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1977)是20世纪液体燃料火箭技术和宇航工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二战期间他在德国主持开发成功著名的V-2导弹.战后他在美国主持研制成功"红石"(Redstone)火箭、"丘辟特"(Jupiter)导弹,并发射成功美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他领导完成"土星"巨型火箭,为"阿波罗"计划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了他的生平、主要科学技术贡献以及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观.  相似文献   

2.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价值学和哲学的基本范畴,"价值”是对包括功利、道德、审美在内的各个领域中各种特殊的、具体的价值形态的总体抽象.本文评介了现代西方哲学对"价值”本质的诠释,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关于"价值一般”的误解、混乱、讹传与歪曲,并总结了价值范畴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汉语术语的PT结构和SF结构之间,一般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在计算机和人理解汉语术语的时候,如果一个PT结构对应于一个以上的SF结构,就可能产生歧义.这种歧义是潜在的,所以,叫做潜在歧义.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中的术语为实例,分析了汉语科技术语中的十一种潜在歧义结构.这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潜在歧义论"(Potential Ambiguity Theory,PA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一方面通过历史追踪的考察,揭示了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影响心理学的效果,是为心理学塑造了关于心理进化符合与机体进化同样的逻辑的盲目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存在的维度的分析,阐明心理进化所符合的它自己的逻辑,而不是生物进化的逻辑,从而揭示进化论在向心理学领域的运用性扩展的过程中为心理学设置的思想陷阱或理论误区。文章研究结论同时暗示了,心理学必须自觉地超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思想框架,才有可能寻求到它自己的目标和归宿,从而获得它的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戈尔德斯坦的机体论心理学继承和发扬了精神分析的动力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的整体论思想,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对戈尔德斯坦机体论心理学进行了评析,其主要贡献是奠定人本主义心理学整体论的理论基础;提供机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理论来源;扩展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的内涵和建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其局限是具有机体决定论的生物主义倾向;缺乏自我实现的丰富内涵和有些论述缺乏根据、比较偏颇.  相似文献   

6.
稳步推进科学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科技部牵头,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发起,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具体组织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力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基础农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海洋科学、管理科学18个学科的调研活动.调研活动围绕相关学科的地位与作用、国际发展态势、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学科发展前沿等.根据我国科学研究的基础,从国家发展科学研究的重大需求出发,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就"十五"至2010年期间,我国主要基础学科的发展目标、方向、前沿和优先领域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本次调研活动的成果汇编成<中国基础学科发展报告>,本文系该<报告>的总论.  相似文献   

7.
库恩范式论的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心理而言,库恩的范式论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范式论对科学主义的分析与批判和对科学中人性的张扬,有助于科学心理学重新回到人这一主题,在心理学研究研究方法上,范式对自然科学的解释特征的阐释,使人文心理学的解释学方法纳入科学心理学成为可能;在心理学理论建设上,范式论批判了科学的“积累观”,这就使理论心理学可能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8.
混沌理论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介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学家将混沌前沿理论介入到心理学的研究为心理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中从简单到复杂、混沌到有序是心理演变的一般规律;从确定到随机,从线性到非线性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对初始值的敏感依赖性指出某些心理行为的难以预测性;心理系统的分形与迭代说明心理学研究的复杂性;以混沌理论为基础的生理心理学有突破性发现以及其对于心理治疗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本文将古典名著《淮南子》置于道德心理学的视野之内,以论纲的形式考察了《淮南子》的人学旨趣及其道德心理学思想的哲学底蕴,展开了对其道德心理学思想的理论追究,探寻了其道德心理学思想的生命意蕴,并阐明了其道德心理价值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2):55-58
“天秤座(宫)”在不强调规范的情况下可以用同义换读的办法称之为“天平座(宫)”,但“秤”并无píng的读音,本音chèng。《汉语大字典》“秤”旧读píng的表述不准确。天文上“天秤”比“天平”使用更早,且更符合天文学术语规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1):40-41
通过调查近20年与“细颗粒物”相关的期刊论文,以及有关“细颗粒物”命名的研究,分析认为“细颗粒物”合理的符号表达形式应为PM2.5。  相似文献   

