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出一根数据线,插上电源给亮起红灯的智能手机充电;液晶电视背后,始终拖着一条长长的电源线……不过,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不必再为寻找适配的数据线而四处问人,也不必为各种手机线、PC线、Pad线、音箱线绞缠一起而焦头烂额?其实,这样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近日诺基亚推出的WP8手机就华丽地带有无线充电功能.只要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托盘上,它就开始充电,充满即止.三星亦为S3准备了无线充电"套装".而业界在评价iPhone5的革新时,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则成为批评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时尚新品     
《世界博览》2012,(24):14-15
照亮无线充电的未来产品名:Symfos LED-TASKLIGHT标签:无线充电、LED1亮点:Symfos LED-TASKLIGHT是世界首款配备非接触式无线充电功能的LED台灯。内置符合国际Qi无线充电标准的感应充电板,只要将支持Qi标准的手机或者电池放在底座上就可以充电。而在本身的照明方面,支持4级亮度调节,配备的导光板使得光线更加均匀。……售价:约1900元人民币获取通道:www.konicaminolta.com点评:TASKLIGHT台灯摆脱了人们之前对于无线充电技术华而不实的印象,二合一的设计物有所值。  相似文献   

3.
2012年,诺基亚将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到了量产手机中,两年间的时间引领了一波无线充电的潮流。如今,这项技术被应用到了电动汽车的充电中,由中科院电工所研发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设备将在2014全国科技活动周进行展示,这无疑给因充电难而推广缓慢的电动车市场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等通讯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多,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传统式的充电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循环使用充电设备会导致插头的损坏或者不牢固,产生漏电的危险.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手机无线充电系统,但是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对手机无线充电系统的剖析,让读者进一步的了解无线充电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你在外面,发现手机快没电了,不用带着充电器四处找插座,也不用插上充电宝"一拖一",而是为手机无线充电,想一想,这多棒啊!不久前,俄罗斯科学家利用激光束成功地为1.5千米外的手机无线充电。他们在莫斯科郊外一幢楼的6楼放置了激光装置,在另一幢楼的顶部安装了直径为10厘米的激光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手机壳。以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发电装置,采用LM2596-5V稳压电路将太阳能板输出的电流电压转换为手机充电所需的5V电压,降压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Micro USB接口或Type-C接口,将该接口置于手机壳的正下方,手机充电口直接插入该接口,即可将手机接入充电电路,无需充电线即可为手机充电,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出行。  相似文献   

7.
正1.塑料瓶废物利用制作鞋类产品美国鞋类初创公司Rothy正在利用回收的PET塑料瓶制造时尚鞋类产品。Rothy的鞋子是利用回收塑料瓶制成的纱线编织。称产品是无碳产品,包括鞋身、鞋垫和包装均不含碳。2.三星无线充电专利曝光:一次充两款手机你可曾想过同时给手机和手表进行无线充电的场景?三星已经获得了这么一项无线充电的新专利,支持多设备同时充电。  相似文献   

8.
提到无线充电,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早期的HP Palm和诺基亚Lumia,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无线充电早已不再局限于小型电子设备,以高通为代表的IT巨头和电动汽车产业大鳄们争相投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各类新型感应方案实现商用,车主只需将汽车停靠在特定区域即可通过电磁传导完成充电。而不久的未来,都市马路或将出现感应装置,令电动车边跑边充电,真正实现无线感应、动力不竭。  相似文献   

9.
创意街     
《杭州科技》2014,(6):3-3
<正>贴片电池"Piece Battery"是由Prof.Chai Chunlei等人带来的概念设计,它能像创可贴一样贴在电脑上,吸收热能,再转化为电能储存。它能实时显示电量,当充满电后,只要将它贴到手机上,通过无线充电技术便能为手机充电了。或许未来的"充电宝"就是这么轻薄。贴片电池最近,加拿大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可穿戴设备,称为"TZOA包围追踪器",可以即时监测人们周围的环境状况,如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等。这款设备不需直接戴在皮肤上,可以别在登山包、手提包上,甚至靴子外面。据称,该设备估计2015年上市。能即时监测空气质量的可穿戴设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线充电繁琐的人工操作和线材杂乱的弊端,设计一种无线充电器方案.此设计使用H桥逆变器和基于NE555的多谐振荡器,利用开关电源模块对交流电进行降压和整流,再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并通过线圈将电能发射,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交流电能整流滤波后稳压供应给用电器.与大多数一对一无线充电方案相比,本设计可以在一较大范围内对多个移动设备同时供电.该套系统经测试可稳定工作,并可同时给手机、键盘和鼠标三件无线设备供电,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无线电力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WPT)也称无线能量传输或无线功率传输,主要通过电磁感应、电磁共振、射频、微波、激光等方式实现非接触式的电力传输.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变换和控制技术的发展,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在转换率、低辐射等方面逐渐取得突破,无线电力传输在军事、通信、工业、医疗、运输、电力、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领域呈现良好应用前景. 近年来,全球无线电力传输市场规模逐年递增,据IHS iSuppli数据显示,2010年无线充电设备市场收入达到1.2亿美元,到2015年将达到237亿美元.从2011年开始,全球无线充电模块销量急剧增长,2019年将增长到9.23亿个(见表1).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是无线电力传输的主要应用对象,厂商正将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嵌入到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耳机在内的终端.  相似文献   

