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在反反复复举行的美苏军备控制谈判中,美苏对如何处置部署在西德的72枚播兴IA导弹闹得不可开交,竟成了能否达成中导和中短程导弹零点方案的关键。美国坚持说,潘兴IA属于西德,不在美苏谈判范围内。苏联认为潘兴IA的核弹头属于美国,既是“零点”,就应撤除。8月26日,西德总理科尔宣布,如果美苏在中导和中短程导弹上达成一项可核查的军备控制协议,那么西德的潘兴IA可以有条件地撤除。这似乎就剪除了美苏达成  相似文献   

2.
美苏双方对中导协议的出发点是针锋相对的,美国为协调西方盟国颇费周折,加之双方国内多有掣肘,因此人们仍然看到了美苏谈判的一番曲折景象。  相似文献   

3.
在美苏限制中程核武器谈判中,应不应把英法核力量计算在内的问题,是双方争执不下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两篇文章,分别阐明了美苏双方各自的观点。兹特摘译,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问题重趋突出八十年代上半期,欧洲中程导弹的部署与反部署之争曾是美苏争夺核优势和争夺西欧的焦点。这场斗争牵动整个东西方关系和美欧苏三角关系,直接影响西欧有关国家的外交和内政,是当时欧洲局势中最突出的问题。 1983年底,美苏关于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破裂,美国如期实施1979年12月北约制定的部署计划,开始在西德、英国、意大利部署第一批潘兴II式导弹和巡航导弹。苏联中断所有美苏军备挖制谈判,并采取  相似文献   

5.
正当人们对美苏日内瓦军备控制谈判处于停滞不前的胶着状态深感忧虑和疑惑不解的时候,美国总统里根于5月27日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打算不再遵守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政策声明。这篇洋洋数千官的声明,给美苏日内瓦谈判投下了新的阴影。它是美苏之间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的一个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6.
苏联在军控谈判中对太空武器、战略核武器和中导搞了多次“挂钩”和“脱钩”。这次它又提出单独解决欧洲中导问题,美国出于新的需要而对此欣欣然,这使美苏军控谈判出现转机。美苏首脑因此有可能在年内实现第三次会晤。然而,双方在短程导弹和核查问题上仍有戏唱,而且长远来看SDI仍是关健。  相似文献   

7.
军控谈判的接触点我同意彭迪同志的意见。美苏都在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我强调的是它们在部分调整策略和手法,现在还看不出它们在作战略上的调整。我认为美苏能够在欧洲中导问题上达成协议,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有可能接下来谈判短程导弹和常规军备问题。苏联为表现谈判的诚意,还表示要从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撤出一些军队。但是,目前在中导谈判上,苏联对于联系短导和常规军备问题,可能同意在中导协议上写上一段关于短导和常规的意向性文字,我认为这样双方就找到接触点了,欧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6月1日举行首脑会晤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已就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主要条款取得一致,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双方指示各自在日内瓦的谈判小组加速工作,尽快完成条约文本的最后准备,以争取在年底前正式缔约。八年谈判复杂多变战略武器是美苏军事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两国相互实施核威慑的主要手段。因此,它一直是美苏军控谈判领域中最复杂,最艰难的一个方面。在长达8年的谈判过程中,双方除了在日内瓦谈判桌上进行反复较量外,两国外长还进行过数十次的互访和  相似文献   

9.
问:什么是反弹道导弹条约?美苏1972年签署该条约的用意何在?答:这个问题笔者在去年第21期上作过简要介绍。现再作些补充说明。美苏在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时,就对反弹道导弹条约进行了商讨,并最先达成了协议,于1972年5月签署,10月正式批准生效。此后,美苏又于1974年7月签署了一个附于该条  相似文献   

10.
问: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是怎样开始的? 答:美苏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始于1969年11月17日。而对这一谈判的酝酿则要早得多。1964年1月,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致函日内瓦18国裁军会议,建议荧苏在1963年缔结核禁试条约之后,对战略进攻与防御武器实行“可核查的冻结”。由于当时美国核力量处于明显优势,“冻结”对苏不利,因而遭到苏联的拒绝。五年之后,苏联的核武器有了长足进展,美苏谈判才得以进行。会谈原定于1968年10月约翰逊访苏时进行,由于当年8月20日发生了苏联出兵捷克斯洛  相似文献   

11.
西欧对美苏中导谈判忧喜参半:一方面认为它可能推动整个裁军进程,有助于东西方缓和;另一方面担心美苏搞损害西欧利益的越顶交易。  相似文献   

12.
西方报刊认为,1983年对欧洲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因为北约1979年的“双重决议”(即一面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一面同苏联谈判)规定,美苏限制中程核武器的日内瓦谈判如果到年底达不成协议,北约将开始在西欧部署572枚美国潘兴Ⅱ式导弹和地面发射的巡航导弹。而美苏日内瓦会谈自1981年11月底开场以来,迄去年圣诞节前休会,共开会55次,实际却毫无进展。随着新的一年到来,双方的争斗变得空前尖锐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中断一年的美苏核裁军谈判终于恢复是件好事。能否达成有效的裁军协议取决于双方有无诚意,两个超级大国在历史的新十字路口面临严峻的抉择。  相似文献   

14.
科尔有其难言的苦衷;美国和苏联施加了强大压力;但科尔声明,这不是美苏谈判的结果。联邦德国总理科尔8月26日宜布:假如美苏就全球消除一切中程导弹达成协议,并且缔约双方技商定计划的进度销毁各自的武器系统,西德将不对其72枚潘兴IA导弹实行现代化,而予以拆除。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美苏军控谈判曾就苏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雷达站(以下简称“克站”)问题争执不已。去年9月下旬,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贝克在怀俄明会谈时承认苏联修建该雷达站违反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并宣布将予以拆除。因此,美苏一段时期以来对该雷达站问题的争执终以苏联作出重要妥协而暂告平息。  相似文献   

16.
欧洲导弹之争在1983年有以下特点:第一,美苏双方都把谈判当作削弱对方、掩护自己扩军的手段,各不相让,这是日内瓦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苏千方百计要阻止美部署导弹,旨在保持其既得优势并使欧美防务脱钩,以便对西欧进行政治讹诈,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美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以来,美苏就外空武器谈判展开的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美苏外空军备竞赛的加剧严重地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的安全.许多国家主张缔结一项或多项全面禁止外空军备竞赛的国际条约,补充现有的国际法. 目前国际法中有关防止外空军事化的国际条约和协定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这场争论说明在美苏签订中导条约和谈判削减50%战略核武器的新形势下,欧美在安全和防务问题上的矛盾和歧见日趋加深。这一变化有可能刺激西欧加快联合自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在有关控制核武器的辩论中,人们往往忽视的一点是,它对美苏首脑具有一种教育意义。没有哪一位美国总统在入主白宫时是精通核武器问题的专家,也没有哪一位苏联领导人在进入克里姆林宫时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是有了这些谈判,美苏两家的有关人物对这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了解就具体得多了。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世界裁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尤其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竞相提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裁军建议,使得国际舆论惊呼美苏已从“军备竞赛”转向“裁军竞赛”。但是,据军事专家们分析,在目前的裁军形势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