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缺水是对沙漠动物生存的一个严重威胁,另一个威胁是高温,动物对于温度比植物要敏感得多.动物直接从太阳接受辐射热量,并间接接受其他媒介(如岩石、土壤和空气)传导的热量.所有的动物只能在一个相当窄的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生存,超过温度极限,动物就会死亡.沙漠里,每年有4至5个月的高温时间,这是生命难以承受的,再加上水的匮乏,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幸运的是,沙漠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在行为上和生理机制上适应了沙漠里的炎热和干旱.数千种沙漠动物拥有许多在沙漠中获取、保存甚至"制造"水的独特本领.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危害形成环境分级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野外调查与监测,经过量化处理和分级标准确定,对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的风沙灾害形成环境进行了模糊分级与分区,将沙漠公路沙漠段风沙危害形成环境划分为四级,其中易于形成重灾的路段占沙漠段总长度的37.1%;在分级基础上,以沙漠公路沿线五大地貌单元的差异性为基础,结合沿线风况的差异,将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危害形成环境从宏观上分为5个区,其中重灾型风沙危害形成环境区占沙漠段的64.3%。沙漠公路风沙危害形成环境程度等级在空间上表现出重复循环的分布规律,但总体上具有自北而南风沙危害形成环境程度逐渐减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纵穿和横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两条路线上, 测度早春短命植物物种丰富性、盖度和重要值等参数及调查分析了地形地貌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沙漠微生境. 经对比发现该沙漠短命植物分布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 即沙漠南部和中部的短命植物物种最丰富, 西部最贫; 短命植物的盖度则是中南部高于北 部, 中东部高于西部. 短命植物对沙漠生境空间变异的响应, 形成了该沙漠短命植物的种群-生境梯度. 其特征为: 地势较高、土壤质地较粗、分选差、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低盐碱的生境中生长沙苔草、东方旱麦草为主的短命植物; 地势稍低、土壤质轻疏松、含有机质, 具一定盐碱性、结皮发育的较干旱生境生长以线叶庭荠、尖喙牻牛儿苗和中亚葫芦巴为主的耐旱、耐盐碱短命植物; 地势低、土壤具一定含水性, 相对富盐碱的生境下, 主要分布小甘菊、念珠芥和小花角茴香等耐盐碱的短命植物. 但由于该沙漠微生境空间变化梯度较小, 以及沙漠短命植物总体上表现出的中生性生理特性, 使得多数短命植物集中分布在上述植物种群-生境梯度上地势较高, 风沙土具一定肥力、盐碱性弱的生境序位.  相似文献   

4.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降水事件后的沙山蒸发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高大沙山和湖泊的形成机理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关于高大沙山上大气降水能否入渗补给地下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沙漠腹地的2年降水观测和沙漠边缘的长时间尺度降水资料,结合概率分布模型和日降水极值重现期分析,对沙漠地区的降水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利用沙漠腹地的自动气象站和涡度相关系统的观测数据,对不同等级降水事件后的沙山蒸发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漠地区的降水事件可分为3类,即5 mm以下的常规降水事件CP(占总降水的90%以上)、20 mm左右的普通年份最大日降水OAM和数十年一遇的极端强降水事件EP.CP和OAM事件后,降水分别约需1~3 d和3~4周可被蒸发出地表,EP事件后水分则需较长的时间方可蒸发出地表.三类降水事件的累积蒸发与累积降水表明,高大沙山上的大气降水对地下水没有显著补给作用.本研究对深入探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群的形成机理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沙漠动物     
同沙漠植物一样,这些沙漠动物都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为了避开沙漠的炎热,它们会寻找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躲藏起来.它们还有一种适应沙漠环境的生存策略:沙漠里的动物大多是夜行动物,昼伏夜出,白天烈日炎炎,它们找荫凉的地方睡觉,到晚上才出来活动觅食.因此,沙漠环境虽然酷热难当,却奈何不了这些聪明的动物们.  相似文献   

6.
沙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重要的地表景观,是粉尘排放的主要源区.确定全球沙漠边界、计算沙漠面积、估算沙漠的粉尘排放量对于定量评估沙漠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试错法及目视解译技术提取了全球沙漠范围.对全球沙漠分区域进行面积和分类精度计算.利用地形、降水、蒸散、地表风速等数据对全球沙漠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基于移动风蚀仪(Portable In-Situ Wind Erosion Laboratory,PI-SWERL)的观测数据,结合地表类型、土壤湿度和摩阻风速估算出全球沙漠的年粉尘排放量.研究表明,全球沙漠面积为~17.54×106km2,总体分类精度为92.37%.沙漠多分布于地形低于2000 m、降水量不足200 mm、全年风速为4~6 m/s的极端干旱和干旱地区.沙漠每年排放~1792.65 Tg粉尘(本文指PM10  相似文献   