12.
<正>手机功能日新月异,但耗电量也相应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简便地充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由中美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正在研发一款植入人体器官的微型充电器,它将利用心脏等器官恒常活动产生的能量为手机充电,爱长时间煲电话粥的人再也不用担心没电导致突然关机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井下无线传感器电池容量受限的问题,根据井下无线传感器带壮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井下无线运动充电的思想.构建充电系统模型,讨论了充电信道建模、接收微带天线设计、多天线协作三个方面的技术路线.本文在研究井下微波输能传输特性的基础上,探讨在低功率密度下,多天线协作的移动无线充电技术在井下运动式充电特性,使用这个技术对无线传感器节点充电,解决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补充问题,突破现有节点单纯依靠电池供电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这可能是史上又一个令人尴尬的发明——日前,韩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装置,可以让手机在通话时利用声音进行充电。该技术可将声音转化为电能,用户在打电话的时候手机就会进行充电,而且是声音越大,充电越快。这对于爱煲电话粥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讯,但也许未来会有许多人在公共场合为了给手机充电而大声喧哗。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太阳能无线充电技术设计了一种手机充电器,使用绿色环保的太阳能作为能量源。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效应,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换,利用无线磁能耦合技术,使能量在空间中进行传递,接收端设计了整流和稳压电路,将交流电压变为纹波较小的直流电压。该充电器能够替代传统的移动终端充电器,实验表明充电器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形态,随着4亿多元资本的注入,共享充电成为近日的热门话题。新生事物,百家争鸣,关于共享充电的技术、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引发一系列争议。而早在2013年,当共享充电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无线充电的技术尚漂浮于半空中时,有人就已经看到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电视手机将是一种全新的产品,整个电视产业将为之改变。包括新闻集团、迪士尼在内的内容创作商和好莱坞已经行动起来,他们纷纷推出了面向手机的内容服务。参加“CTIA 无线 IT&娱乐2004”展会的技术预言者指出,在未来两年内,将有约70%的手机内置有数字电视接收装置。届时,手机将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内存处理全新的服务——使得能够装到口袋中的类 TiVo 视频录像机成为可能。美国德州仪器公司负责先进无线架构的经理克伦尼克说,电视手机将是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其中大多数电动汽车必须通过有线充电装置进行充电。与之相对应的感应式无线充电系统,可以让充电过程更加舒适。无线充电系统一般由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组成,其中初级线圈可以建立在停车场,将电能转化为场能;次级线圈安装在车辆中,接收初级线圈能量并转化为电能,为车辆电池充电。为保证充电过程安全有效,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必须充分耦合,这可通过将车辆准确定位在初级线圈上方来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而经济的方法来验证线圈之间的耦合是否足以满足充电条件。通过安装在次级线圈侧的电阻,来模拟在确定工作条件下无线充电系统的电池负载;电阻两端电压可以用来估计线圈之间的耦合度,以反映车辆与初级线圈的相对位置。本文在数学和物理原理的基础上解释了这个概念,并在一个真实的无线电传输线路上进行了试验评估。  相似文献   

19.
谐振式逐渐成为无线充电的热点,该文针对谐振式无线充电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的最大效率无线充电设计方法,并且理论推算的结果直接知道工程实践中,器件参数的选型,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制作出无线充电设备,另外该设计的计算方式,器件选型过程都可以用于工程实践中,对设计不适合有线充电的物联网低功耗设备供电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范围、传输速率和持续时间等,文章将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同时整合到无线传感器网络,并根据具体问题相应地提出了离散N+1阶段非线性充电优化模型和离散N+1阶段线性充电优化模型。最后根据离散N+1阶段线性充电优化模型进行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以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