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灵长类动物是对与我们人类共同生活于这个地球上的所有新大陆猴、旧大陆猴和猿类的非正式叫法,其科学术语是灵长目,其中包括我们人类。灵长目作为一个动物学分类阶元(taxon),1873年由瑞典分类学家林耐命名,他首次把人类和猿猴一起归为一类,叫灵长目。人类之所以要和猿猴一起被归入到同一个目,是因为人类和这些猿猴在形态上、生理学上、习性上、遗传学上、进化上和生物学上存在着许多的相似、相近乃至相同的特征。为什么要研究灵长类动物?灵长目作为一个分类阶元算不上什么大单位,但它却包括了由低级到高级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种类,它们采用了…  相似文献   

2.
摘要: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位居单一病原体引起死亡的严重传染病之首。结核病 历史悠久,对其记录可以追溯到远古社会。人类同结核病进行了数个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然而,时至今日,结核 病仍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发有效的抗结核疫苗和药物迫在眉睫,而开展这些工 作需要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由于非人灵长类动物在解剖结构、生理生化、免疫和代谢等生物学特性方面与人类 高度相似,应用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对结核病的发病机制、机体免疫反应及相关疫苗和药物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 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本文着重就恒河猴和食蟹猴在人类结核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克隆猴,就很难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人类的医学技术又向前迈了一大步。”2018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于2017年11月27日诞生,10天(12月5日)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克隆猴在中国成功了,与人类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是一个国际上的技术难题,这一难题甚至花费了从克隆羊“多利”的诞生直至今日的21年的时间!疾病研究、新药测试将大幅提速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表示,克隆猴的成功,将为脑疾病、免疫缺陷、肿瘤、代谢等疾病的机理研  相似文献   

4.
猴年说猴     
正每到一个新年,生肖都是我们必说的话题。在十二生肖中,毫无疑问,猴与人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它们的生物学特征、行为、心理也多与人近似;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所具有的全部生物学属性的行为,都能或多或少地在猴子或灵长类中找到。在我国,猿猴的形象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与越女比剑的白猿、朝三暮四的猴群、肝肠寸断的母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都化生出了无数故事,马上封"猴"、灵猴献桃等民俗也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那么,生肖中的猴,到底是哪一种猴呢?  相似文献   

5.
能获得最高级“大话四颗星”的当然只有灵长类动物了,猿、猩猩和猴子,它们耍起小聪明来绝不输于人类。有些雄猴,为明哲保身,竟学雌猴将自己的屁股变红(雌猴的红屁股是为了在繁殖期引诱雄猴用的)。当雄猴惹怒了比自己更强壮的雄猴时,它看情势不  相似文献   

6.
中国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灵长类动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现生存的200余种灵长类动物中,中国分布有4科7属23种共39亚种.其中云南省就分布有15种,它是中国灵长类动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同时也是开展灵长类动物研究工作最早和最多的省份.作为生命科学实验研究中使用最广泛和用量最大的灵长类实验动物--恒河猴(Macaca mulatta),仅我国就有6个亚种之多,并广泛分布于20多个省区.各亚种及各地理分布群之间在生态、行为、遗传、生理、医学等方面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为开发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重复性好的实验灵长类动物提供了广泛的资源.本文从灵长类动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和科学研究与利用二个方面论述了建立恒河猴亚种封闭式繁殖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视克隆羊     
克隆阴影 1997年7月24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诞生了。名叫”多莉”。1997年3月3日华盛顿邮报披露了1996年8月美国俄勒冈地区灵长类研究所制造出了克隆猴。猴是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能够克隆猴,给人的冲击更大。  相似文献   

8.
异种移植     
早在60年代心脏移植术成功后不久,有些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始了异种移植的研究。那时的研究对象以猿和猴为主,因为这两种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进化有密切关系。80年代,异种移植随着强效免疫抑制剂的面世而得以实现,但仍存在许多问题。1984年,美国加州一名婴儿在接受狒狒心脏移植后存活了20天。其后美国匹兹堡大学用狒狒的肝给成年肝病患者进行了异种移植。1996年又为艾滋病患者进行了狒狒的骨髓移植。 尽管血缘相近,但灵长类动物绝非人  相似文献   

9.
用猪卵透明带55KDa糖蛋白抗原(ZP3)和胞壁酰肢二肽佐剂(MDP)免疫3只雌性恒河猴,研究猪ZP3免疫的抗生育作用及其对卵巢正常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评价用恒河猴作卵透明带生育调节疫苗研究动物模型的合适性。实验观察持续440天,三只免疫猴中,两只产生高滴度抗ZP3抗体并导致不孕(免疫组怀孕率为33%,对照组为80%).血清E_2和P测定结果表明,抗体滴度高的两只猴E_2和P的水平极低,且不呈周期性变化,组织学观察表明两只不孕猴的卵巢缺乏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揭示ZP3免疫阻断了卵泡的发育,这些结果与用猪ZP3免疫其它灵长类动物报导的相似,它进一步证实ZP3免疫的抗生育作用,并支持用恒河猴作动物模型,研究用合成肽段或基因重组产物作免疫原的卵透明带生育调节疫苗。  相似文献   