12.
论劳丹的特设性理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雷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12-15,28
拉雷·劳丹(Larry Laudan,1941-)是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在成名作<进步及其问题>中,劳丹提出了一个以解题为核心的科学进步的合理性模式,并运用这一模式探讨了理论的特设性问题.劳丹对特设性的分析富有创意和启发性,但是,劳丹合理性模式的狭隘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对特设性概念的分析是不够精确、不够全面的.本文尝试在劳丹模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分析机制,以便在经验的层面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特设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超心理学的起源“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名词,起源于本世纪30年代。有的文献记载“超心理学”曾在1885年由德国学者马克思·德索伊尔(Max Dessoir)首先提出的;还有的文献记载,“超心理学”这个词曾由法国生理学家,1913年医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夏尔·里谢特(Co Richet)倡导使用的。但后两种说法根据不够充分,而且说法不甚一致,而第一种说法,从许多超心理学的著作以及国外一些百科全书中都可找到根据,所以本文论述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的学科观问题是近年来理论心理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它直接与另外一个理论心理学问题--"心理学危机”紧密相关.主流心理学长期以来受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其心理学学科观以"解释、实验、客观”为主要特征,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还原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而受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影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和补充,坚持以"理解、人文、主观”为特征的心理学学科观,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整体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试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思想上的分裂、学派的隔阂和科学内部的恶性分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心理学的分裂现状,并阐述了当代心理学家对分裂的两种对立看法。作者认为,心理学的整合需要确立正确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家应重视心理学理论的研究,探索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问题,采用生态学的方法、跨文化、跨学科的方法,促进心理学的最终整合。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是观察和探讨人类心理现象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自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体系的发展已相当完善。但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质,又使其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学派林立,理论更迭频繁。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认知革命,影响了几乎所有分支领域的思想体系,产生了大量的新名词。三十多年来,心理科学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概念不断出现,相应地产生了许多新的心理学名词。随着国内外出版的心理学书刊日渐增多,学术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大众传媒对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多,在心理学名词使用上存在一些混乱现象,心理学名词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心理学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对心理科学的研究、教育,心理学文献的编纂、检索,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全球沟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概述早在1924年,我国心理学界就出版了《心理学名词汉译》。1954年,有关人员编辑出版了《英汉心理学名词》。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心理学词汇》。在中国心理学会编辑出版的刊物《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上,一直强调要使用规范名词。七十多年来,上述工作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名词的统一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在1996年初被纳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审定工作计划。经过商讨,中国心理学会于1996年3月成立了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备组。其任务是:调查研究,为开展审定作必要的准备工作。1996年6月成立了“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全国名词委和中国心理学会双重领导。聘请著名心理学家荆其诚、王甦、林仲贤为顾问,管连荣为主任、沈德灿和陈永明为副主任,另有19名心理学家(其中包括香港心理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的梁展鹏博士)组成委员会。1996年6月22日召开了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在京委员会议以后,各位委员根据专业分布框架计划组织了全国各地的50多名心理学家,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张氏心理学词典》、《心理学词典》、《英汉心理学名词》等大陆和港、台近年出版的权威心理学工具书,初选出3200多条心理学名词。汇总后发现大约有27%的名词有“一义多词”情况,有的同一概念的名词有5种以上不同称法。1996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对《心理学名词(初选稿)》,尤其是对150多个存在一词多义的名词,和28个涉及多个专业组的名词,逐条进行了讨论,经删简、修改,整理出《心理学名词(征求意见稿)》3049条,并按全国名词委的体例要求编排后,请委员再次核定,于1997年3月正式分送给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80多位心理学家广泛征求意见。1997年5月前后共收到120余份反馈意见。同年7月召开第二次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会议,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认真讨论,按学科分支进行了综合平衡,最后确定了3067条《心理学名词(送审稿)》。1997年12月,荆其诚、王甦、林仲贤三位顾问受全国名词委的委托对报批名词进行复审,提出了终审修改意见。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又组织北京的委员开会,根据复审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再次作了修改,最后确定第一批审定公布《心理学名词(审定稿)》3004条。二、主要成果我们于1998年完成了《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现正待出版。本书是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首批心理学名词。