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大学生消费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超前化、现代化的特点,其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但也不乏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高校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健康的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2.
程广丽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107-110
作为社会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在经济伦理视野之下,是充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消费观;同时,它也是一种体现了经济正义的消费观;经济与伦理相统一的消费观即节俭的消费观是符合经济伦理之本性要求的新消费观。  相似文献   

3.
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目的应该是使人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重要意义是给人一种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繁荣和需求能力的增长,物质消费并未给人带来理想的幸福生活,人类社会反而陷入了消费快乐与痛苦的混杂困境.笔者认为要走出这一困境,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并以此为指导,达到幸福消费.  相似文献   

4.
刘芸  袁方 《中州大学学报》2011,28(2):104-106
大学生消费观是其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他们的消费观存在着理性一面,也存在着非理性的一面,因而进行消费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观特点的研究,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消费观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消费观的含义、结构、类型、研究方法、研究内容5方面对消费观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消费观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消费观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展望:拓宽研究角度,扩展研究对象,编制科学的测量工具,注重消费观差异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生态困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未能幸免,消费观的异化是陷入生态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破解需要人们从异化的消费观转变为绿色的消费观。文章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探寻消费观转向中的深层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高校管理者应正视这些变化并采取对策正确引导,从而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及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由于毛泽东曾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现在很多人因此将他看成极度节俭这一消费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毛泽东的生活帐为资料来源,对其生活消费观进行客观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个人消费上讲求公私分明,生活开支量入为出,消费结构较为合理,他在物质消费方面注重节俭,但在精神追求上却毫不吝啬。他的生活消费观具有科学、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消费行为的重大转变。根据大学生消费特点,引导其建立科学合理、绿色环保、节俭适用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生态消费观,并建立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0.
周君丽 《科技信息》2009,(17):104-104
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实力之间的矛盾使得其消费状况存在不少问题,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也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分析大学生消费攀比的心理成因,阐述了其现实危害性,探讨其对策,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和谐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目前大学生消费中存在一些误区,亟待我们的共同关注和引导,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结构多样、观念超前、盲从消费、攀比消费等问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创建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合理途径,培育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钢琴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钢琴文化产品投入到大众中来。近些年中国人对钢琴文化产品的消费更重视也更为普及。建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使用钢琴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研究生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生消费结构现状及观念,对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行为具有重大意义。现对兰州财经大学在校研究生的消费观进行调查,得出目前兰州财经大学研究生的消费普遍呈理性,同时也存在不合理消费。故提出建议引导研究生养成较好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5.
论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培养的现实条件,提出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培养的目标和原则,探索了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培养的具体途径.这些途径是:社会应加强政府管理力度,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家庭应适度供给费用,作出良好消费榜样,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学校应注重消费教育,优化校园消费文化,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大学生自身应注重提高消费文化素质,自觉选择文明消费方式.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对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的培养形成消费道德教育合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越来趋市场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其消费观存在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炫耀性和攀比性消费增多等不良倾向,缺乏正确的效用观、实用观和选择观是大学生消费观不良倾向出现的原因。为此,要求政府必须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家庭必须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大学生个人必须增强理财意识。  相似文献   

17.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看法。与生产观、交换观和分配观一样,消费观是经济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观念,消费观是当前社会经济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它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并对其产生深刻而重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独立学院的兴起与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实力尚不够强大,承受力还不高的情况下,过早地迎来老龄化浪潮.面对严峻的形势,全社会应该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要充分挖掘孝文化合理的内核,发挥其社会功能,使敬亲养亲、承志立身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履行的基本道德规范.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保障老年人权益,促进孝文化的推行.  相似文献   

19.
人类消费观的演变历程表明,不可持续消费观最终转变为可持续消费观。从思维方式的视角来看,这种转变的实质就是人类在消费观念上由线性思维走向非线性思维。以非线性思维为思维基础的可持续消费观是人类消费观演变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20.
朝鲜族消费规范中呈现为重共同体、重人生、重礼仪和重娱乐的消费特征.汉族则呈现为重亲属、重家庭、重储蓄和重节俭的消费特征.消费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在消费中的体现,也是社会化的结果.文化类型差异是互补的前提,文化类型不同才有可能取长补短.朝、汉民族消费文化涵化的现象证明: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吸收有利于扬长避短,形成合理的消费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