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8-48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示范”由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主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共同参加。确定平安16、吉育69、吉育75、吉育80、吉农14等5个新品种为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大豆主要消费国,近年来的年消费量超过7000万吨。但是,我国消费大豆约80%依赖于进口,造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严重萎缩,危及我国食品安全及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的保持。所以,大豆是我国最需发展的作物,也是发展潜力极大的作物。发展大豆生产,品种是基础,而品种的培育则取决于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技术的发展。因此,本项目开展大豆分子育种技术和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选育研究,把RNA干扰技术应用于大豆蛋白质改良,建立大豆品质快速改良的新途径;分离和克隆大豆品质、抗性相关功能基因,为大豆分子育种提供选择依据;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聚合高产、优质、抗病基因,创制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大豆新品种并示范推广。项目从2004年开始实施,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云杂8号"杂交番茄新品种系云南省"十五"攻关计划"优质番茄杂交新品种选育及配套开发技术研究"成果之一,同时为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项目"优质杂交番茄新品种区域试验示范"重点推广新品种,由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番茄项目组历时五年选育成功,并已通过云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登记号为:DD001-200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应云南气候条件的特点,获云南省2003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8,(12):43-43
项目以早熟、优质、鲜食加工兼用菜用大豆新品种“青酥二号”的示范推广为核心内容,通过南北三圃配套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周年化安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新型高效茬口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从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突出了新品种的早熟、优质、鲜食加工兼用性状,并通过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的组装、集成,建成了“青酥二号”的产业化示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赣棉1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陆地棉新品种.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从"六五"开始一直承担江西省重点攻关项目陆地棉新品种选育,赣棉11号就是在"八五"、"九五"攻关期间的成果.该品种集优质、高产、抗逆于一体,2000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列入了国家新品种展示计划,还被农业部列入"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2002年得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2002~2004年连续3年被确定为江西省棉花主栽品种,累计推广150余万亩,覆盖江西大部分棉区,并辐射到湖北、安徽等周边地区,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一个走出江西,推向外省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18):61-61,63
近年来我国种谷面积、产量徘徊不前,常年种谷面积约3000万亩,小米市场中优质米货源不足。主要原因是优质谷子品种产量偏低、用工多、效益差,而普通品种产量高而商品性差、价格低。面对当前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必须大力示范推广优质、丰产的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4,(22):54-54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杂98033试验与示范"2002年被科技部评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2EFN214101132).资助经费100万元.该项目重点研究、组装和应用杂98033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通过试验、示范、熟化和集成,为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区双低油菜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项目主要以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白育的优质高油份黄籽杂文油菜晶种“黔黄油21号”为技术核心,围绕该品种进行亲本保优繁殖技术、优质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尚效、安全眦套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解决当前优质油菜生产上存柱的产茸较低和油产品质量退化问题,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保征和提高油菜产品的品质,充分发挥优质油菜品种的牛产应用和综合利用价值,提高农民和油脂加工企业的收入,发展我国绿色经济和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9.
豫谷11是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十五”期间,承担国家863计划子课题“谷子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研究”课题选育的新品种,2004年经第一届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鉴定通过,2005年被评为全国“一级优质米”,2006年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推广项目。该品种具有6大特点:一是食味品质好,粥粘,味香,颜色鲜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63-63
在高级农艺师周耀林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实践,广西来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大豆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为广西大豆育种栽培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育成的一批大豆新品种(系)中,通过广西区域性试验的品种有7个,以柳豆1号、柳豆2号、柳豆3号等3个品种为龙头品种。据初步统计,累计推广面积已达550多万亩,新增社会产值达亿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2):56-56
本项目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主持,确定哈密瓜“新蜜36号(金龙)”、“新密14号(新红心脆)”等2个新品种为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0,(24):F0003-F0003
我国甜糯玉米生产发展较快,但生产上种植的品种大多为抗病不优质或优质不抗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甜、糯玉米生产的发展。为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近年先后育成了一批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的优良甜糯玉米新品种,其中“粤甜11号”、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宁粳28号、宁粳27号示范及产业化生产"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本年度计划完成任务的60%,在区内建立4个核心示范区,10个辐射区,示范面积16万亩.实现产值337.3万元,利税120万元,农民每亩增收80~100元的目标.截止2005年6月已完成了4个示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效杂交油菜新型授粉控制系统研究与杂交种选育"课题属"十五"国家863计划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是综合性、多学科从事油料作物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建有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农业部油菜转基因安全评价中心、国家发改委油菜育种和加工中试创新基地、农业部油料加工工程中试车间、全国油料(油菜、大豆)原种繁殖基地等.  相似文献   

15.
"优质肉羊高效舍饲养殖技术中试及产业化示范"是在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而实施的项目.项目执行期两年,到2006年夏季结束.目前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田丰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子选育、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科技型企业.公司以抗线大豆种子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子选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在黑龙江、内蒙古、海南设有四处科研育种基地.  相似文献   

17.
在2001年度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杂交棉高产制种与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支持下,棉花新品种鄂杂棉3号示范推广成效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由湖南雪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2001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雪峰小玉红无籽西瓜新品种"(以下简称"小玉红")转化效果显著,提升了我国西瓜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了我国西瓜出口创汇竞争力,创出了我国自己的新品牌.  相似文献   

19.
大豆中含有近40%的蛋白质,比任何一种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都高,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相近,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大豆及大豆制品是高营养的食品,它们均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大豆蛋白定为21世纪重点开发的植物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20.
研究推广不同地势大豆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主要技术要点:按照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农艺农机相结合的原则,大豆主推“一膜两密”栽培技术;秋起垄、秋施肥、秋施药技术;大豆健身防病促早熟技术;大豆根瘤茵接种技术;农业航化作业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零速投种精量点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