7.
沙漠奇观     
美国西部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沙漠,如大盐湖沙漠.莫哈韦沙漠.大沙丘国家纪念地和白沙国家纪念地等等。美国的沙漠只占国土面积的1%一2%,远不如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沙漠占国土面积的比重那样大,有的在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然而,美国的一些沙漠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地球上沙漠面积1535万平方千米,占陆地的10.3%,而且这个数字似乎还在不断地增大。那么,面积如此广大的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传统的观念认为,沙漠是地球上干旱气候的产物;也有人认为是人类活动促进了沙漠的发展;还有人认为沙漠的形成最初是很缓慢的,直至公元前5000年,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铺天盏地的黄沙,形成了辽阔无边的沙漠瀚海。如此等等,到底是谁制造了沙漠?是人类?还是气候?还是人类和气候共同制造了沙漠?还是其他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沙漠的“脾气”十分恶劣,夏季高温炎热,全年干燥少雨,多强风沙暴,昼夜温差大。以冬季的0℃为界,世界上的沙漠可分成低纬度的热沙漠与中纬度的冷沙漠。热沙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下,空气极端干燥,主要有北非撒哈拉沙漠、澳洲沙漠、阿拉伯沙漠、印度塔尔沙漠等。冷沙漠多因距海较远或地形封闭、高山阻挡,海洋潮湿空气难以进入,因而也极端干燥,主  相似文献   

10.
史海涛 《科学之友》2007,(10):56-57
通过沙漠施工的实践,总结了沙漠施工的特点、注意事项、组织管理、施工方案、机械配置和应当遵循的原则,特别在沙漠路基的压实,沙漠路基防护做了实践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如果问阿拉伯半岛上什么气候最显著,答案肯定是——沙漠气候。而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一个呢?它的名字就叫鲁布哈利沙漠,阿拉伯语的意思是——"空旷的1/4",因为沙漠面积占阿拉伯半岛的1/4大。从纬度来看,鲁布哈利沙漠位于北纬30°以内,属于行星风系的东北信风区。一年365天,天天吹东北风的条件下,沙漠呈现东北西南走向,面积约6.5×10~5km~2,相当于18个台湾大!  相似文献   

12.
非洲是一个干旱的大陆,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它位于非洲北部,面积约9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非洲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非洲的沙漠大多位于赤道以北的大陆中部和北部。然而,在非洲的西南部边缘,大西洋沿岸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那就是纳米比亚沿海的南北向的纳米布沙漠。  相似文献   

13.
提到沙漠,大家常会联想到满目荒芜的景象和风卷尘起的沙尘暴,似乎"一无是处",还常与另一个词"荒漠化"相混淆。其实,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沙漠何处安家沙漠,一般是指地表完全或部分被流沙覆盖、植物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五大洲中,其中四大洲都有沙漠分布。受气候影响,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纬15°~35°之间。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卡拉哈里、纳米布沙漠开始,通过印度洋,经澳大利亚沙漠,越过太平洋到达南美的阿塔卡玛沙漠;而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  相似文献   

14.
沙漠鱼塘     
水产养殖业滋养的国家 常被认为是不毛之地的内盖夫沙漠,占据着当今以色列约60%的面积.三十年前,在内盖夫沙漠养鱼的想法也许会受尽嘲讽;而现在,内盖夫沙漠的水产养殖业已经成为以色列的财富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非洲是一个干旱的大陆,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它位于非洲北部,面积约9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非洲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非洲的沙漠大多位于赤道以北的大陆中部和北部。然而,在非洲的西南部边缘、大西洋沿岸岩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那就是纳米比亚沿海的南北和的纳米布沙漠。  相似文献   

16.
风沙断楼兰     
楼兰在哪里?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口、罗布泊洼地西北角,一个风沙肆虐的沙漠地带.在汉武帝时期,这里还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为它是进入沙漠前的一个"补给站".但是,公元3世纪后,楼兰就从地图上消失了,成为遥远和荒凉的代名词.唐代的王昌龄曾有诗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实,他也不知道楼...  相似文献   

17.
正在土星轨道运行的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探测器,发现土卫六“泰坦”表面的沙丘也会发生和地球上非常相似的变化,甚至整片沙漠的景象也呈现出和地球上非常相似的景致.  相似文献   

18.
Xingdi,Argan,Loulan Yizhi和Lop Nur为我国新发现的4个陨石富集区,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以东的罗布泊地区.新富集区的地质、地形条件非常有利于陨石的野外搜寻工作,发现并确认13块均为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相比于其他典型沙漠陨石,罗布泊陨石风化更为强烈,这可能与较高空气湿度和蒸发盐曾经共存有关.与南极陨石相比,在国内沙漠富集区回收陨石具有诸多优势.新富集区的确立为国内沙漠陨石的回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前提保障,我国的沙漠陨石回收工作亟待进行.  相似文献   

19.
辽阔无边的沙海,一个沙丘接着一个沙丘;万籁俱寂的大漠,听不到一点声响。“平沙万里绝人烟”,是对沙漠荒凉景观的真实描述。在人类居住的陆地上,沙漠占了陆地表面积的1/5。我国沙漠总面积达7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7.4%。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为撒哈拉沙漠,总面积达80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2%。相比之下,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不过是小弟  相似文献   

20.
许多人谈沙色变,视为洪水猛兽,其实是对沙漠的不认识,不了解和不尊重。 沙漠,我们指的是原生沙漠,如同森林、草原、湿地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的一大自然生态系统,同样具有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沙漠是博大而美丽的,大漠瀚海中的金字塔型、新月型等形态各异的沙丘和沙丘链恢宏壮观,令人震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