10.
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的动物福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乾生 《实验动物科学》2003,20(Z1):108-110
非人灵长类 (Non humanPrimates)实验动物由于它的形态解剖学与生理生化机能方面与人类有相似之处 ,因此在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常用作人类的“替身” ,是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在药物毒理学的实验过程中 ,有的药物 ,特别是基因工程药、生物制剂等要求必须使用猴类进行。因此 ,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的道德伦理观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因为它也涉及到我国的实验动物科学与国际接轨并获得国际认可的问题。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实质上就是动物福利 (AnimalWelfare)问题。什么是动物福利 ?台湾学者夏良宙 (…  相似文献   

11.
指猴的外形一点也不像猿猴, 倒有点像松鼠。事实上,它们从18世纪90年代起的大约70年时间里,一直被动物学家归类为松鼠。指猴栖息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身长约1米,体重约3千克,是全世界最大的夜行性猿猴。由于它们有被饲养23年的记录,动物学家推测其寿命可能为25—30岁。指猴栖息于森林的树上,无论雌雄都喜欢单独行动,它们各自拥有半径约1千米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1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特点1.1动物分类学位置猕猴(Macaca mulatta)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动物。猕猴实际上是猕猴属猴的总称,共有12个种、46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5个种,包括恒河猴、熊猴、红面断尾猴、台湾岩猴和平顶猴。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总目录     
《大自然》2004,(6)
人之由来………………………浅谈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1(5)……………………………谁是人类的祖先?1(11)人类的“童年期”———……………旧石器时代1(14)古DNA…………………研究与分子考古学1(18)积极进取,年年向上———……看古环境变迁中人类前进的脚印1(21)猴年谈猴………………………………………甲申猴趣1(25)…………………………现生灵长类动物漫谈1(45)…………………………灵长类动物保护现状1(48)昆虫世界……………………………………碧凤蝶(上)1(29)漫……………………………………  相似文献   

14.
于彦  张朝霞 《大自然》2010,(2):70-75
2009年5月,挪威科学家在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一块昵称为“艾达”的灵长类动物化石可能是“人类最古老的祖先”,并称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人类进化史上一个缺失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高等级医学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生物医学研究的需要,已经开展了灵长类动物的引种和驯养[1],至今在我国许多地方已形成规模化饲养场,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实验动物标准化要求以及动物福利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减少灵长类动物在人工繁育、引种养殖等管理过程中死亡,提高其种群数量和质量,保障动物福利,最终保证动物实验等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是作为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在近十余年对灵长…  相似文献   

16.
在马达加斯加津巴扎扎动物园里,有一种奇特的小动物.它有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巴,长满绒毛的长尾,似狐非狐,似猴非猴.这就是当今世界上异常罕见,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的狐猴. 狐猴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灵长目原猴亚目.动物学理论认为,原猴亚目源于早期食虫类,它的出现早于猿猴亚目.在狐猴身上有灵长类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家获得世界首例经过基因靶向修饰的小猴中国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YYuuyyuu NNiiuu等运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实现了灵长类动物的特定基因的定点修饰,诞生了世界首只经过基因靶向修饰的小猴。研究成果发表于2014年2月13日出版的Cell。研究小组运用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和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技术,实现了猕猴、食蟹猴2个物种的靶向基因修饰,诞生了世界首只经过基因靶向修饰的小猴。这是TALENs和CRISPR/CAS9这2项技术被首次证明在灵长类动物中的有效应用。研究小组还运用TALENs技术,实现猕猴、食蟹猴2个物种的基因靶向修饰的其他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检测实验猴及生物制品中猴空泡病毒(SV40)的PCR方法。方法根据SV40-776株设计合成三对引物对现有毒株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用这三对引物对56份猴肾、肺、脾及10批脊髓灰质炎疫苗进行检测。结果三对引物均扩增出目的片段;56份猴脏器和10批疫苗SV40检测均为阴性。结论56只恒河猴和10批疫苗中未检测到SV40,所设计的三对引物检测结果准确,均可用于检测。  相似文献   

19.
最近,英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相继宣布他们以无性繁殖方法成功地复制出克隆羊和克隆猴。这是生物科学技术领域中一项突破性科技成果。这两项实验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在理论上用克隆技术复制人类本身已经毋庸置疑,在实际应用上也是完全可能的,并且为期不会太远。然而,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自己会引发一个十分严峻的伦理道德问题,向伦理学基础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20.
甘肃蕨麻猪实验动物化利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进一步恶化,可用于医学研究的灵长类动物品种、数量如报、猩猩等越来越少,有的已濒于灭绝,因而极大地限制了灵长动物的广泛使用[2,7],目前急需开发新的非灵长类动物资源,替代灵长类用于医学实验动物.国内外实验证明,猪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与人极为相似,同时猪又来源广泛,价廉易得,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理想的“替难者”[2,3,4].但猪如何更好地为医学服务,则又是我们实验动物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认为甘肃该麻猪很有开发利用前景。二、概述熊麻绪又称合作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