心理学名词按心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应用两大类编排,前者有普通心理学、心理量表、测量与统计、心理学史、心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6个分支,共有2061个名词;后者有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法制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其他7个分支,共有943个名词。全书总词数3004条。部分名词有简明定义性注释。正文之后附有英汉和汉英两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这批名词是在科研、教学、临床或社会服务、新闻出版等部门使用频率较高的心理学规范名词。通过这次心理学名词审定工作,对心理学中常见的和使用混乱的名词进行了统一。比如,对于“meta-analysis”一词,原来有“元分析”“超级分析”“再分析”等多种不同译法,此次统一为“元分析”。又如,原来对于“ergonomics”一词,国内对应的中文译法有“尔刚学”“功效学”“人类工效学”,现在将其统一为“[人类]工效学”。中括号里的“人类”二字是为了对应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下设的“人类工效学”委员会而保留,但在其他场合可以不用。再如,“cognition”作为现代心理学的核心词汇之一,在亚洲使用汉语国家(如韩国、日本、新加坡等)的心理学界一直译为“认知”,但国内也有专家建议译为“认识”。考虑到约定俗成的名词审定原则,以及学术争鸣中“求同存异”的方针,为避免混淆,所有参加审定的心理学专家均认为应沿用“认知”用法。三、经验和体会管连荣同志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致力于心理学文献的检索工作,并于1992年出版了《心理学文献计算机检索手册》。在建立了一整套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后,我们即面向全国同行开展服务。在此过程中,发现心理学名词(特别是关键词和主题词)的英、汉名不统一是影响查全率、查准率的重要因素。随着心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从普及角度还是从研究交流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已经越来越紧迫。从技术、理论、思想、时机等各个方面看,在1996年开展心理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均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因此,特别要感谢全国名词委为我们提供及时的大力支持!我们自90年代初起即注重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各类相关的心理学辞书(包括百科全书和词典)近30种。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综合和专题分类数据库,特别是将各词在不同辞书中的中、英对译方法建库备查,并据此筛选出首批审定的心理学名词,保证了选词代表性和科学性。在心理学名词审定过程中,得到了心理学会领导下的全国各地心理学专家的大力支持。通过25名委员负责13个分支领域,共动员了全国5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心理学家自始至终参与了全过程的审定工作。在征求意见时得到全国各地近200位专家的反馈意见。特别是梁展鹏博士从香港专程赶到北京参加我们的审定工作会议。可以说没有专家们的支持,我们很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工作。当然,在心理学名词审定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不同意见。但经过认真讨论和反复商榷,几乎所有的争议都得到了解决,并顺利达成了一致意见。另外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与“cognition”一词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赵壁如先生近10年来在许多场合、以不同方式、经过各种渠道多次呼吁应将其翻译为“认识”,认为不应当翻译成“认知”。我们在收到赵先生的来函后,专门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最后,我们根据此意见的来龙去脉将审定委员会所达成的一致意见——继续采用“认知”译法正式函复了赵先生。因此,我们的经验可以归纳为:文献研究中发现问题并系统地积累资料;全国名词委的大力支持;中国心理学会领导的专家队伍与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秘书处高效、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归纳、采用达成的一致意见;民主解决学术争议。这样,才能圆满成功地完成任务。四、存在的问题对于名词审定工作中的理论争议,特别是“音译(如laser—莱塞)”和“意译(laser—激光)”取向之争,我们仍然本着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原则处理。由于绝大多数首批审定的心理学名词都是常用的,这个问题尚不突出。但将来进行第二批心理学名词审定时,这无疑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尤其是许多涉及人名的词条,更要小心处理,方能达到促进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的目的。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待深入。心理学名词审定中有大量涉及外国心理学家姓名译法的规范工作要做。限于时间和经验,本次仅对首批审定心理学名词中涉及的部分外国姓氏音译,按译名协调委员会审定的译名加以规范。在名词审定工作中,各级领导以及心理学专家、学者给予热情支持,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得到全国名词委的指导和支持,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希望广大心理科学工作者在使用过程中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今后修订、增补,臻于完善。* 本文是2000年6月1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发言。** 管连荣研究员是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韩布新副研究员是第四届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术语》2014,16(1):36-39
中国人民解放军07式军服增加了丰富多样的各类标志服饰,并首次向所有军官配发了礼服。其中,礼服上垂挂的金黄色丝带被权威机构和新闻媒体冠以“绶带”之称谓。实际上,“绶带”这一术语的指称对象是错误的,那条金黄色丝带应该叫作“穗带”。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当卡尔&#183;雅斯贝尔斯从事精神病学研究工作时,精神病学还缺少一种概括性描述,精神病治疗学还处于临床经验的水平,没有统一的科学体系。正是在精神病学缺乏统一的科学体系和方法论的情况下,雅斯贝尔斯的《普通精神病理学》一书适逢其会,应运而生。在这部划时代的精神病理学著作中,雅斯贝尔斯创立了现象学方法并由此而创立了现象学的精神病理学,同时描述了发生学理解的方法,建立了理解心理学。  相似文献   

19.
常识性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关联的批判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心理学在科学化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渐渐远离了人类日常生活,彰显着浓郁的自然科学品性,成为心理学家孤芳自赏的一种标签。常识性心理学可使人的心灵活动得到素朴、直观理解,是常识心理学而非心理科学使得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成为可能。常识性心理学不应该是“落后”或“非科学”心理学的代名词,而应该是科学心理学的一种学术资源。“共在”是常识性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之间由分离到对话的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师范大学最近在党委领导下,通过大辩论,大力批判心理学教学中的资产阶级方向。心理学在高等、中等师范院校是一门主要的基础课程。师大一些心理学“专家”们一向自称他们这门课程是全国师范院校的“旗帜”;他们编写的讲义是许多院校的主要参考书。但在整风和反右派斗争中,许多右派分子和落后分子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