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后,中华书局受国家委托,组织了十人专家小组对《资治通鉴》全书进行标点,并发行了该标点本。七十年代中,又委托吕淑湘、朱光潜等先生复校全书的标点,然后发行了一九七六年版《资治通鉴》。《中国语文》七九年一、二期并连载了吕淑湘先生复校后所写的《<通鉴>标点琐议》一文(以下均称《琐议》)。  相似文献   

2.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了张显清先生主持整理的《孙奇逢集》,集中所含的《理学宗传》,当是该书付梓以来的第一个标点本,理应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遗憾的是此书的校点错误颇多,主要是标点疏误和校勘疏误,标点疏误中一部分涉及典章、名物、书篇之误,也有部分因不明训释体例而致误,大部分是审读文义失当;校勘疏误有些是排印失误、改动底本文字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评“民国以后制造甲戌、己卯、庚辰三脂本的书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8月,南京欧阳健先生在贵阳纪念程本《红楼梦》刊行二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发表了标新立异的新说:“甲戌本”(《脂观斋重评石头记》)是刘铨福伪造的;“脂观斋”是刘铨福的化名;胡适以来所有的红学家全上了当,无一幸免。 此论一出,立即有林晨先生撰文评论,誉为“震撼红学的新说”(《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5期)。当然也有人反对,例如《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3期就集中发表了刘世德、蔡义江、宋谋瑒、杨光汉、唐顺贤等几位先生的论文,以致被张训先生在《红搂》杂志1994年第1期认为是“围攻。”总而言之,欢呼也好,“围攻”也罢,欧阳健先生的“新说”确实引起了  相似文献   

4.
对徐中舒教授等编注的《左传选》(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九月第一版,一九七九年三月第三次印刷本),已蒙苏仲翔教授合作写过一篇《<左传选>的释义问题》(载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图书馆杂志》),向徐教授等请教。现拟就释义、标点等方面再提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正于徐教授和其他有关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5.
前两期(本刊2004年第1期P100~P101;第2期P213~P200)袁正明先生对科技章的分类、写作准备、章主体部分编写格式及科技章中的数理公式、反应式、量和单位及数字等的规范用法作了详细讲解,本讲由袁正明先生继续对科技章中出现的外字母、字标点、汉语拼音、献及各种注释的规范用法等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6.
在去年第四期《天津师大学报》上,拜读了谭汝为先生的《词曲鼎足对简论》,而后翻阅《语文园地》又在1983年第3期上见到了谭先生的《鼎足对与联璧对——试论元散曲特殊的对仗形式》。读后颇有收益,但也  相似文献   

7.
古书的句读,学者每多忽视,认为浅易之事不足道。其实,在一些点校出版的古籍中,误读、失读、标点符号用错了的地方并不少见。所以,吕叔湘先生说:“标点古书是一件不很简单的工作。”(《通鉴标点琐议》)这的确是经验之谈。我最近将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出版的《春秋左传集解》(一九七七年第一版)读了一遍,发现该书在断句、标点方面的错误或不妥之处颇多,随手摘录,共得百余条。兹择其要者,稍加分类,整理于下,以与标点者商榷,并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1975年2月出版了《新唐书》点校本,同年5月出版了《旧唐书》点校本。新旧《唐书》是二十四史中份量较大的两部史书。对这两部数百卷的大书进行标点和校勘,是一件并非轻松的事。我们应该感谢点校者花费数年时间,用辛勤劳动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可用的点校本。但因二书的整理工作基本上是在,“文革”期间进行的,又出于众人之手,难免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关于校勘方面,已有傅璇琮、张忱石、许逸民《两〈唐书〉校勘拾遗》一文发表在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文史》第十二期上。本文拟就标点方面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文康《儿女英雄传》在清末白话古典小说中是有影响的一部书,尤其在语言运用方面,更为人们所推崇,曾被称为“京语教科书”,一向受到语言工作者的重视。然而不无遗憾的是,此书自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初版行世,一百多年来虽屡经校点,版本迭出,而迄今竟无一标点完全无误的本子!白维国同志《明清白话小说若干标点辨误》(《中国语文》1983年第3期),曾指出《侠女奇缘》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六处标点失误;尔弓同志《整理出版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历史地理学专家陈桥驿先生点校的武英殿本《水经注》。它不仅为《水经注》读者提供了一个好版本,还采用新式标点,纠正了自三十年代以来包括王国维《水经注校》在内各种版本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其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要完全读懂并正确地标点《水经注》这部有三十多万字,历述北魏以前我国河流水道变迁和城邑建置及有关历史人物事件的详赡宏富的典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笔者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回族人物志》(元代)卷三《赛典赤纳速刺丁传》:“云南省规措所造金薄贸易病民,宜罢。”(见第39页)这里的标点和中华书局点校本是一致的。《续资治通鉴》(至元十七年)的标点是:“云南省规措所造金薄,贸易病民,宜罢。”当以《续通鉴》的标点称妥。  相似文献   

