⊿(⊿φ)]。如作为实测电池的电动势,其中还包含了两种金属之间的接触电位差。当选用标准氢电极为参考点后,电动势可变成电位差(⊿φ)的形式,但和电位φ仍无等同性。鉴于上述原因,“电极电位”显然是错误概念,必须予以抛弃。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电网超高压系统发展很快,但由于平地资源稀缺,新建的发电厂、变电所的厂(所)址往往座落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条件极差。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接地短路电流不断增大,设备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也不断增大,若处理不当,则会直接威胁到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因此,可靠的接地网就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为了满足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以及电力系统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地要求,需采用均压、隔离、分流和限制接地电阻等方法,使工频接地电阻降到目标值,并满足国家电力行业标准中对接地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升程曲线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方便控制由凸轮驱动分配阀芯的液压机速度,提出一种阀芯开启度与凸轮转角成线性关系的凸轮升程曲线,导出凸轮升程曲线方程及其压力角的数学模型。在分析液压机分配阀芯驱动凸轮工作特征的基础上,以凸轮升程曲线最大压力角为目标函数,对凸轮升程曲线进行优化设计,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300 MN模锻水压机,结果表明优化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接地网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二次设备与运维检修人员的安全,合理的设计接地网至关重要.湖北某地区由于电网网架结构薄弱,规划新建若干座变电站,本文结合该地区110kV变电站典型工程现场情况,运用专业接地计算仿真软件CDEGS对变电站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地电位升、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进行计算分析.对水平地网的均压优化、局部换土、增设垂直接地极、扩大接地网面积等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选取最合理的接地网优化方案,为本变电站站接地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电子信息系统抑制电磁干扰的能力,采取恰当良好的接地方法是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电子信息系统不同接地方式抑制电磁干扰性能的不同,根据工程中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电子设备的具体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接地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各电路电流经公共地线阻抗时产生的共阻抗耦合干扰及地环路电流与其它电路产生的磁耦合干扰,避免了电路受磁场和地电位差的影响,抑制了电子信息系统的直流接地干扰,保证了电子信息系统正常安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接地网降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电站接地网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将故障电流迅速排泄入地,控制接地网的最大电位升高,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故合格的接地网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变电站的设计、建造施工以及日常运行维护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接地网接地电阻值偏高的主要原因;结合当前应用的各种降阻措施的优缺点,指出了接地网的降阻措施从设计到施工及运行维护方面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降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孟海军 《科技资讯》2010,(22):7-7,9
当金属管道某一处与另一处的电位存在差异时,就在管道内部形成了阴极区和阳极区,两区之间的电位差造成了金属管线的腐蚀。金属管线防护对于油气生产企业具有显著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阴极保护就是控制其腐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罗刚 《科技资讯》2012,(27):133-133
本文主要是来介绍我国变电站电缆的屏蔽性特征,文章分析了单芯和三芯电缆的接地方式,也分析了电缆的抗干扰性,对于目前我国变电站的电缆屏蔽性问题以及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电缆的抗干扰性特征,同时分析电缆接地对于接地电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程进虎 《科技资讯》2010,(22):126-127
本文针对海域回填、山体开挖两种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核电厂220kV施工与辅助电源变电站工程,结合站区面积小、土壤电阻率高等特点,通过宁德核电、台山核电工程实践,分析了接地电阻对站区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的影响,得知海域回填条件下采用打深井降阻方式;山体开挖条件下采用换土、敷设电解地极降阻方式,可使站区内接地电阻、跨步电位差、接触电位差满足变电站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