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论述在数学科学的评价中,美学标准必然被提出来,而且症状学标准应该和逻辑标准,经验标准等一起,共同参与对数学科学的评价,并给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数学科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个庞大科学体系.它包括纯粹数学、应用数学以及这两者与其它科学的交叉部分,是一门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和创造力与想象力于一体的学科,也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巨大智力资源.而现代科学,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在其发展过程和前沿领域研究中,又对数学科学提出亟待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促进现代科学和数学科学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数学在人的实践或在其他科学中的应用对数学自身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这实际上不是人的实践和其他科学巽的需要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数学应用为数学思维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即为数学研究提供研究“起点”;其次,数学应用提高了人们对数学理论的价值评价,使更多的人来研究数学;最后,数学应用为数学提供一种可接受性基础,增强人们对数学科学的信念,加强数学研究的力度,从而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数学而数学" --刘徽科学价值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发展为背景,着重论述了刘徽的科学研究动机、科学态度和认识论与方法论,揭示其“为数学而数学”的科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数学的深刻变化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数学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数学再也不从属于自然科学了,而成了一门与自然科学并列的太部娄科学,自由创造在数学创造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作者认为数学自由创造巾最简单,最深刻、最和谐的理论就是科学创造的基础;今天的数学结构再也不是算术、代数、几何,分析孤立的几大块,而是由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构成的一个整体。数学真理性在件统意义上的确丧失了,但数学却因此而获得了无穷无尽的新的含义,数学的用途更广泛了。数学并不是一系列技巧,而是人类文明中的主要文化力量,数学在提供审美价值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影响方面,可与人类的任何创造媲美,同时数学还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代表,对此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人们通常认为,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是具有根本性差异的两大思想体系,但本文坚持,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之间存在很大的继承性。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拉卡托斯的两个“摹本”及其重要意义。并论证了他的数学哲学五个基本论点与后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五个核心论题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直接引发出后者。  相似文献   

7.
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能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存在于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数学哲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冯此此为依据提出了“能动作用”这一知识与概念发展的普遍模式,即我们不仅应当高度重视在不同领域之间所存在的重要联系,而且应当明确肯定这种关系的能动性质。  相似文献   

8.
《蒂迈欧篇》宇宙论及其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蒂迈欧篇》宇宙论思想,说明数学在宇宙起源、构成和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在认识中的示范性和目的性。探析数学设计论及其解读之间的关联和区别,阐释这些思想给近代科学带来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对几乎所有传统的数学哲学思想都进行了激烈批判。传统的柏拉图主义、经验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约定论以及逻辑主义在维特根斯坦看来都有问题的。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对传统的思想既有批判,同时又有创新,这对我们重新思考数学命题的本性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维特根斯坦对几乎所有传统的数学哲学思想都进行了激烈批判。传统的柏拉图主义、经验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约定论以及逻辑主义在维特根斯坦看来都有问题的。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对传统的思想既有批判,同时又有创新,这对我们重新思考数学命题的本性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难题是一类具有迷惑性、复杂性且不易解或无解的问题。在科学上和实践上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难题:谜题与棘题。这两类难题自古有之,但在理论上的概括和分析是在科学哲学和管理学中逐步出现的。谜题与棘题在问题确认、问题解答、问题评价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廓清这两类难题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而深刻理解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推动问题导向的科学哲学研究和问题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关于广谱哲学的基本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谱哲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哲学,在建构思想、研究方法和理论形式等方面与传统哲学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侧重阐述广谱哲学的广义量化方法、广谱哲学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和广谱哲学的建构思想——辩证结构主义。  相似文献   

13.
曲安京所著《中国历法与数学》一书,探讨中国古代历法中天文常数与算法的构造机理及其数学思想,对上元积年、渐近分数、内插法、历法中的公式化计算等历法中的重要数学问题进行了原创性的研究,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观点与论据。该书把数学史与天文史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思路也是富有启发性的,是一部成果颇丰的交叉学科性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the problem of unification of mathematical theories is discussed. We argue, that specific problems arise here, which are quite different than the problems in the case of empirical sciences. In particular, the notion of unification depends on the philosophical standpoint. We give an analysis of the notion of unifi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ormalism, Gödel's platonism and Quine's realism.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at the concept of “having the same object of study” should be made precise in the case of mathematical theories. In the appendix we give a working proposal of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is notion.  相似文献   

15.
奎因、普特南等人以数学在自然科学的不可或缺性应用为基础,为数学实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辩护。他们的辩护引发了数学实在论与唯名论对此问题的争论,由此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并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哲学问题,这对数学与科学的关系的探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测圆海镜》的构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的构造性有两个层次:内容的构造性与体系的构造性。《测圆海镜》的研究对象可用数学手段构造出来,因为所有问题都和圆城图式有关,未知量总是圆的直径,而已知量则是某些线段。显然,这些量是可以作出的。此外,解题步骤均形成完整结构,没有试猜的成分和经验性结果。所以《测圆海镜》的内容是构造性的。从书的体系来看,各卷的问题解法均可由卷一“识别杂记”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推导出来,全书成一整体结构。由此可见,《测圆海镜》是一个构造性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物理学研究的极限问题越来越多。极限问题离直接经验最远。极限问题既有科学解,也有哲学解。极限问题的研究需要哲学与思辩。吴孟超教授的《宇宙解的构思》一书,对一些物理学的极限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并表明现代物理学需要思辩,物理学应关注哲学,哲学应参与思辩。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德摩根的<悖论集>是一卷形形色色的数学狂怪的经典历史档案,是一部绝世的数学警世通言.这卷历史档案永不过时,它已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数学狂怪刻画得入木三分、讽刺得淋漓尽致.读了<悖论集>,你一定会感到再也没有必要对今天的数学狂怪们作什么评论了.  相似文献   

19.
胡塞尔的科学批判主要有三点:①现代实证主义科学观排除一切形而上学问题,导致了欧洲文化危机及自身意义基础的丧失;②现代科学将自然数学化,且远离生活世界,使人们误把数学化的自然当成自然本身,形成封闭的、客观主义的自然观;③结果是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成为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因此导致了科学的认识论之谜,使得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成为问题。本文认为,胡塞尔的科学批判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但从科学和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他的批评在某些方面是不恰当的:①实证主义科学观固然不是健全的科学观,但现代科学自身却不是意义、价值等形而上学的领域;②尽管数学化的自然并不是自然本身,但数学化却是现代科学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③胡塞尔反对任何实在论的自然观,但这种自然观是现代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伦理: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社会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境遇,风险社会中关于科技伦理的理解发生重大变化,也使科技伦理本身的发展面临重大问题与困境.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基于人类整体的和未来的根本利益具有普世意义的科技伦理价值观应当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科技伦理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循环、对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立的历史性批判是走出困境寻求出路的根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