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刊物《新科学家》1987年10月5日载文介绍关于“第五种力”是否存在在科学界的分歧。现摘要转载如下: 最近几乎同时发表了两份报告,一份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关于存在“第五种力”的证据,另一份则说,并未发现这种证据。乍看起来,这似乎把问题搞得混乱了。其实在这种混乱情况下,有种种迹象表明,关于引力问题,在伽利略和牛顿的想法以外,还大有探讨的余地。这种力所以被称为第五种力,是因为它不是物理学  相似文献   

2.
除三定律外,牛顿还有关于力的两条说明,即(一)、所谓ViSinita,或物质固有的力,是每个物体被其一定的量而存在于其中的一种抵抗能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其原来静止状态或者在一直线上等速运动的状态。(二)、外加力是一种为了改变一个物体的静止或等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加于其上的作用力。爱因斯坦在他发明了相对论之后说:“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思想”。“力”是牛顿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本文就“力”的概念和定义,谈一点肤  相似文献   

3.
论力、能量和熵的概念在基础物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统一的角度,历史性地论述了力、能量和熵三个物理量的中心地位,探讨了它们在基础物理中的意义.修正了Prigogine总熵变公式,引入了k因子和g因子,调解热寂说和进化论的关系,并据此从熵的角度分析分子自组织进化熵减少的机理.最后分析了力、能量和熵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从力、能量到熵概念标志着物理学从"存在的物理学"发展到"演化的物理学".  相似文献   

4.
说“给力”     
"给力"一词已进入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范畴,并成为热门词语。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给力"这一新兴词语加以分析,并从认知角度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5.
<正> 回顾物理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的头三十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黄金时代。在19世纪末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这就是以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以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仑兹力公式  相似文献   

6.
力、能量、熵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统一的角度论述力、能量和熵三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指出物理概念的发展标志着物理学从“存在的物理学”发展到“演化的物理学”。  相似文献   

7.
大师的启示     
 今年是著名的英国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诞辰180周年,他在物理学史上的地位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麦克斯韦把电、磁、光等现象用简洁的麦克斯韦方程统一了起来,在近代科学史上,这是继牛顿统一物体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后实现的第二次物理学大综合。他在1873年出版的《论电和磁》,也被认为是继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后的又一部最重要的物理学经典。没有电磁学就没有现代电工学、电子学,就不可能有电气化、雷达和无线通信,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1931年,在纪念麦克斯韦诞生100周年时,爱因斯坦把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贡献评价为“自牛顿时代以来物理学所经历的最深刻最有成效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运用荷兰物理学家Erik Verlinde的最新基本假设推出了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Poisson方程等物理学的基本定律,论证了Erik Verlinde引力是"熵力"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薛红勤 《科技信息》2012,(30):191-191
"给力"一词是自2010年产生以来,目前被人们广泛使用的网络新词。本文从模因论角度对"给力"这一新词进行分析,揭示"给力"一词流行的必然性和趋向。  相似文献   

10.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已三百多年,但是,在"物"中并没有找到牛顿的引力;牛顿认为太阳系是一架永动机,这说法不对。天文学中另一个权威是"广义相对论",它的"纯相对"与"时间是空间的第四维"等说法也是错的。  相似文献   

11.
以《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为基础,研究了牛顿的万有引力观及其在“引力近距作用场”发现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运动力”就是施力物体施加于受力物体上的万有引力;“加速力”与今天物理学上所说的“引力场强”十分相似;“绝对力”是分布于中心物体中的“加速力”,相当于今天物理学中的“引力场强”.因此,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论述中蕴含着物理学早期近距作用场的思想萌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两个相互运动的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洛仑兹力,得到了洛仑兹力的数学表达式,讨论了两个电荷点之间的洛仑兹力的力学特性,证明了洛仑兹力不服从牛顿第三定律,同时说明了牛顿第三定律的成立条件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作者20年前就揭示了"第三种波粒二象而后又把爱因斯坦、德布罗意与作者本人揭示的"三种波粒二象性"统一起来,进而揭示广"物理学尚未征服的山峰中的最高峰:实物(粒子)和场(波)之问的关系"并给出了完美的物理机制——"π型三重波粒二象性"和精准的数字表达——"甘永超公式"。从而,使现代科学前沿的四大疑难("波粒二象形之谜"、"光的本性之谜"、粒子与场的关系之谜、"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结构单元之谜")烟消云散,被"甘永超公式"有可能跻身"物理学的五大核心公式"和"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大公式",进而与牛顿第二定律、麦克斯韦方程、薛定谔方程、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并驾齐驱。我们看好这一中国人原创并足以与西方最高科学成果比肩的理论,殷切期望它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不少力学教科书和有关文章及报告常将“牛顿力学(Newtonian mechanics)”和“经典力学(classicai mechanics)”混为一谈。如郭士堃同志的《理论力学》上册第一章结论就写道:“时间、空间、运动着的物质(以质量为其量度)和力,是伽利略和牛顿所奠定的经典力学(即牛顿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等、实际上这两个名词的内涵是不同的;牛顿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研究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去年十一月物理学的最高荣誉奖授于了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等三人,表彰他们在阐明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性质,特别是在发展电磁力和弱力统一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本世纪人们已经看到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延生,而今这两种电磁和弱力的统一被认为是本世纪物理学最光辉的成就之一,是至今物理学发展的最高点。根据统一定律来解释电磁力和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权健公司的四大体系之一,汇力国际系统集专业、规范、创新于一身,势如破竹,向成为最具魅力的系统目标大步迈进。成立不到一年,团队成员突破万人,汇力国际系统首战告捷,并以坚定的信念和专业的态度向着更长远的未来进发。2013年8月12日,对汇力国际系统的三位创办人而言,是刻骨铭心的一天。这一天,以"汇聚精英,力撼全球"为目标的汇力国际系统正式成立,这里满载着他们的心血,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人生和事业的期盼。汇力国际系统的灵魂人物梁华兴来自中国香港,曾先后在仙妮蕾德、慕立达(大溪地诺丽)、月朗(富迪)等七家公司创造了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两个稳恒的载流回路之间相互作用的安培力遵从牛顿第三定律进行了普遍的论证,并进一步论述了磁场力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8.
在理论力学的教科书中,有两处出现惯性力。一是在非惯性系动力学中,为使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数学表示式形式不变,引入惯性力;另一是在分析力学中的达朗伯原理,引入惯性力(为和上述惯性力加以区别,称达朗伯惯性力)。在现行的教科书中,认为惯性力是虚拟力(虚构的力)。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两种惯性力的实质应如何理解?惯性力是虚拟力吗?多次提出疑问,本文试图谈谈作者的一点初浅看法。一、对力的概念认识应作历史分析人们对力的认识是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逐渐形成的。牛顿在前人研究、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看似完美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几乎可以解释除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实验以外的物理与天文学的一切运动过程,当时这2个无法被牛顿定律解释的实验被称为物理天空中的两朵乌云。也正是由于这两朵"乌云"的存在才促成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进而带来了一场物理学革命。现如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仅能解释的宇宙成分的4%,而其余的96%由暗物质和暗能量构成,它们的本质还未知,可以说是21世纪物理学的另外两朵"乌云"。  相似文献   

20.
武术运动中劲与力是衡量武术内在实质的重要标准和具体体现,提高劲与力速度和有效质量是关键。本文主要运用物理学原理来对武术劲与力进行探讨,这两种力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增大劲与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