12.
金芹先生在1987年第6期的《郑州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关于<孔乙己>写作年月与主题思想的探索》一文。这篇文章,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复印的《鲁迅研究》1988年第1期曾予以收录。该文大致观点是这样的:鲁迅的《孔乙己》不是写于1918年冬,而是写于1919年3月;因此,《孔乙己》的主题思想应是“不仅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而且辛辣地  相似文献   

13.
《文学遗产》一九八○年第一期,发表了姚雪垠先生的《论〈园园曲〉》一文。其中有些问题,我有不同看法,写了一篇《姚雪垠先生〈论《园园曲》〉献疑》,发表于《文史知识》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感到言有未尽,再作此文请教于姚雪垠先生。  相似文献   

14.
徐震堮先生《世说新语校笺》一书(中华书局84年版,下简称《校笺》),精见迭多,功力很深,读后获益不浅。但千虑一失,在所难免,笔者在拜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书中的校点有不当之处,谨记于此,向徐先生和读者请教。一、标点之属1)《文学》一○四:“孟昶为刘牢之主薄。”刘注:“《续晋阳秋》曰:‘牢之字道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的《容斋随笔》新整理本,由孔凡礼先生负责校点,可以认为是目前《容斋随笔》最佳的整理本。然而其中也难免出现一些疏误,经校读后发现,包括校勘、标点、排印等在内,计有25处。  相似文献   

16.
没想到,本刊今年第一期的”大家谈”《我看中日关系》、第七期魏真先生的《不吐不快》和第八期李兆忠先生的《回答一种简单的误解》相继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数月来,编辑部收到大量来信来稿,它们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激烈的思想交锋。这正说明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话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本期择其要者予以摘登,欢迎读者就此话题继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撰写现代民间文学史过程中,笔者留意刘策奇先生的生平史料久矣,但多次寻访而未得,近读裘士雄先生发表于《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2期上的《刘策奇其人其事》,方获梦寐以求之史料,快意无限。然在阅读过程中,却发现该文有一处史料失实,即“1918至1919年,《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他收集整理的《歌谣选》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1982,(1)
原堆刊号80年第1期80年第1期80年第2期80年第2期81年第1期81年第1期81年第1期81年第2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4期 文章题目发刊词:自然、社会、博物馆风尘扑蝶五十年红松林的故事野马,你在哪里野马,有人看见了它被放逐的神父历史博物馆与并技史四家争利白梦豚遭殃武夷山开科学花葛洲坝救鱼之争绥芬河上“滩头”跳乌语黄山的“天马”天故利用和环境保护绿色的肚塑转载刊物名称《中国青年报》《新华月报文摘版》《文摘报》《新华文摘》《新科学郭(匆《新华文摘》《博物馆研究》(日)《北京晚报》《武夷…  相似文献   

19.
喜闻警钟     
读《世界知识》2007年第24期发表的车耳先生文章《中国的房价也会大跌》,我的感觉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喜闻警钟!  相似文献   

20.
1996年11月11日,海宁市《金庸研究》首发式暨“金学”研究讨论会在海宁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更有幸聆听了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谈金庸作品研究的精辟见解。 冯其镛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红学会会长。他在1986年《中国》第8期发表的《读金庸》一文,是国内研究金庸作品的早期文献,具有开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